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校本学案”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4-19 09:10:23

高中数学“校本学案”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学案教学就是教师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学案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下面以《幂函数》第一课时为例,说明学案教学的设计实践与思考。

【学习要求】

1.知道幂函数的定义,用描点法画幂函数的图像,初步掌握幂函数的性质。

2.会确定幂函数y=xk(k∈Q)的定义域,能讨论并证明幂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最值,体会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

3.通过幂函数的性质画幂函数的图像,观察幂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在图像上的表现。

4.幂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

【学习的探索】

一、提出问题

例如,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水果x千克,需要付钱为y(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为_____。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通过生活例子,让学生感知、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尝试等活动,为概念的形成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会用数学表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为理解、运用数学工具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问题研究

1.幂函数的概念。这里所得到的函数是幂函数的几个典型代表,你能据此归纳出幂函数的定义吗?

2.研究几个典型幂函数(略)。

设计意图:幂函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非整数次幂的函数,必须让学生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让学生有个认识、了解、熟悉、接受的过程,同时让学生理解学习高中数学研究函数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性质。

三、幂函数性质探究

探究:设a∈(-2,-1,- ,- ,0, ,1,2,3),研究幂函数y=xa的性质,并作出它们的大致图像。

根据上例并结合它们的大致图像,试总结函数y=xa的共同性质。

归纳:当a>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模仿我们探究幂函数y=xa图像的基本特征a>0的情况探讨a<0时幂函数y=xa图像的基本特征。

归纳:当a<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观察函数图像,归纳幂函数的性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升华。从特殊到一般,是提高学生数学抽象、归纳能力的有效载体,性质是基本规律的体现。

四、幂函数性质应用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检验、评价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体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课堂小结:

1.幂函数的概念。

2.幂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设计意图:如何及时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后检测与反馈是较好的方法,通过学生作业的评价,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达成度如何,及时修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效教学。

【反思与思考】

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学案教学的一些思考:

1.学案的设计原则和基本内容。

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一,学案的设计要适切可行,要基于学情的需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第二,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得当,使学生能根据学案的要求与提示进行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讨论;第三,学案的测试反馈准确及时。

2.学案实施要领。

第一,运用学案进行预习。教师在课前批阅学生预习过的学案,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也可以在课前交流预习情况,要求学生将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教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第二,运用学案进行探究。将“情境、问题、探究、归纳、应用”这几个环节,用学案引导学生探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以“学案”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案,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

3.学案效果检测评价。

学案检测部分的评价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上检测,二是课后作业。检测训练的编写要体现分层理念,分基础、巩固、提升、必做、选做等学案的使用和评价,帮助教师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正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根本保证。抓好学案的使用和教师导学这两个方面,“学案教学”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使用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案开展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上一篇:尊重学生,赢得尊重――我的教育小故事 下一篇:浅谈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