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初探

时间:2022-04-21 02:03:19

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初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学校在办学模式、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及综合实力都不断的提高。我国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再适应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反而成为一种严重的桎梏。高校行政管理有必要转变管理职能,由管制走向服务。

一、“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一)“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

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指的是高校行政部门以师生员工等相关利益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首要职能, 通过完善的服务制度和服务体系为师生员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特征

1、服务本位。

以“服务”为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强调把服务作为核心价值观和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职责。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把为师生服务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为相关合作者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2、尊重与平等。

服务型高校管理模式倡导并实践尊重与平等的伦理观,尊重每个个体,强调人人平等,努力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和谐关系。行政部门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并积极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意愿,努力使人人平等地享有学校发展的成果。

3、高参与性。

服务型行政注重提高相关利益者在学校管理和决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让其广泛参与到学校发展与建设中来。学校决策活动不再仅仅由少数领导干部把持,而是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相关利益者的意见与建议,让其充分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从我国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来看,在内部行政管理工作上服务意识不强,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性。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具体的行政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并在具体的工作中讲条件,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苛求工作环境的优越,但本身的工作却流于形式,行政管理专业素质较低。

从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制度管理上看,行政管理部门过多的强调执行,忽略了与行政管理制度联系密切的监督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等。严重的阻碍了行政工作的效率,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基本路径

(一)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观念体系建设

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要求对以往行政本位的管理理念进行变革,培育并形成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把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尊重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充分激发和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强化“管理即是服务”的意识

把服务视为管理的核心要素,把为师生员工和其他相关利益者服务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来做, 将服务水平作为评价学校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标。

3、树立“管理意味着责任”的观念

(二)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高校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 应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服务型的行政管理制度,推动服务行为制度化。

1、建立和完善沟通与回应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回应机制, 积极主动地回应相关利益者的诉求,确保其合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其反应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建立健全服务评价和监督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评价制度,对行政部门的服务内容、质量与方式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重视师生及家长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渠道的畅通。

3、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建设

推行阳光行政,努力建设透明式机关。要公开工作结果、公开工作过程,更要大力推进校务公开信息化建设,提高校务公开的信度和效度。

4、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高校服务型管理组织体系有3个核心要素:扁平化的学校组织结构;弹性化的学校组织运行机制;专业化的组织成员。构建服务型学校管理模式要求进行组织体系的变革,建立简约化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成弹性化的运行机制,同时要加强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5、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 要求学校具备良好的保障条件,如充足的办学资金、良好的管理运行条件等。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上一篇: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下一篇:不同成长阶段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