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调查

时间:2022-04-20 10:17:07

农村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调查

科学探究指的是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而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包括学生为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也是课程实施中的难点,科学探究理念是否能够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课改的关键和瓶颈。课程改革已进行了8年,农村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实施的现状如何,其课堂教学行为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有必要作些调查和研究,以便厘清今后的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

1、主要内容

为了方便起见,本研究的科学探究内容专指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中所明确要求的实验探究。

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问卷是在广泛参考相关问卷的基础上由笔者自己设计的。学生问卷包括八年级卷和九年级卷,两个问卷都是由17道题组成,除16题是填空题、17题是开放性题目外,其余15道题都是选择题。除第11题和第15题外,其他15道题是完全相同的。

教师问卷旨在了解初中物理教师的探究教学行为及探究教学观念,由28道题组成,除最后1道题是开放性试题外,其他都是选择题。

2、主要被试

本研究以湖南省某县农村初中2008年下学期所有在校的物理教师和八年级、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可以代表绝大多数湖南省初中物理教师和学习物理的学生。

按照交通便利程度(便利,比较便利,闭塞)将该县的乡镇分为3类,在这3类乡镇中随机抽取6个乡镇,在初中超过3个的乡镇中抽取2个学校,在初中少于或等于3个的乡镇中抽取1个学校。这样,共选取了8个学校中的八年级、九年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八年级学生样本数共253,九年级学生样本数共224(由于其中一个学校没有九年级,因此九年级的学校只有7个),发放调查问卷共477份。八年级收回有效问卷214份,有效回收率84.58%;九年级收回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93.30%。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初中物理教师40A.作为被试,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这40名教师分布于12个乡镇的17个学校。回收问卷36份,回收率90%。

3、调查过程

477份学生调查问卷委托物理教师发放到被试,再由物理教师收回交给笔者。40份教师问卷由笔者发放到被试。于2008年12月完成所有调查问卷的回收工作。

笔者于2008年9月至11月对被选取的8个学校中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3所初中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蹲点考察,运用田野考察法进入科学探究课堂,通过随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课堂实录。又于2008年9月至11月对部分物理教研组长、物理教研员、中学校长、物理教师进行了访谈,旨在了解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科学探究的看法和重视程度。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课堂实录的整理与分析、访谈材料的分析均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由两位作者共同完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有了探究意识,但探究教学程度不高

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只有3.3%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经常开展探究活动,43.7%的学生认为自己经常开展探究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已经有了探究意识。关于实验前教师是否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问题,只有17.7%的学生认为老师极少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有46.5%的学生认为老师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前的实验设计,这也说明教师已经有了探究意识。

从笔者的课堂观察中所获得的信息如下:很多教师把探究实验改成验证性实验,甚至有一小部分教师把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改成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即使部分进行探究的教师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他们严格控制着学生的实验过程,学生很少参与探究。学生没有合作意识,每个实验小组基本上都是由一个学生做实验,其他人在旁观。学生没有探究意识,不能发现问题,不能进行猜想和假设。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较差,只能按照教师给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学生的依赖性很强,总是直接从书本上找结论。

参照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新课改后,农村初中物理教师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意识,但离真正的科学探究还差很远,所谓有探究教学中的探究程度不高。究其原因,访谈时教师们普遍认为:农村初中课堂纪律较差,学生物理基本功差,实验技能极低,无法进行探究教学。

2、八年级、九年级的物理探究教学行为存在明显差异

问卷调查中,认为自己经常参与课堂探究活动的学生,八年级有65%,九年级只有22%,61.7%的九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只是看老师做实验。对两个年级学生的相关数据分布进行卡方检验,检验结果说明,八年级学生参与物理探究活动的程度极其显著地高于九年级学生。

3、物理科学探究课堂教学行为存在区域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对于科学探究教学行为的探究性程度,交通便利学校与交通较便利学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交通较便利与交通闭塞学校之间则无显著差异,交通便利与交通闭塞学校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可见,农村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课堂的教学行为存在地域性差异,越是交通便利的学校,其教师的探究教学程度越高。

4、科学探究难易程度导致科学探究课堂教学行为存在差异

探究内容有难易之分。按照是否需要准备实验仪器或实验仪器准备的难度、探究要素的多少、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是否容易得出探究结论,笔者把探究内容分为较难的探究、中等难度的探究、容易的探究3个级别。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较难的和容易的、中等难度的教师探究内容之间的教师探究程度均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而容易的与中等难度的探究内容之间的探究程度无明显差异。因此,越容易探究的内容教师探究程度越低,对通过教师做演示实验就可以清楚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较容易得出结论的探究内容,教师一股选择做演示实验,不再让学生进行探究。如,对于“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教师们表示:这个探究现象很明显,做个演示实验就可以让所有学生找出或理解“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没必要费力去准备探究仪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做一次。

三、研究结论

新课程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大部分教师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开始进行探究教学,对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的新问题也能妥善处理。但教师对学生分组探究时的指导不到位,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指导,而且很少开展探究活动的教师还占有很大比重。大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探究实验改成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或演示实验,不敢也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概言之,农村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探究教学行为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

(本项目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新课改后湖南省物理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XJK08BJJ011)

上一篇:教师研修的有效性探索 下一篇:文本解读 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