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进行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

时间:2022-04-21 07:50:53

农村学校进行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

摘要:摔跤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认为农村学校在体育课堂教学上,引入摔跤这一体育传统项目,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摔跤运动在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普及与发展。基于这种思考,我们把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在国家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在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体育传统项目管理办法》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工程下,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教育资源,由学校内部开展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意志品质,树立学生自信心、竞争意识,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分析能力、抗挫折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体育课程改造的过程。

关键词:农村学校;摔跤;校本课程尝试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规定:“改革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又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应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在政策上得以确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要求“各校应结合当地课程资源,本校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真编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以及体群字(2000)086号《体育传统项目管理办法》在总则第三条中规定:“体传校应在广泛普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开展特色项目训练,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将摔跤这一竟技体育运动项目纳入体育课之中,使课内与课外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势在必行。萍乡市麻田中心学校是江西省境内最边远的一所山区农村学校,江西省优秀传统学校、江西省摔跤后备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2月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拥有摔跤训练馆、体能训练室、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齐备。现有体育教师及摔跤教育员5人,其中省级学术带头人1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省级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先进个人1人。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理念,确定了“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环境优美”的办学目标,以开发摔跤校本课程为特色。实施“科研兴校、特色亮校”发展战略,坚持科研与特色相互促进。高举教育科研大旗,高奏特色学校建设主旋律。自2007年至今,6年来麻田中心学校的摔跤运动在新课程理念下,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理论基础,不断进行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旨在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符合本校学生需求的体育课程体系,形成麻田中心学校的特色。

二、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概述

1.对体育课程概念的认识。什么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什么是体育课程?我国学者毛振明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知识、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基于上述概念的认识,我们认为从现代社会对学校课程的要求来分析,从教育科学的规律来考察,必须明确以下几点:①体育课程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内所规定的各门学科,还应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应当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不能仅理解为传统教材中的知识技能体系,还应包括技能体系和情感,行动上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③体育课程不只是教学内容,还有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等。④体育课程应当提出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

2.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摔跤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受世界各民族的喜爱。它是绅士、勇者、智慧的象征。摔跤是一项伟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开始逢勃发展,并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在学习训练摔跤的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意志品质,树立学生自信心、竞争意识,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分析能力、抗挫折能力的过程。通过6年的实践尝试,我们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上,引入摔跤这一体育传统项目,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摔跤运动在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普及与发展。基于这种思考,我们把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在国家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在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体育传统项目管理办法》实施体育后务人才工程下,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教育资源,由学校内部展开的旨在增进学生健康,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摔跤后备人才,使他们全面展、学有特长,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体育课程改造的过程。

三、摔跤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四、体会与问题

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尝试,我们的体会如下:

1.在农村学校开设摔跤校本课程开发是可行的,但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如何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体育教育特色,形成教育合力,减少冲突,使其利于课程开发。②如何使学校体育教师及教练员增强课程意识,转变课观念,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③如何在制度上保障摔跤课程的正常实施。

2.开展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突出了学校的个性特征。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中我们在正确理解国家课程纲要的基础上,通过抓住摔跤这一独特性、使学校获得了可持性发展、学生得到了和偕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绩,等.体育校本研究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谈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下一篇: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