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4-20 03:15:24

【前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巧设情境,激发反思动机 学生行为随意性较大,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是比较困难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如一位老师在上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时,她设计了一个“计数大挑战”的游戏:男生女生快速记忆PK赛。课件快速闪现数字,女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

摘 要: 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反思能力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课题。反思是个体乃至整个群体成熟的重要标志。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反思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反思意识 培养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将“评价标准”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发展的潜能。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的复制、拷贝到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入了个人的主动建构之中,而不是传递的结果。反思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

一、联系生活,引导反思方法

皮亚杰认为:“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在二年级教学了时间单位后,课堂练习中的有一道填空题是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小明从家走到学校要用5( )。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秒”或“小时”。第二天在讲评这一习题时,我让学生说一说5秒钟你能做哪些事?5小时能做哪些事?在讲评时,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5秒钟跳5下绳,有的说5秒钟从“1”写道“5”,都体会到5秒钟太短了。在说5小时时,有的学生拿一节课和午睡的时间和5小时进行比较,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对比加以反思,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在学段末最终应达到的目标。而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逐层递进、螺旋上升,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教学中不应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而应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入手,让其自己比较反思,否则学生本应具有独特的、生动活泼的思想就会被形式化的海洋所淹没。

二、巧设情境,激发反思动机

学生行为随意性较大,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是比较困难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如一位老师在上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时,她设计了一个“计数大挑战”的游戏:男生女生快速记忆PK赛。课件快速闪现数字,女生记女生题123412341234,男生记男生题162536496481,看谁先记住方框里的数字。记住的人多,就能获胜。游戏做完后,老师质疑:“男生、女生题都是12个数字,为什么男生的记不住?”让学生反思刚才记数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规律”帮女生赢得了比赛,从而让学生带着游戏快乐地学习新知《找规律》。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设计游戏比赛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反思,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规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课伊始,思已生”的效果。

三、梳理知识,培养反思习惯

曹才翰先生认为:“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自我研究,自我优化,逐步让学生从教师的搀扶下走向自我学习。例如:在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教学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对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加以自我梳理: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你在学习这一单元中哪些知识你是最感兴趣的?为什么?在这一单元所进行的练习中哪些习题你印象深刻?为什么?……通过这些提问,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在自我反思的同时找出自己在这一单元中学习的成功与不足。

四、形式各异,巩固反思习惯

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协同的过程,教师不但要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课外对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1.师生谈话促反思。“数学抽象”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建构活动,但这种建构不仅是纯粹个人的行为,而且必然是一个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表述交流、批判与反思,以及不断改进的过程。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反思大多是在于别人的交流中产生的,基于这一原因,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和巩固必然依赖与外界的交流、比较。例如这样一个案例:最近发现,张思做应用题时有一类问题的答句老是出问题。比如:“这筐水果有多重?”他总是回答:“这筐水果有45重。”瞧,今天的作业又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把他叫到身边:“你今年多大?”“9岁。”“能把话说完整吗?”“我今年9岁。”“不,应该说你今年9大”,我故意说。小家伙立即给我纠正:“不,应该说9岁。”我不动声色,又如法炮制了几个类似的例子。“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我家到学校大约有2千米。”“不,应该说你家到学校大约2远。”“你有多高?”“我的身高大约是130厘米。”“不,应该说你的身高大约是130高。”“不是的……”小家伙有些着急了。这时我把作业本递给了他。他一看,吐了一下舌头,立即转身订正去了。从此以后,他再没犯过这样的错误。

2.集体讨论促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思考的问题加以反思,从而全面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集体讨论、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开放、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集体讨论和交流中,通过互相质疑、互为补充,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认识差异,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进行反思,让他们获得创造性的认识。

3.撰写日记促反思。“数学日记”是指学生真实记录数学学习的情况,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的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反映新发现、新思路,抒发对数学学习的感受。数学日记作为“一种反思体验的方式”,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自主学习、自觉思考的能力较弱。学生除了上课和写作业外,很少能主动思考身边的数学问题。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对某个错题的反思;也可以对某一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反思;一天或几天内学习情况进行反思。通过多种类型数学日记的撰写,对所观所感的反思、分析,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只有不断地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从小培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反思,逐步使反思成为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值得数学教师继续研究的课题。

上一篇:实施阳光教育 培养阳光少年 下一篇:高校体育课互助式听课议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