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正在形成 机会在身边

时间:2022-10-17 09:49:33

由于09年上半年,尤其是1季度,投资者仍将面对陆续出台的各种利好政策,同时经济数据表现将更加悲观。因此我们认为,09年上半年,尤其是09年1季度市场将维持震荡。但由于美国信贷市场状况已经明显好转,同时,国内投资者信心也在开始趋于稳定,08年单边大幅下跌的情况出现的概率较低。

随着4万亿投资政策的推出,以及其后持续不断的政策刺激,前期过度悲观的预期得以改善,市场出现了今年下半年以来难得的较大幅度反弹行情。对于4万亿投资以及其后地方政府“疯狂”的上马项目,我们认为经济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宏观调控可以改善,但无法逆转经济规律,“”式上马项目,确实可以解“近忧”,但也有可能造成新的更大的“远虑”。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政策预期逐渐弱化,而接连不断的悲观数据使得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现实,市场再次出现回落。很多观点将近期市场下跌的导火索归咎于降息预期兑现,其实除此之外,还可以罗列很多,包括担心热钱外流、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大小非解禁、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等等。但这些因素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目前市场确实没有支持持续上涨的基本面基础。

短期面临经济加速下行风险

由于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在09上半年可能表现得更加突出:出口部门继续承压,制造业持续萎缩,房地产投资继续下滑,消费强劲增长难以支撑等,因此短期经济加速下行风险或将不可避免。

我们认为,2009年上半年我国出口不增长,下半年维持4%的增速,全年增长2%。上半年情况比较糟的原因有:一方面,这一时期可能是外部经济最糟糕的时候,欧、美与日同时衰退;另一方面,汇率因素,欧元相对2008年上半年的大幅贬值可能导致我国以美元计价的对欧盟出口呈现负增长。此外,随着美欧日经济进入调整期,我国2010年出口增速有望在5%左右。

市场将维持震荡筑底格局

由于09年上半年,尤其是1季度,投资者仍将面对陆续出台的各种利好政策,同时经济数据表现将更加悲观。因此我们认为,09年上半年,尤其是09年1季度市场将维持震荡。但由于美国信贷市场状况已经明显好转,同时,国内投资者信心也在开始趋于稳定,08年单边大幅下跌的情况出现的概率较低。

综合而言,从基本面和流动性的角度,市场反转时机未到,但目前的估值已经很低,即使难以判断指数是否会再创新低,但从长期来看,市场确实已经处于底部区域。

我们对09年整体经济的基本判断是:短期面临经济加速下滑风险,中长期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在政策强刺激下,上半年的形势持续悲观,下半年会有好转,乐观的情形是至年底经济或许见底,但全面复苏还需假以时日。

09年经济可能见底难言复苏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将宏观调控政策定调为“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推出“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

在11月27日,央行大幅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基点与大幅下调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意在拯救低迷的出口与房地产市场,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意图在于为商业银行提供充足流动性,鼓励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投放。

在经济下行中,政府实行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毋庸置疑,但政策的意图在于熨平经济增长,而不能够改变经济运行趋势。1998-2001年经济低谷时期,无论从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投资的实际表现来看,还是政府的配套资金支持(国债与银行贷款),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存在短期性。

因此,我们仍然认为“政府投资”不能代替“民间投资”,两者在投资效率、目的与对经济的拉动方面相差甚远。就像政府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在于避免固定资产投资出现“硬着陆”――负增长,而未必能使私人投资复苏;但激进的货币政策却能盘活经济存量,尤其对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提前回暖。

我们认为,当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及“4万亿元”投资的效果可能在09年二季度末或下半年显现,这将减缓经济下滑幅度。2009年GDP增速有望在7.8-8%增长。由于我们担心财政赤字率将持续上升,财政刺激作用在2010年弱于2009年,但房地产投资与出口形势都好于2009年,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财政效用下滑的影响,因此,2010年GDP增速在8-8.2%。

市场企稳有助投资信心增强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远小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从抵御外部冲击的角度来讲:由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有限,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动荡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较小。同时,从国家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看,巨大的外汇储备和雄厚的财政实力为中国抵御国际投机资本冲击以及金融危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2008年2季度,中国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比为14.67%,远低于国际警戒线100%的标准,即使发生外资撤离的情况,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

但是,07年10月份以来上证指数已经下挫约70%,中国市场与全球同步泡沫破裂的过程中表现出更惨烈的下跌,这其中固然有经济下滑以及大小非的问题,市场恐慌性下挫对A股市场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美国股市能在09年二季度前企稳,全球市场将逐渐恢复对风险资产的投资热情,这将有助于A股投资者信心的增强,外部因素带来的恐慌和绝望情绪将逐渐消失,市场将回归价值、理性和稳定。

逆周期政策驱动短期交易性机会

中国经济是否出现“硬着陆”主要依赖于政府“4万亿投资”以及宏观经济产业政策是否能够产生实际效果。政策几乎成为09年经济的全部希望,那么政策直接或间接指向的行业和板块自然也是我们选择的配置。

当保增长成为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时,前期为了转型,受到政策主动调控压制的行业,在政策力度调整之后,行业景气过快下滑的趋势可能得到一定的遏制。最典型的是房地产行业,在温总理明确提出房地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后,房贷政策的适度微调使得房产行业一些喘息的机会。

从短期保增长的角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方面,与之相关的行业包括:铁路建设、铁路设备、电力设备、工程机械、建材等。但是,逆周期政策只能缓解无法逆转周期性行业下滑的趋势。比如,1997-1998年政府投资高增长减缓了投资下行幅度。受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影响,1997与1998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对整体投资拉动明显,分别贡献2.61与8.48个百分点,尤其在1998年对投资的贡献率达到61%。此后5年(1999-2003年),政府类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对整体投资的拉动出现减少。因此,09年政策保增长所带动的行业机会更多是短期交易性机会。

经济转型带来长期价值

国务院“十项措施”不仅仅是为了保增长而采取的短期措施,其“兼顾了当前和长远,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既有利于扩大投资,又有利于拉动消费;既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又有利于深化各项改革”。

从长期促进转型的角度,为了改善民生和扩大消费内需,政府将加大对医疗领域的投资,并继续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为了谋求产业升级,自主创新一直是政策强调的重点,必将对通信、3G等高科技行业产生积极推动;为了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国家将大量推动新能源、节能减排以及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从长期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上述经济转型所指向的领域是我们可以长期配置的品种。

上一篇:交投清淡 平静收官 下一篇:煤电谈判不欢而散 僵局破后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