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准扶贫”

时间:2022-04-20 01:31:05

摘要:精准扶贫指的是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环境、不同贫困家庭的实际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对贫困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保证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应当做好贫困人口的普查工作,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等。

关键词:精准扶贫 现实需要 理论基础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99-01

一、 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需要与理论基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现实需要

在主持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的会议上指出,农村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补齐短板。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现实需要。实施精准扶贫有利于集中各类资源,聚焦扶贫对象,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确保能够帮到点上、帮到根上,让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能够真正地脱贫,走上小康之路,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共同富裕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

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社会的初步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奋斗目标和根本原则,也是我党的重要使命。强调,促使全民脱贫、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现阶段极其紧迫的任务。做好扶贫工作,帮助困难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这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精准脱贫就是要摆脱以前灌溉式、一把抓的脱贫方式,通过建立档案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底细,实现动态调整,因人因户因村实施相对应的政策,突出产业扶贫,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

二、 精准扶贫思想的内涵

“精准扶贫”最早是在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提出的。他强调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3年9月中旬和10月上旬,总理两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扶贫工作时,都对精准扶贫和建档立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所谓精准识别就是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具体的方法将低于贫困线的贫困人口精确地识别出来,同时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摸清帮扶的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识别出扶贫对象后,要采取精准的扶贫措施使扶贫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针对不同情况的困难户要进行不同的扶贫项目。例如,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主体,可以直接向其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粮食、衣物等物资,帮助其日常生活。而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的,政府可以向其投入一定的扶贫资源,比如说基础设施的建设、生产技术的输入等,使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的道路。

三、 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一)开展全国性的贫困普查,做好基础调研工作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为了解决识别模式中存在的识别偏差等问题,我们应该开展全国性的贫困普查,精准掌握我国当前贫困地区地域分布、贫困人口的数量、人口结构、教育情况、基础设施状况,对于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扶贫客体不准确的问题,从而保证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精准扶贫很主要的一方面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医疗、水电、教育等基础设施差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积极营造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不仅是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保证,也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更好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应从各方筹集建设资金,以建设资金投入为杠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 BT、BOT、PPP 等模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全面宣传与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施效率

扶贫先扶智,全面宣传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提高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把握程度,可以椭贫困户在脱贫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在宣讲扶贫政策的过程中,同时了解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计划,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施效率。

参考文献:

[1]越光.浅谈公共图书馆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以六盘水市图书馆一个扶贫点为例[J].贵图学苑,2016(3):28-30.

[2]黎立义,蒋业宏,石磊.浅谈“精准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为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16(8):56-59.

[3]刘斌,龚勇.浅谈精准扶贫资金审计的几个问题[J].审计月刊,2016(5):46-47.

[4]黄柯云.浅谈人社部门如何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精准扶贫――以河池市为例[J].人事天地,2015(12):18-20.

上一篇:论夫妻个人财产增值部分的婚后归属 下一篇:试论如何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