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鲲鹏:“三千里的煎熬”

时间:2022-04-19 04:07:1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

周六,笔者按照约定的时间再次来到游泳馆。由于下午休息,闷热的游泳馆里训练的队员明显少了。四下打量,还是不见要找的人。之前的“紧逼盯人”有了成效,不知从哪儿冒出了声音:“二楼!他在上头!”

“给我发个好球!”果然是他,正和队友张琳切磋球艺。打乒乓球是他最擅长的业余爱好。他一边笑说自己没有偷懒。一边讨价还价,“打完这局再聊,好不好?”

要找的人正是这位兴致高昂的仰泳名将欧阳鲲鹏。他游戏时的顽皮神情,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七年之后显优势

那时的一池碧水,是他儿时的乐园。

由于妈妈是标枪运动员,欧阳鲲鹏从小就生活在体育的氛围中。在他的描述下,江西省体工大队的家属院、幼儿园、南昌市体校、省体校,“两点间的距离最远只需要步行十来分钟”,这四个点围成的长方形就成了他的“体育城堡”。

在市体校里,每个同学都要额外选择一项体育专业。也许是每个男孩的心里都有的“英雄梦”,欧阳鲲鹏喜欢上了体操和武术,但妈妈建议他学游泳。一天下午,欧阳鲲鹏路过游泳馆,透过玻璃墙,看一群小伙伴在娃娃池里打着水战,“(游泳)好像挺不错的”。就这样一星期后,5岁的他改变主意,成了班上为数不多的“扑水少年”。

五年制的小学毕业后,当初学游泳的二三十个小孩,最后只有四个考上了省体校。每天游上两三千米,刚进专业队的欧阳鲲鹏吃不消了,他是四个人中游泳最差的,最好成绩不过是少儿组的第三名。而他的功课一直很好,家长希望儿子就此放弃游泳。但欧阳鲲鹏一次次说服父母,硬是坚持了下来。现在的他也说不上为什么会如此选择,“看来还是和游泳有缘。”

1994年,欧阳鲲鹏师从国家队冯上豹教练,开始了游泳生涯里一系列的蜕变。有意思的是,欧阳鲲鹏的启蒙教练来敏倩是冯教练的得意弟子而他初中时的教练正是冯上豹的妻子王莎莉。虽然长期在国家队工作,但冯教练对这个因为没有拿到双百(语文98分)而被罚跪搓衣板;脸上挂着两行鼻涕,经常骑着自行车把小院搞得鸡飞狗跳的“孩子王”印象深刻。

当时欧阳鲲鹏的强项是蝶泳和混合泳。在冯教练看来,他的身体素质好;水感强,腿部肌肉好,协调能力强,基本功扎实。由于要参加全能项目,冯教练接手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提高其仰泳成绩。刚开始时,冯教练很为难,因为欧阳鲲鹏“仰泳动作基本不会,手脚完全跟不上”。

1998年底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短池锦标赛上,师徒俩四年来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除蝶泳金牌之外,欧阳鲲鹏还囊括了50米、100米、200米三块仰泳金牌;1999年世界杯短池赛北京站上,欧阳鲲鹏夺得50米仰泳冠军.刷新了全国纪录;还夺得100米仰泳冠军。100米混合泳第3名。2002年,欧阳鲲鹏彻底舍弃了蝶泳,转攻仰泳。

谁曾想,如今值得骄傲的仰泳特长,竟是在练习游泳七年之后才被挖掘出来。

夜的失语者

7月初刚参加完全国游泳达标赛的欧阳鲲鹏,今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备战年底的多哈亚运会。距离上次参加亚运会,一晃。四年过去了。

虽然在冯教练看来,“他在国内比赛的成绩拿到哪次国际比赛上都能进前八。”但是,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2003年的游泳世锦赛、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欧阳鲲鹏接连失利,让人惋惜不已。

釜山亚运会的游泳选拔赛上,他曾以55秒11的成绩打破男子100米仰泳全国纪录,但正式比赛时,发挥失常的他带回国的唯一荣誉只是200米混合泳的亚军。队内对他的评价是“开了个好头,但压力太大”;世锦赛上取得的第9名成绩,被央视的解说员评价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对欧阳鲲鹏的触动极大;为备战雅典奥运会,冯教练带着他在龙潭湖公园适应比赛时的露天环境。一天两堂水上课,平均每天1万5千米左右的强度,却换来无缘决赛的成绩。

之后有人问到他的业余爱好,欧阳鲲鹏回答平时会玩玩网络游戏。于是,一篇篇“揭秘”欧阳鲲鹏比赛失利的报道“新鲜出炉”。面对各种猜测,欧阳鲲鹏倍感压力,他不知道如何与别人讲述心底的烦恼。

在电话里,父母听到的永远是来自儿子的好消息;随着弟子的长大,冯教练有点摸不透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回忆过去时,他像是一个手足无措的小孩,“三四年前的事情了,都忘了吧。”真正的酸楚,不是无法说出,而是没有说出的欲望。渐渐地,他的话更少了。

欧阳鲲鹏谈到了自己对长途飞行的恐惧.“每次飞超过3个小时,就觉得很不舒服”;他倒时差的能力也不是很好,疲劳的身体状况对比赛产生不利影响。不过,他说只有一个晚上是彻底失眠的,那就是雅典奥运半决赛时的前一天。

