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媒体教学的美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

时间:2022-04-20 01:09:18

用多媒体教学的美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

【摘要】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走进课堂,本文就对以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作了阐述:用扣人心弦的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用精美的图片、视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丰富的信息量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化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课堂教学 兴趣 注意力 信息量 有效性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既陌生又新鲜的课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正处在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求知欲较高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如何使学生对化学课产生浓厚兴趣并学好化学这门课,是摆在每一位化学教师面前的课题。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而多媒体可以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大大降低了难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下面,笔者着重谈谈自己利用多媒体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一、用扣人心弦的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新课导入是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环节。巧妙、艺术地导入新课,能给听课者以耳目一新的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能够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序言课上,笔者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张“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向其中的一张喷上一种无色的液体。奇迹出现了,原来空空如也的白纸上竟然出现了“同学们好”几个字,这神奇的现象一下把同学给吸引住了。然后,笔者又用一根玻璃棒蘸上一些药品把酒精灯引燃,将一根木条烧出火星,去引燃另一张白纸,这时那张白纸有部分开始燃烧了。细细观察会发现,燃着的部分慢慢地烧出了一个轮廓,最后竟成了“化学”两个字。教室里开始骚动不安了,同学们都在议论纷纷:“到底怎么回事?”看到同学们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笔者乘机在大屏幕上打出课题《化学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接着用视频展示化学与人们的生活。这样,学生们带着几分好奇,带着几丝疑惑进行学习,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缺乏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口头讲故事费时又费力,大屏幕展示阅读材料则可轻松搞定。根据教材内容,介绍一点化学史料,借以唤起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讲到空气一课时,用大屏幕展示化学家拉瓦锡的故事;讲《几种常见的盐》时,介绍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故事;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讲意大利著名的屠狗洞故事。以故事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再如,学习《空气》一节时,请同学们猜谜语:“一物到处有,赶也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学习《一氧化碳》一节时,“左半圆,右整圆,杀人血不见,点火冒蓝焰,若把它拆散,半圆物质能取暖,整圆物质能助燃。”然后配上精美的图片,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师趁势导入新课。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这一课题的时候,先展示几张氟骨病、大脖子病、型腿、0型腿的图片,学生急于想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兴趣十分浓厚。

二、用精美的图片、视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多长时间,自学能力有多强,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接受知识等,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没有哪一个人会对一成不变的事物感兴趣,学生更是如此。

多媒体技术特有的动画效果并集声频、视频于一身的优势,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位刺激,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促进、共同发展,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状态下,自主地、积极地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使用多媒体,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大脑、手等多种感官,才能熏陶和感染学生,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表达兴趣,营造出富有生机活力、充满蓬勃朝气的课堂教学氛围。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课,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一样,不是用心去理解、接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吗?那课堂效率怎么能提高呢?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例如,在讲《几种常见的盐》时,先由学生预习食盐的俗名、化学名、用途、性质、在自然界的分布、提炼方法后,播放我国食盐在自然界的分布及提炼方法视频,效果非常好。其他如金刚石、石墨C60、木炭吸附色素、大气污染与防治、火灾与自救、防火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等视频,给学生的印象都十分深刻。

在微观领域,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微观的变为“宏观”的,使学生更易于完成知识的掌握。在讲解分子的性质时,很多同学对分子在不停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很费解。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举很多例子帮助学生使抽象变形象。但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很形象地表达这一知识,而且省时省力,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三、以丰富的信息量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优质的多媒体课件能把课堂教学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单一,课堂容量有限。但使用多媒体课件后,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有用资源,视、听、读、写功能大大增强;补充课本中没有的阅读材料;利用网上资源来辅助教学等,增大课堂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这样能够极大地丰富化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保持发展其潜能。

化学教学中常有带有危险性的实验,若只靠讲解,学生往往半信半疑。在教学中,可将教材中配有的插图、图解等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将其进行重新编辑,同时加入动画和声音,这样能使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比较、概括、总结,此时利用信息技术能优化复习过程。如化学实验的复习,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解和板书,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就有利于比较,加深了理解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四、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化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学完一节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适当选做一些经典习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有限,通过多媒体练习可以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培养基本技能的目的。现行教材以及各类教辅练习主要是书面的,而其它形式的练习,如动手练习、动口练习、社会实践等内容很少,甚至没有,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化学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在设计习题时,可以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等,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练习的内容灵活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掌握和应用化学科学,对于工农业生产、科技、能源、社会、环境及人类的生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发现化学的奥秘,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便于他们控制化学变化,使之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通过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知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感受生活的美好,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都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认识美妙多彩的世界,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加强对化学的认识和感受。笔者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培养学生化学兴趣,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学起来越来越有劲。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