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时间:2022-04-18 05:15:53

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摘要: 就施工企业对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的要求进行了调研分析,确立了高职院校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并提出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为: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最后介绍了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for the personnel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was mad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was set, and realization approaches of training objectives were proposed: to prepar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build curriculum system, build teaching staff and training conditions; Finally,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was introduced.

关键词: 国际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高职院校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talent;training objectives;training program;vocational 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217-02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走出去”的战略下,一大批国际工程承包(施工)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铁路、公路、地铁、房建等项目的工程承包业务。近几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承包商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份额稳步提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市场已经遍及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迅速发展,施工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问题日益突出,它们急需更多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加入到这队伍中去。

面对施工企业对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抓住历史机遇,决定以国家级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开设“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专业”试点班(以下简称“国际工程试点班”),培养高职类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

1 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到中国铁建集团总公司、中国土木、中铁十八局和十五局等有海外建设项目的企业集团深入调研。企业普遍认为,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应区别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有特色、上手快”的“一专多能”一线施工技术人员。企业对高职所培养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能够坚持在施工一线工作。近几年在国家“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施工企业大步走向国际工程市场。2009年仅中国铁建集团承揽海外工程项目72项,海外新签合同额达人民币597.155亿元,同比增长41.6%;待完成合同额1204亿元,同比增长45.4%;海外工程承包实现收入达223亿元,同比增长29.7%。国际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是一线技术人员需求量比重大,所以随着承揽项目的增多,施工企业严重缺乏现场工程师(Site Engineer)、试验工程师(Testing Engineer)和测量工程师(Survey Engineer)等一线技术人员。

二是要“一专多能”。所谓“一专”是要求国际工程技术人员要精通本职岗位技能,如测量工程师要掌握测量原理、测量方案的编制、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数据处理等专业知识。而“多能”是指技术人员除了精通本职岗位技能外,还应了解其他岗位技能,以便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同事完成工作任务;如测量工程师不要求能够掌握工程试验仪器操作和试验数据处理等知识,但能在试验工程师的指导下做一些试验的辅助工作,如取试样等。

三是要有专业外语的听、说能力。目前,从事国际工程施工高技能人人才状况令人堪忧,要么懂技术不会外语、要么会外语不懂技术。而国际工程急需的“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懂商务”的“四懂”国际化施工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根本不能满足施工企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上述要求,校企共同制定了高职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国际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工作岗位,培养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进行土木施工设计、试验、技术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和方法;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国际标准、运用国际语言交流、具有国际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

2 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确立了高职院校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后,培养目标应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2.1 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学制为三年。培养方案强调“做中学”,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国际工程施工专项能力。各年级段实践教学的侧重点为:

一年级侧重加强基础英语、口语训练,学习国际工程商务礼仪常识等,使学生具有国际工程视野,熟悉国际规则、惯例和多元文化,具有国际化理解能力与跨文化适应能力;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二年级侧重加强专业英语学习,强化口语训练;选择优秀学生到国际工程施工现场参观,使学生亲身体验国际工程施工项目。开设专业课程,培养学国际工程施工专项能力。三年级加强专业口语训练;参与国际工程的管理与项目施工,加强国际工程实训,到国际工程施工项目上,实战工程管理、施工口语等技能。外籍教师、专任教师、工地现场技术人员和专职英语教师共同指导。

2.2 构建课程体系 在原有的高职高专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培养目标,补充一些新课程,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国际社会政治与文化》,介绍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宗教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增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多元文化,能够在国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与外方人员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避免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的冲突。

开设《英语社交口语》《土木工程施工口语》等课程。使学生熟悉国际商务礼仪,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应用国际语言与外方人员交流。增设国际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如《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估价》等,使学生懂得国际工程的商务运作流程、具有国际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

在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开展双语教学,教学内容中引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施工、设计等技术规范,并引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使学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专业词汇,熟悉国际工程技术标准。

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坚持“一专多能”的原则。即,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将本班学员的培养目标细分为工程试验、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投标报价等专业方向。学员在选定专业方向后,按要求学习该专业指定的专业英语词汇和口语,不选择该方向的学生,要求掌握相应知识,但对相应的专业英语词汇和口语不做要求。见表1。

2.3 建立双语教学机制,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培养合格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外语是关键,更需要提升教师的国际工程教育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牢牢掌握,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英语的教学与应用。除了开设《英语》和《英语社交口语》等基础英语课程外,对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应配备双语教材,要求授课实施双语教学,所有试验实训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都要求用英语,逐步建立和实施双语教学机制。双语教学的实施,对专业课程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院通过到海外施工一线挂职锻炼、出国进修、讲授双语课程、编写教材、聘请施工一线的专家教授讲学、参加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的国际工程教育能力,培育起一支强有力的专业课程师资队伍,以满足教学要求。

而对外语口语教学,则大力引进外籍教师,实现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由专门的外籍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口语和国际工程施工口语的教学。

2.4 实训条件建设 施工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要掌握大量的过程性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掌握与学习需要建设完备的实训条件,让学生真正处于国际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环境之中。

实训条件包括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训条件。在校内,对原有的生产性实训车间进行改进,将国外施工技术规范、试验检测规程等引入到实训车间,在实训过程中,使用英语编制实训计划和要求,用英语进行记录实训过程,编写实训报告,全过程使用英语,完全按照国外规范进行模拟实训。在校外,与中国土木工程总公司、中铁十八局和中机建设集团公司等国际工程施工企业合作,在国内外建设工地设立顶岗实习基地。在顶岗实习阶段,将学生们安排到国外的施工岗位上,直接参与国际工程建设在岗位运用专业知识,锻炼国际工程施工技能,实现零距离就业。

3 实践效果

按照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国际工程试点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3.1 通过新专业的开设,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就业期望和学习动力 学生们认真学习国外施工技术规范、试验规程等专业知识,奋力学习基础英语口语和施工英语口语,并取得良好效果。试点班毕业的学生已经完全能够识读国际工程施工图纸、技术规程规范和施工合同,能够运用专业技术词汇与国外同行进行施工技术、施工安全、质量检查等口语交流。

3.2 国际工程试点班毕业生实现了全部就业 国际工程试点班毕业生60%被用人单位留在了各个集团公司的国际工程处等海外施工单位。由于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有过硬的国际工程专项技能,已经有8名学生被施工单位派遣到国外施工现场,他们“一专多能”,吃苦耐劳,并良好的专业英语技能,在施工现场很快成长为一线施工技术骨干,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3.3 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我院国际工程试点班是在国家建设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大背景下的逐步实施的。国际工程施工技术专业试点班的开设,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门路,解决了国际工程施工企业缺乏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教育教学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闫久春等.国际化焊接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J].焊接,2009,(2).

[2]刘伟.示范性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树立及策略[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张华英.人才国际化与国际化人才培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上一篇: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优化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聚类分析的装备大修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