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质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时间:2022-04-20 06:20:43

基于职业素质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英语是高校公共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对人才就业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以职业素质为导向来进行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高职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是英语教学改革努力的新方向。文章首先阐述了基于职业素质导向进行英语教学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与职业素质导向教学之间的差距,揭示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最后就职业素质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设想,希望能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素质导向 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也是国际通用语之一。随着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英语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与其他性质的英语教学相比,高职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高职英语教育始终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导向,结合教育的特点,根据学生未来就业需求来教学。

一、基于职业素质导向进行英语教学的意义

职业素质指从业者对社会职业的认知和适应能力,职业素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从业者的职业态度、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和职业道德等。影响个体职业素质的因素非常多,如个体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实践经历、身体状况等,提高个体职业素质的方法也非常多,如进行自主学习、接受职业培训等。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的教育形式,我国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是:使学生成为具有公共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社会及专项能力、技能资格认证的人才。以职业素质为导向进行英Z教学的含义是,在英语教学理念入手,在教学模式构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取等方面,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如利用职业情景教学、实训等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熏陶,职业道德培养,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岗位技能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岗位体验和社会实践,将职业教育贯穿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为学生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在于:英语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学好英语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英语学习具有长效性,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讲英语与学生职业发展、就业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高职英语教学与职业素养导向的现实差距

1.教学目标有偏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高职要以此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它还就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做出了明确指示,即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英语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职业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渗透,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好坚持的基础。但是,结合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实际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都偏离了职业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也不匹配。如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都以英语AB级测试为目标,只关注英语知识教学,却不重视学生专业英语学习、职业素养培养,英语教学的学科意识较强但是专业特色不足。以高校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来讲,新课改的课程总之是要求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护理工作岗位综合语用能力,但是,许多学校在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只关注英语的学科特色,却根本不关注教学内容是否能满足学生未来求职和岗位需求。

2.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落后。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职高合并或组建而来的,学校原来的办学规模较小,办学资金紧张,教职工和教学设备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虽说成为高职院校后,许多院校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许多基建资金都用到了技术专业教学上,英语教学必须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整体水平较低。许多高职院校只安装了少数的多媒体英语教室,英语教学硬件设施仅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虽说近年来,我国政府一再加大了高职教育投入,不过,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许多高职院校都不重视英语教学,认为英语只是一门公共课,高职教育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技术和技能教育上,导致英语教学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学设施建设都受到影响。教学设施落后给英语教学造成的重要影响是,因为教学设施不足,所以,许多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能采用那种“黑板+粉笔”、“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词汇、句型、语法讲解上,教学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根本无人关注。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还影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主要分期末英语知识测试和英语AB级测试两种。其中期末英语测试多由任课老师命题,考题难以程度不等,考察内容多样,期末考试测试加上学生日常签到、平时作业情况,就是高职英语教学评价的主线。当前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评价只关注基础知识考核,却没有将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素质纳入考核范畴;考试题目的开放性较差,学生无法自由发挥想象,学校也无法通过考试知晓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英语素质养成状况,英语教学评价作用大打折扣;教学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缺少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等环节,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去;教学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学校无法了解学生对于英语教学评价的意见和看法,也发现不了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

三、基于职业素质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设想

1.树立英语职业教育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观点和态度的统一,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之所以偏离了职业教育的轨道,就是因为其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理念不清晰。鉴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高职要以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迁徙能力及职业素质为目标”,根据学生职业交际英语需求,采用模块教学来优化英语教学内容和方式。在此基础上,将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技巧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职业语用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确切来说,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专业需求,提升专业英语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将英语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岗位需求的结合起来,突出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和应用价值,以体现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以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来讲,高职院校要科学理解护理专业的特殊职业属性,然后本着“立足口语,贴近临床”的原则,深入发掘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开设护理英语口语课和口语选修课,提出护理专业英语情景教学,同时要求教师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础教学之上,利用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材料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人文素质,为学生今后的临床实习打好基础。

2.以职业素质为导向构建课程框架。以职业素质为导向,构建高职英语课程框架,是确保英语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要想构建科学的英语课程框架,高职院校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经验,以语言学教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工作岗位的英语能力要求,以教材为依托,以英语应用为目的,构建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工学结合2+1”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课程架构为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英语教学一般在两年四个学期内结束,教学内容有理论课也有实践课。教学目标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如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知识目标是进行医疗口语交际用语教学,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确保学生能熟练掌握合理口语,并为出国深造打好基础。素质目标是进行临床护理交际用语教学,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示范者和引导者,但是学生却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的自主能力、分析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在教学中处于重要位置。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习主题为中心,从不同视角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并将英语学融入到多种形式的教学中去,如融入到活犹致酆陀镅员硌葜腥ィ为学生成为合格的职场人士做准备。

3.优化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习内容职业化,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当前高职所用的英语教材种类和版本非常多,但是完全适合高职学生用的英语教材却非常少,许多高职英语教材都是本科英语教材的压缩版或简略版,教材内容偏深、偏难,缺少高职英语教学特色,根本不适用于高职英语教学。有的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英语考试过关率,直接使用了普通高校的英语教材。而在英语教学上,许多教师采用的仍旧是以教师为主、只关注英语知识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单一。这些问题都是困扰高职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科学选择教材,构建以专业英语教学为主、通用英语为辅的课程体系。然后根据职场、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直接与学生将来工作岗位挂钩。在英语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首先要克服应试思想和权威思想,然后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和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变填鸭式教学为讨论教学、演示教学、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等,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引导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在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医护交流、涉外护理等岗位工作,利用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模拟职业现场,设置常见的教学情境,争取使学生在逼真的语用环境中掌握语用技巧,提高职业素质。

4.实行多元能力测评机制。教学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要想确保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必须重视英语教学考评机制建设,构建科学的英语考核与评价体系,通过考评机制建设了解英语教学效果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以职业素质为导向,建立一套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问题的评估机制,争取使学校教学评价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然后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考核和量化考核结合起来,并在过程性考核中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日常英语课堂签到、作业、网上课堂学习情况等计分、归档。与此同时,摈弃单一的书面考核、知识考核方式,加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考核,以教师教学记录、学生学习方案、职业英语综合应用为重点构建形成性考核评估机制,将学生英语学习态度、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进步情况、专业实践成果等都纳入到考核范畴,突出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更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考核中的地位,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使英语教学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基于职业素质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要贴近市场和职业方位需求,以职业素养为核心来优化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同时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目的是通过英语教学改革优化英语教学效果,又快又好地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小兰.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

[2]邵胤,王丽.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3]许明丽,郭琼.ESP教学理念下的高职护理英语教学改革[J].校园英语.2015(10).

[4]王亚珍.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5]陶三琴.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01:44-45.

上一篇:从合作原则理论视角分析TEM―4听力对话的会话... 下一篇: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