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人文教育的渗透

时间:2022-04-19 12:27:57

信息技术课堂人文教育的渗透

一、建构课程资源,蕴含人文教育

要想完精神的教学目标,必须在课前精心预设教学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1.仔细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及教材知识点背后的故事。梳理这些故事,精心预设课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介绍“信息技术”概念时,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现代社会才有信息技术。为此,笔者给学生播放人类历史上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视频,学生从中感悟到信息技术改变了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史简直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讲解“CPU”时,将中国的“龙芯”CPU相关资料推荐给学生阅读,还组织学生讨论“龙芯诞生的意义”“为什么目前市场上采用龙芯的产品很少”。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发展高新技术如果不想受制于人,就必须努力发明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这样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开展主题或专题形式的教学活动。设计活动既要迎合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也要面向生活,关注实践探究,增加学生过程性体验。讲述“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时,让学生以本地的特色旅游项目设计一日游活动方案。学生通过反复查找信息,掌握了“关键字”的选取,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感受了家乡的美。在教学“健康上网”时,组织学生对百度贴吧里“爆照”“辱骂、攻击他人”的贴子展开讨论、交流,使得学生明白保护好个人及他人隐私的重要性,也明白网络上的不文明行为一样能对人造成伤害,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同样要遵守道德与法律的约束。

二、创设合作探究的和谐课堂,渗透人文教育

信息技术课堂特别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精心设计的活动要求布置给学生,利用合适的学习支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知识,与小组内同学探究合作。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协调,学会交流,相互信赖,充分发挥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营造创新、民主的气氛以及和谐的人际环境,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平等、真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为此,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导,不仅要有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也要有良好的人文修养。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这种宽容的交往氛围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探索新领域的权利,都有自由发表新见解的权利,都能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支持和鼓励,从而获得大胆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在和谐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提升,在富含人文情怀的学习活动中也感悟到了人文之美。例如,在教学“制作PPT作品”时,让学生以青春为主题,围绕班级、同学、老师,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展示学生的青春风采。小组内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素材,有的负责筛选PPT模板,有的为加工素材出力,有的精心设计自定义动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致高昂,感受到挥洒汗水的艰辛,也享受到获取成功的快乐,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还有利于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运用教学机智,捕获人文教育时机

做智慧型教师,拥有教学机智,是每个教师奋斗的目标。教师除了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汲取各种知识,增加文化底蕴。要注重收集关于教学机智的案例,对自身课堂中教学机智的应用及时记录并反思总结。面对教学突况,要沉着冷静,找准切入点,因势利导,从中捕获人文教育时机。由被动转为主动,抓住教育良机,课堂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次课上一名学生在翻箱倒柜地找练习册,笔者看到他的书柜乱极了,废纸片、卷曲的试卷、零食袋、书本、衣服等都混到一起,于是对他说:“你的学习生活状态可不能像这书柜一样哦!”他觉得不好意思,就赶忙收拾起来。当笔者再看到他的书柜时,干净整洁了许多,又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以后的学习生活状态就跟现在的书柜一样!”他笑了,似乎悟到了某些东西。

四、完善信息技术教育评价,导引人文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不能光看学生的卷面成绩,而是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可以对学习过程中的书面练习、作品制作、课堂辩论、调查研究等进行考评。除了智力因素评价外,还可以对探索的积极性、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协同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信息技术教育评价需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变一次评价为多次评价。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作品时,从前期作品的立意、选材,制作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态度、与他人的合作情况,最终完成的作品等都进行评价。教师要观察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及时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不仅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方式,还要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这样立体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充分交流体验,获得较真实的自我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作者:耿庆成 单位:江苏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上一篇:人文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的结合 下一篇:新时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