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时间:2022-04-17 11:16:19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氛围,要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包括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当中的困难、为学生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物理实验的操作等。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出发,就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展开阐述。

初中物理 有效教学 教学氛围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一线物理老师关注的热门话题。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让中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和知识探究,以掌握各种比较实用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还能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在素质教育前提下,我们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物理知识,同时还有学习物理的方法。改革创新初中物理传统课堂,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结构,这些都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开展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前提

从传统教学来看,我们要实行素质教育貌似是一个矛盾体,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要把涉及考试的知识都交给学生,而素质教育又要求要通过物理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进行教学。其实这是对素质教育理解有所偏差造成的。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务必要摆正自己的教学位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确,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在知识的传授上,传统课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教师的“教”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所以在启发学生学习这方面,素质教育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今后教学的重点也应当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比如在学生用伏安法来测电阻的阻值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启发学生,如果把电流表拿去并同时放上带有一定阻值的电阻R以及几根导线,是否还能测得导体的电阻值呢?如果把伏特表拿掉呢?通过这种指导学习,我们要教会学生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切实地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将教育改革创新的思想方法渗透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去。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富有动态,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地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的更容易理解物理学中的抽象知识。所以,要在40分钟内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教学势在必行。多媒体教学融合了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图像、声音等元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刺激学生的大脑,加强教学信息传播的力度。要多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比如让学生多进行观察、能独立思考的就让他们独立思考、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知识总结、能够自我进行动手实验等。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把握教学的密度和节奏,因为多媒体教学的方便性,切换的快速性,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讲课进度,要让学生有张有弛、有静有动、理解深刻等。对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来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或者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这样教师教起来也轻松,学生学起来也更自由。

三、坚持精讲精练,确保学生学以致用

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更多的是遵照素质教育的倡导,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出发,图文并茂,并注重了知识和实用技能的结合,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实践,并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把初中物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准确地传递给学生,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学习的重点,由易入难,由浅入深,调动学生一起突破学习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精练”是教师通过可以筛选的练习中体会知识,掌握知识,能够熟练应用物理技能,发现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加以解决。总之,重点难点需要由我们教师来进行启发和引导,但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来理解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

四、重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而且学生对于物理的相关实验都颇感兴趣。合适到位的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还能记起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创新思维。

1.利用惊奇实验导入新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意向不到或者很少见到的奇特现象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在讲解“大气压”的时候,学生往往比较抽象,在新课改的安排中,我们借助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我们可以开门见山,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现象,那学生就会想什么才是大气压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导入了新的课程。

2.依托生活经验,巧用身边物来设置学习情境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其实都是和物理知识相关的,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走路、骑自行车、早上照镜子等,这些看来很普通的事情,其实都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在物理实验中引入这些日常情境,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运用这些情境和生活经验,我们就可以营造一个比“正规”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为提高物理课题教学效果也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如用矿泉水瓶来研究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用乒乓球从地上弹起探究“能的转化”等,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实验来启发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调动他们的创新意识。

总之,要充分开展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我们就必须花大力气从实际教学出发,通过深研教材,掌握学生的个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只有我们的教学顺应了学生的“学情”,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实践创新,才能处理好教、学、练关系。另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才能全面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上一篇:简析中学生写作训练的方法 下一篇:语文阅读教学兴趣及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