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词语演绎大精彩

时间:2022-04-21 02:46:08

记得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机勃勃的细胞”。那些没有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的词语是不可能被主体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那么,如何运用好词语教学的策略,使词语与学生的精神同构,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呢?

一、融入情境,深情涵咏

在词语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脱离语境,就词解词的场景。这种单纯为解词而解词的做法,只能将词语教得缺乏温度。其实,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感的工具的时候,每一个词语都是富有温度的。因此,在词语教学中,笔者常用的一个策略,就是创生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涵咏,进而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

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屏幕出示词语:

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水波映月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语?(随机正音)

师:读得挺棒的!大家发现没有,这些词语都是写惠山二泉的迷人月色的?

生:齐读这些词语。

师:当阿炳还是年幼的孩子时,经常和师父来到二泉,看到这如水的月色——

生:(接龙读这些词语)

师:当双目失明、生活穷困的阿炳再次来到二泉时,他还能听到那淙淙的流水声,一起再读这些词语——

生:(齐读这组词语)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词语不是单个出现的,而是整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词语,都是月光下的二泉,因此,在教学这组词语的时候,笔者通过三次语境的创设,引导孩子们去反复涵咏。这样一来,整组词语,就以它们独特的意象进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读着这些词语,孩子们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二泉映月的美景,不同时期、不同心境的阿炳,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当词语成为鲜活的画面,就被赋予了情感的温度。

二、调动经验,想象品读

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引领孩子们激活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让词语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这样,词语也就越来越难以遗忘,越容易被提取,再生功能也越来越强。是的,词语只有与精神同构了,才能在主体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

例如教学片断:《我们爱你啊,中国》

师:课文中有很多词语非常美,我们来欣赏一下,请看屏幕——(出示一组词语)

清奇俊秀 浓妆淡抹;云雾飘渺 波澜壮阔

师:谁来读一读这两组词语?(一生读词语,教师正音)

师:现在请大家依次读词语。(学生读,语气平淡)

师: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再去读读其中的某个词语,想象一下,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自由读词语,不一会儿,纷纷举手)

师:读着某个词语,你脑海里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

生:读着“云雾飘渺”,我好像来到了美丽的庐山,看到了千姿百态的云雾,有些笼罩在山顶上,有些缠绕在半山腰,它们变化万千,真是美不胜收。

师:真美!来,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生:云雾飘渺。(读出了云雾神奇的感觉,“飘渺”两个字读得很舒缓)

生:我读“波澜壮阔”,仿佛看到了汹涌的黄河水咆哮着,猛烈地拍打着岸滩。

生:波澜壮阔(一字一顿,读得很有气势。)

……

师:谁能用这些词语来介绍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吗?先自己准备一下。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看到,教师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词语进行情景描述,中国汉语的形象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想象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次第展开的一幅又一幅画面,词语的丰富内涵生动地投射在了学生的心湖上。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舒展地联想,入境地朗读,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境界里,词语的亮度被充分点染了。

三、言语表现,加深内化

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能很快转化为“积极词汇”。

如《爱如茉莉》片段:

板书词语:爱如茉莉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朴素温馨……

师:这些词语哪些同学来读。指名读(2名同学),齐读。

师:这三组词语都和茉莉有关,茉莉是什么样的?在同学们心中是什么样的?用上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说一句话或者两句话。

生:我心中的茉莉,平淡无奇,开出的花缕缕幽香。

师:开出的花—散发出缕缕幽香,要不别人听不懂,再说一遍。(学生说)

(一学生描述,用了三个词)

师:词语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还能说吗?

生:富有诗意的茉莉,平淡无奇,但散发出缕缕幽香……

师:学课文时可以看到很多词语,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老师引导学生用其中的几个词语来说一句话,这里体现了老师预设的匠心,不单单为读而读。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更要通过表达来内化语言。他在教学中的字、词、句、段都要训练到位,每个环节都要围绕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不因高年级学生已具备自主学习生字词的能力而偏废,也不在乎字词学习会使体验感悟不那么流畅,注重的是学生扎实的语文学习。

上一篇:巧用错误 造就精彩 下一篇:为阅读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