逆市增仓 长期买点或将隐现

时间:2022-04-21 10:33:07

A股市场经过2008年的暴跌后已经充分反映了前期“挤泡沫”过程和大部分经济基本面持续恶化的预期。股指在政府一系列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下产生趋势性下跌的概率相对较小,在系统性风险已经基本释放的背景下,个股和行业分化将比较明显,投资策略需要保持灵活性。

节前股指低位运行,刺激了机构投资者增持股票的信心,资金呈现回流趋势。根据联合证券最新一周基金仓位报告显示,上周近七成开放式基金仓位出现增加,其平均仓位从65.55%增至66.07%,增幅为52BP,主要出击增持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中国南车等个股,分别净买入3.84亿元、3.57亿元和3.2亿元;中国石油、武钢股份和保利地产则分别被减持3.72亿元、3.68亿元和3.48亿元。

通过对QFII资金动向进行分析,金融类股票是QFII增仓最为明显的板块。以增仓资金最多的瑞银证券营业部为例,12月以来,其增仓前10个股有8只为金融类股票。此外,券商和保险机构近期贡献了3成的增仓资金,改变了以往基金一家独大的局面,表明券商和保险等机构已经响应政策号召,正在加大入市的资金和规模。主要包括中国平安2.33亿元、交通银行1.42亿元、建设银行1.26亿元、中信证券1.04亿元、兴业银行0.71亿元、工商银行0.64亿元、民生银行0.59亿元、招商银行0.53亿元。另外两只则为大盘蓝筹大唐发电和中国石油,分别买入0.56亿元和0.52亿元。

经济调整尚未触底

全球经济大调整的根源,是中国崛起背景下,新技术扩散、全球化红利、金融分工失衡三大力量交互运动的结果。中国本轮经济调整本质上是经济长期高增长之后,受资源环境约束,原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引发的,加之受到百年一遇金融危机的深度冲击,所以其调整可能经历更长的时间。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和结构升级,将决定我国经济的中期趋势和短波形态。对于中国经济何时触底,要看三个方面:一是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方案在明年一季度落实情况如何,尤其是项目进展对社会总需求拉动情况;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关注银行放贷速度。现在看来,基本面仍未见底,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都不容乐观,GDP下行趋势明显。虽然目前消费还保持相对稳定,但未来如果随着失业率的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下降,消费估计也很难继续独撑经济增长大局。本次央行降息,股市反应不涨反跌,主要原因是降息幅度未达到市场此前预期,而且股市此轮反弹以来存在调整压力。在震荡的市场格局下,降息对市场的提振作用有限。未来估计央行还会采取继续降息的操作,而准备金率更有较大调整空间。09年虽具有宽松的货币环境,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博弈却压抑着上行空间。目前年底行情正在展开,短期风险也开始聚集。大小非解禁是个持续的心理压力,制约着市场的做多信心。基本面的压力也较大,实体经济并未走出谷底,这也说明了近期行情中存在相当部分的炒作因素。当前市场给予了政策最乐观的预期,给予了经济基本面悲观但有限的预期,对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仍估计不足。短期内,市场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宏观经济的下行和政府救市的决心及力度之间的博弈,市场能否走好关键取决于政策的力度。震荡盘整仍将是短期市场的趋势。未来两三个季度仍然属于需求快速下行阶段,企业广泛受到需求、盈利、现金流的冲击,市场处于宏观主导之下。到2009年年中,当供求关系在较低的增速上恢复平衡之后,市场才将逐渐转为微观主导之下。09年市场将演绎一个寻找新的平衡点的过程,在政策扶持与经济下滑、在流动性充裕与限售股大量上市之间的复杂博弈过程中震荡筑底。

未来机会明显增多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克服的困难关键在于能否达成共识和不断推进。目前市场对于经济升级、转型的前景过于悲观,进而对中国成长行业和优势企业的中期前景过于悲观。然而,随着前期4万亿投资方案的出台,以及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过度悲观并不可取。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在财政、货币及其他政策的配合支持下,已经开始出现亮点。金融市场最困难的时期随着大量货币输入也已经过去。央行连续降息无疑将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盈利和现金流压力,这对于明年的经济增长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预期,09年降息及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进程不会终结,降息的累积效应将会逐步体现。不论是经济政策还是股市政策,都还有不少“加料”的可能,因而,强大的政策推力值得期待。今年中国证券市场所承受的利空因素之多、程度之重在整个证券市场发展历史中都很少见,这其中,有国内经济过去多年自身快速扩张所积累的内在调整的巨大压力,有海外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有市场暴涨之后调整的要求,更有投资者情绪巨大反差所产生的压力。经过了深度调整和各种利空因素比较充分的释放,2009年证券市场会稳定得多。预期明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改善将导致低利率,而低利率有助于提升股市的估值。2009年小非减持高峰已过,大非主要是央企,其实际减持冲动并不强,流通解禁倒有可能成为产业资本购并的契机。短期市场信心已经摆脱了经济下滑的阴影,市场总体反弹格局有望延续,但不排除大盘继续震荡的可能。A股未来将还有底部反复震荡和确认过程,但总体看2009年开始,长期底部正在逐步显现。未来即使下跌也将是以更高的潜在超额收益作为补偿。预期股票市场在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将会呈现底部。而政策滞后效应会在明年一二季度显现,经济将逐步企稳见底,证券市场的机会也会开始出现。总之,未来一年股市存在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可能是长线投资的好时机。

平衡中把握良机

进入09年,投资策略是在“危”中寻良“机”,进行积极的仓位调整和主动的结构调整,及时把握波段交易的机会,在基本面和流动性之间寻找平衡。明年的市场风险防御采取“长线保护短线”的思路,长线即主要配置行业需求刚性,未来趋势持续一两年都看不到明显下降的行业,如医药;短线则配置有刚性需求,但估值相对较低的行业,这一类型中有些行业可能有整合机会。建议关注有能力提供相对稳定、有竞争力的红利收益率的企业和内需导向型企业的投资机会。此外,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将是长期主题。具体行业选择上,看好相对独立于经济周期的行业:医药、软件、旅游、食品饮料、零售和长期受益于政策鼓励的行业:铁路设备、基建、地产、家电。建议超配的行业仍然是景气向上的铁路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建筑、民爆行业;其次是景气预期改善的工程机械、建材、钢铁和火电行业;最后是受宏观经济影响小的连锁超市和部分装备制造业。而银行地产将承受阶段性压力。09年在经济较为疲弱的情况下,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市值个股可能会比大市值股票有更好的表现,提供5条投资主线:选择自身增长确定、受惠国家宏观拉动和结构性调整的上市公司,如:电力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中的优势企业;选择行业增长稳定性高的内需增长行业,如医药、食品饮料、零售和通讯设备类等;寻找未来成长性高,或者细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关注周期性行业中景气出现拐点的公司;把握行业中出现的整合或重组等投资机会。建议目前可适度增配受益于利率下调、内需刺激计划的诸多产业,同时,为了防止市场波动,关注预期明朗的板块,如铁路、电力设备、建材、基建、必须消费品等。在消费类公司中,看好连锁超市和内销品牌服装。

上一篇:煤电谈判不欢而散 僵局破后谁赢谁输 下一篇:1月份波动区间1750-20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