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网络视界,触摸品德课堂的德育学习

时间:2022-04-18 01:30:03

走进网络视界,触摸品德课堂的德育学习

网络环境的交互性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走进网络视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进行品德教学与育人培养,既丰富了课程内涵,又为有效实施课程保驾护航。执教小学品德与生活二下《我与小动物》一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次有趣而有效的尝试。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从顺应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从有利于创造学生体验和经历的条件出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认识、体验和践行,将德育教育转向德育学习。

网络环境品德教学课程整合自主学习目前,网络环境的交互性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这像是打开了品德教学的又一扇窗。走进网络视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进行品德教学与育人培养,丰富了课程内涵,为有效实施课程保驾护航。执教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与小动物》一课,就是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次有趣而有效的尝试。

从本课在全册的位置来看,《我与小动物》这个主题的设计,意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感兴趣。部分学生有过养小动物的经历,但学生年纪小,虽然很喜欢小动物,但对动物知识了解甚少。所以在教学中,我认为需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已有的生活知识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环境。

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目标,我选择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并配备智能手机、电子白板和笔记本电脑等。反思回顾本课教学,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程整合点穿插其中,有助于改变目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语文化、教材处理简单化、教学结构单一化的倾向。网络环境为本堂品德课主要带来了四大方面的提升。

一、媒体运用更灵活,技术支撑更多元

学生由于年龄、心理及知识结构的特点,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只是浅层次的。与教学任务要求的道德认知是有一定认知差的。品德课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如何对学生的道德认知进行补差。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支持,使教师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书匠”变成手持鼠标的教学过程设计师。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智能模拟教学过程的功能,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自主学习、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

如第一环节“走进动物朋友”,利用ppt插入播放flas功能,“听辨识动物”,Flash以动态摩天轮出现,摆脱了传统做法缺乏互动性的缺点,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性。第三环节“如何与小动物交朋友”,教师借助智能手机及时捕捉学生和小动物们亲密接触时的原生态信息,并通过无线连接同步电脑。智能媒体让儿童即时感受来自自身的真实生活,有利于激发他们“和动物交朋友”的需求,从而内化为道德品质。

二、学生选择更自主,儿童主体更突显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品德课堂是追求儿童主体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两方面优势:其一,通过利用媒体资源,为学生建立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掌握运用知识,体现传统教学少有的平等和协作性。其二,让学生自主操作计算机,对于不理解的,点击小型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活跃了学生思想,优化了集体学习环境,并使学生把客观要求与主观希望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产生良好道德行为的愿望。

比如,第二环节“了解动物知识”,课前教师给自主学习建立了小型资源库。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在课堂有限的时空里选择一种动物进行研究,制作“动物名片”。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媒体与学生的及时交互性,更利于课后延伸性学习。学生的道德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建构起来了。

三、课堂体验更递进,学生经历更丰富

品德教育是追求亲身体验与经历的综合性学科。我们常常在教学设计时用一句“说教千遍,不如亲历一次”来不断提醒自己。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是重视课堂体验的,体验更是层层递进的。在网络环境下我们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有利于创造学生体验和经历的条件出发,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生活的知识或热点。

如利用白板播放动画,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教师抱出真正的小动物,在零距离接触中以学生之体验教育学生。最后以班级为单位集体领养小动物,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认识、体验和践行,将德育教育转向德育学习。

四、辩证设计更有效,品德教育更无痕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丰富,但我们也永远不要忽视书本――这个平面媒体的存在价值。所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品德教学,第一,应辩证地进行活动设计,该用网络媒体的时候用足,不该用的时候舍弃。第二,应根据学生的反馈通过二稿甚至三稿的增删调补来优化活动设计,使设计更有效,使德育更无痕。

第四版块“如何爱护小动物”的环节,在一稿中,我们是以媒体播放成龙一则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来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这样的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导行的意义不大。于是,我们调整成交流具有常州特色的“淹城野生动物园”,最后根据学生交流小结:“保护野生动物,从身边做起”的主题。这些点点滴滴的优化和调整,让我们渐渐懂得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应该辩证地用好网络环境和信息媒体。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环境下,进行本课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之后,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品德整合的特点主要有如下三点:

1.利用音乐和动画等功能,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在活动中养成品德,充分体现了品德课程三大特性――生活、开放、活动。

2.利用教师为学生搭建的可选择的自主学习菜单、小型资源库,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如实反映和汇总学生思考过程,有效提升获得信息的含量,互动生成――有效、多样。

3.利用智能媒体与电脑同步,及时捕捉学生课堂中生成的原生态教学信息,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言行得到及时反馈――省时、真实。

参考文献:

\[1\]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品德.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4.

\[2\]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品德与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3\]中小学德育.2013.

上一篇:提高中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下一篇: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医学教学中发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