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的社会责任

时间:2022-06-14 10:25:09

浅议企业的社会责任

[摘要] 近几年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伴随着资源的日益紧张、环境的不断恶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人本管理的思潮,社会要求企业承担更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有鉴于此,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和现代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现代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现代企业企业社会责任现实依据政策建议 和谐经营

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是否健康经营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整体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重视,特别是近些年来一系列著名公司的各种丑闻,如安然和安达信的财务问题、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宝洁SK-Ⅱ化妆品被查出含有违禁的重金属成分等等的曝光,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对上述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从而说明现代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谐经营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理论回顾

一直以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纯经济观点和社会经济观点。纯经济观认为,管理者的惟一责任就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他认为,当今的大多数公司经理都是职业管理者,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的利益,增加企业利润。在他看来,当管理者自行决定将公司资源用于“社会利益”时,则要么损害股东利益,要么损害员工利益或者损害顾客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导致“企业利益”的损失。除此之外,弗里德曼还认为,职业管理者往往缺乏处理社会问题的技能,因此,他们最好专注于企业的经济问题,至于“社会应该怎样”应该由选举出来的政治代表决定。

社会经济观认为,管理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且还要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其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联结,它通过各种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来规范其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并将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在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进行非均衡地、分散、对称分布,进而为其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有效地创造财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指出企业的目标不仅只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还要为债权人、员工、经营者、供应商、顾客、所在地的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社会契约理论指出企业不仅有义务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而且还要承担更加广泛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以唐纳森(Donaldson)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企业功能的基础在于社会契约,企业作为特定社会中的一员,被赋予了存在和经营的权利,因而也理应有义务对社会负责,即在任何环境下企业都应该自觉主动地适应社会预期的变化,承担其负有的社会责任。

由于研究分析所选择的时间框架不同,纯经济观和社会经济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差别。笔者认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部生存的压力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迫使企业必须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就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过程中,必须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同时还要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对股东利益负责、善意对待员工、满足消费者需求、搞好社区关系、服从政府管理、保护自然环境,以及积极慈善捐助、热心公益事业和保护弱势群体等等,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和依据

1.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状况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公有制领域中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某些企业在经营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问题相当严重。总体说来,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惟利是图,散布虚假信息,制假售假,欺骗和坑害消费者。第二,严重漠视和侵犯员工的合法利益,压榨职工收入,拖欠员工工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时有发生。第三,资源浪费严重,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往往将企业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第四,缺乏诚信经营意识,行贿受贿,偷税漏税,欺诈蒙骗,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第五,缺乏社会公民意识,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没有尽到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应有的责任,对社会公益事业不闻不问等等。由此可见,中国相当多的企业发展正处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历史阶段,摆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实现持续稳定地发展成为中国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2.国内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依据

企业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是我国企业全球化和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具体表现在:

第一,企业社会责任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问题,如:能源与原材料短缺、资源浪费巨大、环境污染加重、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突出,以及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等等,党和国家从大局出发,审时度势,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此,我国企业必须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和谐经营,走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决不重蹈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覆辙,在积极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企业社会责任是现代世界发展的潮流。1997年美国经济优先权委员会现改名为“社会责任国际”(SAI)咨询委员会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SA8000标准是以《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等13个国际公约为依据起草形成的,出台以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著名的《财富》和《福布斯》杂志把社会责任列为大企业集团排名的记分标准之一。近年来,SA8000标准成为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又一个非关税壁垒,变相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当然,也必须看到SA8000标准在滥用童工、劳动报酬、安全卫生、工作时间等方面对企业提出的劳动保障、人权保障和管理系统的要求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的角度,我国企业都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取得SA8000标准的认证。它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进入跨国公司供应链或产业链,以及产品出口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的“通行证”。

第三,企业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我国企业现有的国际竞争优势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低成本的价格优势,而这种优势主要是通过低廉的人力资本获得的,具体的表现就是支付较低的工资、延长劳动时间,以及提供较差的工作环境等等。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企业要主动出击,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而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责任竞争力。责任竞争力的实质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专业优势的融合,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获得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也展示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四,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危机管理的根本问题。前文中提到最近一些甚至是著名的大公司纷纷出事,究竟是何原因呢?如何有效防范和管理企业的经营危机呢?首先,笔者认为很多企业缺乏诚信意识,提供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是造成企业危机的根本原因。其次,妥善解决危机并重塑企业形象,不仅需要良好的危机管理能力,更要求管理者诚信的经营意识和负责任的行动。例如,在2004 年11 月“巨能钙双氧水”事件中,巨能公司面对危机,迅速采取了公关措施,包括举办新闻会、主动与媒体沟通、公司高层频频在媒体中露面等等,从危机管理的流程上看,巨能公司做到了反应迅速,举措有条不紊。可是,巨能公司在整个危机中却忘记了最根本的――企业社会责任。一系列无社会责任行为:状告媒体、强词辩解、谴责竞争对手、回避问题等等,激起了媒体和消费者的不满,导致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最终损失惨重并永远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因此,承担责任才是企业规避危机、化解危机并成功修复危机最简单、最有效和最完美的方法。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政策建议

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全面的责任体系,在实践中既要积极引导,更要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求政府和企业有效配合、共同努力。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对策: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不能寄希望于企业家的良心发现,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制化的进程。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加大对企业执法状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对违法违规经营的企业给予严厉惩处,从制度上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实现。

第二,加强舆论监督,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必须看到,在法制建设还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的今天,广大新闻媒体大量的舆论监督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正是因为媒体对近年来一些企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频频曝光,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普遍重视。媒体的舆论监督不仅规范了许多问题企业的经营行为,同时也教育了其他企业应当具有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舆论压力,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应负的社会责任。

第三,企业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的演变历史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开始,先后经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发展到现在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阶段。在现代企业经营中,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要树立起“人本管理”的重要理念,从战略的高度把企业社会责任变成企业的社会使命,加强企业的文化管理,形成企业的责任竞争力。

第四,企业要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变成企业各级人员的行动准则,并规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加强监督管理。从本质上说,企业的行为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企业所有人员的共同行为。因此,要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落到实处,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企业的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等等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就是在企业各级人员的工作标准中加入相应的社会责任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严格监督执行,使社会责任意识在所有企业人员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最后,更有意义的是企业自身要进行积极有效的社会创新。也就是说,企业把一项社会问题转化成新型的有利可图的发展机会,使企业在解决社会问题,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获得重大的经济效益。例如,著名的IBM公司在大萧条时期是一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小公司,但它针对当时美国社会因衰退引起普遍的恐惧、不安全感和尊严的丧失等社会问题,勇敢地向职工提供社会保障,并付给他们固定的薪水而不是计时工资,这一创举不仅解决了相应的社会问题,而且也为公司网罗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人才保证。由此可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非是让企业一味付出责任成本,而不考虑责任收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才是企业现实选择的最佳途径。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打造高校体育明星 培育高校竞技体育市场 下一篇:论延安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