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方保护主义与包庇

时间:2022-04-18 04:55:50

浅议地方保护主义与包庇

环境保护最一般的理解,如《辞海》中所言,保护自然环境,防止其受到破坏和污染,使之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在产生环境污染后,做好综合治理。

为了避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在事先进行普遍的环境教育,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但教育不是万能的,还必须同时制订《环境保护法》,谁违犯了法律就要收到应有的惩罚。教育与法治双管齐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有法不依,违法不纠,一切都流于形式。

《记者观察》2007年3月(社会关注)中《从治污决心看官员执政》一文这样表述:“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位领导说,一些地方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污染反弹屡禁不止。问题看似在企业,其实根子在政府。地方保护是根源,环境监管不到位是关键。整治企业违法排污,首先要纠正政府及有关部门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不正之风。”这里点出了“其实根子在政府,地方保护是根源”。但这是地方保护,还是地方包庇?还是其他原因,则有待进一步说明。

该期《记者观察》第11页在“体系实施要影响官员升降”小标题以下内容中说:“大量的数据表明,一件件的污染事件,都真实地烙着地方政府包庇的烙印。他们往往打着以地方百姓利益为重的旗号,实际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典型特征。污染严重的地方往往也是最严重的地方”。这里真正点出了问题的要害所在。对犯有掩护犯罪分子罪行,事前通谋的,应以共同犯罪论处。企业有责,地方政府也有责,若明知不管的,若明知不仅不管还包庇的,就更应该是企业与地方政府同罪同罚。只有采取这样的源头治理,才能收到整治的理想效果。

也许有人这样想,“家丑不可外扬”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文化心态,加之普遍存在且社会认同的荣誉观、业绩观,致使不少企业老板和地方官员在面对环境突发事故时,往往习惯把大事说小,小事说无,往往对环境事故的后果估计不足,从而导致诸如“跨界污染”等更加不可控制的后果。而且,在中央政令上传下达和具体落实过程中,有些地方在发展的压力下,更重视经济的扩张,而环保等公共服务领域则处于从属地位。

以上这些情况说明环境保护得不到重视,污染反弹屡禁不止,其关键所在还有监管要切实到位,于是可见,成立若干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还要给予这些中心名副其实的执法资格极其法律地位,使这些中心在充分调查研究、完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拿起法律的尺子,更准确地“逼迫”地方政府与企业依法行政和依法经营。

还有人主张应该大幅度提高环保部门对违法企业的罚款额度,以对污染企业起到震慑作用。但我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得对包庇违法企业的地方政府处以应得的包庇犯的罪责,不能以什么地方保护主义作托词而不了了之。应该说“保护”与“包庇”是有原则区别的,它们二者所保护与包庇的对象,也是有原则区别的。“保护”应该使保护好人好事,而对坏人坏事加以地方保护,这十足就是包庇了。

当然,破坏和污染环境使世界性的,“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索取打打超出了其承受能力,以致自然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严重失衡。现在人们已意识到,人对生态的需求是与吃饭穿衣同样重要的需求,生态生产是与工农业生产一样重要的基本生产活动之一,生态生产力的概念由此而生。”(见该期《记者观察》第13页)。总理在十届五次人大代表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我们有责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其他国家同样有责治理环境,保护环境。例如,美国的环境保护署下设10个大区直属分局(通称大区办公室),负责区域内各州环保审批和监督联邦政府所管辖的项目,以加强对地方环境保护的管理。具有很高的法律地位,都是名副其实的执法机关。

以上虽在强调法治,但并不放弃环境教育。笔者参加编写的两册《环境教育》课本,经领导审批,已于今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供七年级和八年级(即初中一、二年级)讲授使用。教育是基础,执法是保证,二者缺一不可,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境地。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地学专家)

上一篇:看海关副科长飞车撞死六人如何定罪? 下一篇:中国水污染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