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文化的历史角度探析欧洲音乐的民族性

时间:2022-04-17 08:21:53

从音乐文化的历史角度探析欧洲音乐的民族性

摘要:音乐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中国的民歌,还是欧洲古典音乐,从其发展历史上可以清晰地发现,都具有民族性,体现着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欧洲音乐是人类文化历史的瑰宝,是西方音乐的代表。从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角度来探析欧洲音乐的民族性,可更好地学习欧洲音乐,了解欧洲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使世界各民族在音乐艺术上始终保留着强烈的民族性。因此,探析欧洲音乐的民族性离不开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音乐文化 历史角度 欧洲音乐 民族性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220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成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特别是音乐艺术早已经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代表,可以说,音乐文化早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语言。音乐不但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性,而且更具有民族性的特征。以欧洲音乐为代表的西方音乐,不但被世界人民所接受,而且得到了世界人民的传承与发扬。如何更好地去挖掘欧洲音乐内涵,掌握欧洲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民族性对中西方音乐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与借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欧洲音乐文化历史演绎

欧洲音乐之所以能够引领西方音乐的发展,是与欧洲历史无法分割的。特别是欧洲古典音乐的盛行,出现了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代表的音乐之国,引领了欧洲音乐的蓬勃发展。到十八、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受文化的影响,开始由古典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特别是十九世纪末期欧洲音乐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欧洲一些民族国家的音乐家开始以本国民族语言来创作音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民族感情被赋予了强烈的艺术生命力。这一时期,民族音乐主要以俄罗斯、芬兰、挪威等国音乐为主。如世界著名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就是波兰的女性作曲家芭达捷芙斯卡创作的。当她的这部作品发表后,很快风靡全球,相继以八十余种不同版本发行,乐曲在单纯中显出深刻,亲切、伤感、柔美,抒发了她的祈求和激动。她究竟在祈祷什么呢?你尽可以自由地发挥你的想象去理解、体会。而这以历史时期波兰正在被邻国所蚕食和瓜分,因此作者通过作品抒发了内心的真实感受。

进入到二十世纪后,欧洲音乐发展成为以多元化格局为主的音乐,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音乐发展流派众多。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乐器得到了应用,从而推动了欧洲音乐的发展。

二、从音乐文化的历史角度分析欧洲音乐的民族性

(一)德意志民族风格的欧洲音乐

德意志帝国主要是由德意志人组成的,而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正是建立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因此在音乐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德意志民族音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欧洲音乐占主导地位。被后人称之为“音乐之父”的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巴赫,所创作的欧洲音乐作品正是根植于德意志民族风格之上。巴赫的音乐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正是展现宫廷贵族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第一乐章彰显恢弘气势的宫廷庆典开始的活泼欢快,到第二乐章表现德意志人的善于出现的沉思、忧伤情绪,到最后第三乐章再回到热情欢快,其音乐曲式无论是采用赋格曲还是采用民间舞蹈曲都与日耳曼民族文化紧密相关。

欧洲古典音乐是以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特别是古典音乐终结者和浪漫音乐开拓者于一身的贝多芬,同样是德国作曲家,其创作的音乐作品的文化渊源也与日耳曼民族无法分开的。特别是贝多芬最后创作的音乐作品《第九交响曲》融入了太多的民族情节。作品第一乐章展现了德意志人民在艰苦的斗争,冲破重重险阻,前赴后继去取得胜利;而第二乐章中通过乐曲三声中部主旋律中运用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表现人们胜利后的轻松和谐,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接下来又是表现战斗没有停止,号角还在猛烈地吹响。可见,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取材就是描写德意志民族为争取自由、争取独立的战争场面。因此,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同样是来源于民族发展的历史,具有较为鲜明的民族性。

(二)奥地利民族风格的欧洲音乐

奥地利作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其奥地利民族也同样在音乐艺术上造诣匪浅,是欧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地利作曲家海顿被后人尊称为“交响乐之父”,其音乐作品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其音乐作品饱含着热情、典雅,充满了幸福、祥和的气氛,这与当时奥匈帝国的繁荣有着一定的关系,体现了奥地利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特别是海顿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就是一首典型的器乐小夜曲,是正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而这正是奥地利民族的真实生活写照。

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的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这与德奥民间音乐有一定联系。而且,约翰・施特劳斯的多数作品都是取材于维也纳市民的社会生活。而《塞尔维亚进行曲》是纪念世界第一次大战时塞维尔亚青年英勇战斗的情景,这同样是与民族情结无法分开的,因此奥地利音乐同样是植根于其民族文化上的。

(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欧洲音乐

俄罗斯音乐同样起源于宗教音乐,而经过与民间音乐的不断融合,形成了俄罗斯音乐。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正是欧洲音乐发展到民族乐派的代表之一。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都是以反映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人民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揭示人们内心矛盾为主的。如《悲怆交响曲》描写了人生奋斗与失败、兴奋与绝望,充满了悲伤、追忆的情绪,这也是当时俄罗斯人民的真实写照。因此,作为欧洲音乐的组成部分,俄罗斯音乐同样是民族语言的表现,是俄罗斯人民的文化体现。

十九世纪初,俄罗斯受到欧洲古典音乐的影响,开始在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古典主义音乐,主要以米哈伊尔・格林卡的作品为代表。他的作品在俄罗斯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融入了欧洲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将俄罗斯民族质朴的音乐与专业的欧洲音乐互补,形成了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音乐,使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俄罗斯音乐水平得到了提高,并奠定了俄国民族乐派的坚实基础。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到来,俄罗斯音乐更加具有民族性,并逐步成为了一个代表多民族音乐的音乐集合。

三、以音乐文化历史发展观分析欧洲音乐的民族性

音乐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不断的演进的。音乐从开始记述人类重大事件、歌颂英雄人物、宣扬宗教文化等逐渐形成了一种艺术形式,脱离了人类发展就不可能有音乐的出现。而世界各族人民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如中国有民歌、欧洲有歌剧、美洲有摇滚乐等,这些都与不同的民族生活息息相关,无法分离。前面已经对欧洲音乐的发展史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可以清晰地看出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是与欧洲历史相吻合的,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而且,欧洲音乐代表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风格,是欧洲民族社会活动的真实写照,可见分析和研究欧洲乃至世界音乐的文化发展不能脱离民族性,民族发展的历史能够通过民族音乐来表现出来。正如中国传统音乐都与民族文化有关一样,欧洲音乐同样是欧洲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真实反映其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音乐语言,从音乐文化所代表的民族性可以证明欧洲音乐是欧洲民族文化的共同语言。

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音乐来源于社会生活,有着地域性和民族性,尤其是音乐作品的创作都是依托民族文化,体现了民族文化。因此,音乐文化正是随着民族的兴衰而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欧洲音乐具有民族性,这也是造就以欧洲音乐为主的西方音乐特征的所在。可以说,音乐正是民族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从音乐文化历史的角度上,对欧洲音乐的民族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欧洲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杨久盛.论音乐的民族性――“音乐是世界共同语吗”[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4).

[2]罗时东,章小淮.浪漫主义时期欧洲音乐的文化特质[J].音乐探索,2007(2).

[3]李小兵,彭一敏,傅利民.从宫廷音乐家到自由音乐家――17至19世纪活跃在奥地利的音乐家之社会经济地位变迁阐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1).

[4]朱超,毕敬.“和谐”与音乐之美――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J].学理论,2015(18).

[5]宋歌.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体现的俄罗斯音乐民族性[J].音乐大观,2012(4).

[6]王莹莹.西方音乐何以能“世界化”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4.(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过氧化氢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下一篇:让创新教育充满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