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

时间:2022-04-18 01:26:22

谈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指向教学效果。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做到更加有效,应该引起语文老师们的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指向教学效果。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做到更加有效,应该引起语文老师们的反思。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想有计划、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甚至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学知识,又哪会有科学的系统性?所谓“文学性”,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仅从理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构思、技巧,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久而久之,势必使语文教学陷入枯燥、机械的境地,使学生对语文课文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热情。

一、语文教学中,忽视课文的整体性和文学性的教法的误区

1、忽视阅读

且不说汉语有很强的音乐美,单就理解文意来说,语文教学中阅读就非常必要。有的教师总以为读书耽误时间,或者怕引起学生的厌读情绪,不如讲解来得快,所以对课文思路的整理总是以教师讲解为主。阅读教学也列成题目形式,只有“分析”,没有“阅读”。致使学生在考场上遇到课本外的“阅读材料”、便觉得无从下笔了。究其原因,还是阅读太少了。

2、题海战术

不可否认,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一时半会还不可能完全抹去应试教育的影子。比如许多应试有方的教师,题目内容系列化,教学内容题目化,答案要点规范化。化为经验之谈。这种“题海战术”式的语文教学、应付眼前的考试或许会有短暂的效益,但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课文的整体艺术美。从长远角度来看,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以上几种教学法,使语文教学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课文的整体思路,文学艺术模糊不清,更无兴趣可谈,纵然再多记几个词语、多做几道题,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又能有什么帮助呢?徒增负担而已。

3、孤立课文

《新课程标准》所编选的基本篇目,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每一册,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目标都只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教师应该统一整个教材体系,明确本册、本课在母系统中的地位与具体目标,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但有些教师却未能做到这一点。教某篇课文,只钻研这一篇课文,把课文孤立起来,岂不成了大海中的一叶浮舟?其目标准确率能有多高、可想而知。

二、针对语文教学忽视整体性和文学性的误区,结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固然是笨办法,但说明读书对理解的重要作用,语文课本上所选的美文,都有很强的可读性,教师要充分运用阅读教学,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为了防止学生重复阅读的厌烦性盲目性,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可以采用富有魅力的范读、朗读技巧的指导,阅读与分析有机结合等多种方式方法。比如教朱自清的《春》一文,可通过配乐范读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春景中,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品的自然美,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如何停顿之外,还在语调和语气上加以指导。如“春风图”的描写,“母亲的手”和“抚摩”两处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煦而舒坦。“清脆”“宛转”“应和”“嘹亮”读音重,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学生自己在掌握朗读技巧以后,有表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男女轮读,既能避免学生产生厌读情绪,更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2、理清思路的条理性

每一篇课文,作者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抓住了这条思路,学生就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识。拿《藤野先生》来说吧,题目写“藤野先生”,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在东京的所见所闻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明白写对东京的失望情绪,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是作者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其中蕴涵着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的感情也与全国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弄清了作者的思路之后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作者构思的巧妙,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做到高屋建瓴,这为学生进一步深刻理(清)解文意,也打下基础。

3、把握目标的系统性

从系统角度来说,任何子系统的功能融汇于母系统之中。所以正确把握每篇课文的具体目标,都与本册、本套教材的整体目标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教师熟悉大纲,统览教材体系。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并有计划的逐步实现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首要一环。

上一篇:如何做一个好班主任 下一篇: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