同屋的队友已经早早睡下。预赛成绩第10名的欧阳鲲鹏从下午开始便烦躁起来。晚上,为了舒缓情绪,他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听听音乐。尽管戴上了耳机,穿过薄薄的海绵仍能敏锐地捕捉到室友的鼾声。他索性把被子拉过头顶,躲在被窝里开始与黑夜的漫长抗争。

失眠的那个晚上,欧阳鲲鹏想了很多。想到小时候家人从《逍遥游》中获得灵感,将名字从“欧阳欢”改成“欧阳鲲鹏”时寄予的美好祝愿想到他唯一一次落泪是12岁时坐火车离开父母想到那个与他相差三个月出生的冯教练的女儿,当师徒俩2003年备战奥运会时,她全年只见过父亲三天想发条短信问问当年因为赌气一直没有联系的好哥们,不知道他的号码变了吗,……当然,想得最多的还是比赛时的规定动作,出现意外时的补救措施。想到最后,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睡!赶紧睡!”

身体已经变得沉重,思维也开始混沌。但就是睡不着!睡不着!

结局自然不难预料。欧阳鲲鹏仅以55秒28排位第11,无缘决赛。

“神经能量消耗大,游动时水划空、频率过快。”这是冯教练对弟子当时表现的总结,但冯教练更明白失败的深层原因是他的压力太大。争强好强、爱面子,甚至对自己太过苛刻的性格,把欧阳鲲鹏逼到了极限。

当年在训练仰泳不到半年的时间,欧阳鲲鹏就取得全国少年组第四名。那时,冯教练第一次领略到他不服输的性格。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2001年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欧阳鲲鹏代表江西队赢得100米仰泳冠军半年之后,同样因为压力,他曾经递交过退役报告。19岁的他年少轻狂,自信满满,觉得是该对14年的游泳生涯说声“再见”的时候了,“那时年纪还小,觉得现在去做其他事情还有成功的可能,再晚就来不及了。”他打算先在江西师范大学完成学业,然后闯出一番事业来,“干什么都行,除了游泳。”

听到这个消息,冯教练很是理解。既明白 孩子长大了,懂得去考虑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又明白这不过是他的一时冲动,因为他是离不开游泳的。于是,冯教练静观其变,等待这个懵懂的孩子自己做决定。

那一次又是“好强”的性格占了上风。当时再过一两个月就是亚运会测试赛了“如果我没能通过比赛,那时再退役也不迟啊。”欧阳鲲鹏这样盘算着,开始了一个月左右的赛前训练。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在第二次队内测试中,游出了55秒11的好成绩,顺利获得亚运会参赛资格,尽管成绩仍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正是展翅遨游时

拿起。放下——面对压力,如何化解?不仅是对运动员,对其他人都是一辈子的学问。

从前的挫折和磨难,随着年龄的成长加速了欧阳鲲鹏的成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和吴鹏都有希望为中国男子游泳争取奖牌,这也是我的责任。”

13岁时,欧阳鲲鹏作为国家队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成员来到北京。那时的他觉得身边到处都是大哥哥大姐姐.既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抬头看他们,还经常帮着打开水。打饭。而现在,听到小队员管自己叫“欧阳哥”,经历了四任国家队总教练更迭的欧阳鲲鹏也自诩为“老人”了。不过,身兼“团支部书记”的欧阳鲲鹏,还是和从前一样为队里四处张罗着,不时举办一些联谊活动,力所能及地解决小队员们的生活难题。

去年年底上任的国家队游泳总教练张亚东也感受到了欧阳鲲鹏的变化,“交流业务时,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夸夸其谈,但是每句都说到点子上。”

心态的变化在比赛成绩上也逐渐显露出来。

去年的南京十运会上,欧阳鲲鹏以54秒09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仰泳冠军,并打破该项目亚洲纪录;随后的男子200米仰泳决赛游出了1分57秒91的成绩,打破了由日本名将森田智己保持的亚洲纪录第四届东亚运动会上,上演“帽子戏法”夺得50米、100米、200米仰泳冠军。

今年的上海短池世锦赛上,虽然欧阳鲲鹏遗憾地与奖牌擦肩,但他为中国男子仰泳实现了多个突破:100米仰泳,他获得第六,创造了中国男子仰泳选手在国际大赛中的最好成绩;在50米仰泳决赛中,他仅仅以0.02秒的劣势不敌铜牌得主,但是他24秒03的成绩已经刷新了亚洲纪录和全国纪录。

与通常运动员将金牌当作奋斗目标不一样,欧阳鲲鹏的愿望不过是“100米仰泳能进54秒,在2008奥运会上就能进前三”。这里没有不切实际的狂妄,有的只是练达世事后的清醒。展望中国男子游泳史,在三大赛中上的最好成绩是蒋丞稷当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的第四名。

结束采访时,欧阳鲲鹏告诉笔者,虽然队友们会开玩笑地叫他“小虫”、“昆虫”、“鱼鸟”,但凡是采访过他的媒体朋友都称赞这个名字,“因为很好起标题”。没错,无论是鱼儿还是飞鸟,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欧阳鲲鹏犹如南徙的鹏鸟,经受了“水击三千里”的煎熬,“绝云气,负青天”,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里,正展翅尽情地自由翱翔……

责编/柏强

上一篇:记事本等 第7期 下一篇:冰雪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