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津安二郎与他的作品

时间:2022-04-17 08:18:29

浅谈小津安二郎与他的作品

[摘要] 2013年是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110年冥诞。在热爱电影艺术者们看来,小津安二郎及其同时代的黑泽明、沟口健二这三位导演的作品几乎代表着日本电影。如果说,黑泽明以武士文化及历史题材的电影著称,沟口健二侧重于表现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尤其社会底层妇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则生动再现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致力于刻画细腻的情感世界。

[关键词] 小津安二郎 创作 电影作品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著作《与刀》中深刻、透彻地研究和分析了日本人的国民性,书中通过对日本人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和分析,分别用和刀这两种事物来比喻日本人性格中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酷爱种植和佩刀的传统日本人,一方面文静祥和崇尚美感,另一方面又似刀剑般的凶猛。如果说黑泽明的电影代表了日本人勇士般刚毅的“刀”,那么同样名垂影史的导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则充分体现出日本人日常生活的“风情”。

1903年,东京浅草出现了日本第一家电影院“电气馆”,同年12月12日小津安二郎出生于东京,家境优越的小津祖上为名门世家,父辈经商谋生,1923年小津进入松竹公司,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起初小津进入松竹公司只是担任摄影助理,工作便是每天扛着摄影机东奔西走,当时的他似乎也乐在其中,并未想到立刻成就一番事业,小津成为导演的过程也很有趣。一天中午,他在电影厂的餐馆点了一份咖哩炒饭,但久等不至。这时,一位导演走进餐厅,同样点了一份咖喱炒饭,而侍者却很快就送了过去。小津投诉侍者,侍者的回答很直接,因为那个人是导演,当然上菜要比你快。很少动怒的小津咽不下这口气,给了侍者一耳光。事情闹到电影公司老板松户四郎那里。听了小津的陈述,松户竟要求他写一个剧本,言外之意是准备把他培养为电影导演。就这样,小津因祸得福,拍摄了处女作《忏悔之刀》,这也是他唯一的古装片。从1927年的处女作《忏悔之刃》到1962年的绝世之作《秋刀鱼之味》,小津一生共创作了54部电影。小津的电影深受美国好莱坞默片的影响,同时也继承了松竹映画的“蒲田”风格,从1931年的《东京合唱》开始,小津的创作开始聚焦经济危机中大学生和工薪阶层的生存艰辛,这部关注现实的作品令他跻身日本一流电影导演之列。影片《生来才遇到》反映现代日本家庭中悲凉与喜剧相互交织的生存处境,可以说是小津电影风格的基本形成。他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独生子》以及战后作品《户田家的兄妹》、《风范长存的父亲》等影片体现了小津对传统家庭伦理和谐秩序消逝的遗憾之感,经历过战争体验的小津在战后的作品中传达了对战争的反思,此后小津的作品更注重洞悉人生。《东京物语》、《晚春》、《彼岸花》、《秋刀鱼之味》等作品或是传统日本家庭结构分崩离析的哀婉之曲,或是人生晚年苍凉处境的寂寞叹息。尽管他的电影曾备受争议,生前的小津并未受到多少国际关注,然而在时间考验中经典沉淀而出,在各个世界电影优秀影片评选中,小津的影片屡屡入选甚至高居榜首。

从题材上来看,小津的电影基本都是具有鲜明传统倾向的家庭故事。在故事里,小津执着地拒绝了这类故事与社会历史事件和其它生活领域的迁延性联系,始终将表现的主要层面局限于家庭范围内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亲情关系和儿时朋友、同学、师生、老友等友情关系中。

1949年的《晚春》讲述了年迈的父亲和早已过了婚龄的女儿生活在一起,女儿不想结婚,只想照顾孤苦的父亲,和他相依为命,父亲觉得自己耽误了女儿的青春,以要续弦为借口使女儿终于离家嫁人。女儿结婚后,家里只留下了并没有打算续弦的父亲。

1953年的《东京物语》讲述一对住在乡下的年迈的夫妇到东京看望各自成家的儿女,在大城市中,孩子们生活的忙碌而辛苦,老人的到来使他们狭小的家庭空间产生了小小的矛盾和冲突,老夫妻只好黯然回乡,在回家的路上老太太由于旅途操劳一病不起,最终病逝,儿女们匆匆回来奔丧,又全都匆匆离去,只留下孤独的老父亲面对窗外寂寞的夏天无奈地摇动着蒲扇。

1934年的默片《浮草物语》和1959年的《浮草》,电影主角喜八领着流浪戏班漂泊到小镇,却碰上连绵下雨天。喜八每天跑去偷会认作侄儿的私生子与其母,他的情人知道了很生气,唆使女艺人私生子。喜八最后解散了穷途末路的戏班,也认回了亲生儿子,但他不敢留在一个叫“家”的地方,继续上路四处漂泊。

1962年的《秋刀鱼之味》讲述了平山有个待嫁的女儿,但他并未上心,直到遇上自己的中学老师,才知老师晚年和女儿一起生活,彼此都不快乐。平山看在眼里,才觉得害怕误了女儿婚期。开始为女张罗婚事,但女儿最后嫁的却不是原来的意中人。婚宴后,平山来到酒馆,这一回,孤独的父亲醉了。

小津犀利而冷静透彻的目光不得不令人惊叹,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小津就预见到了21世纪普遍出现的“家庭解体”现象。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彩云易疏琉璃脆”,无论家人们有过多么幸福温馨的时光,离别都会到来,家庭成员会身不由己地天各一方,生老病死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就是命运。小津的影像让我感觉十分自然简约,这与他静观生活的态度是密不可分的,作品中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强烈的煽情,也没有价值观的判断,更不会有政治立场和商业气味,只有淡淡而平静的叙述,好似一首蜿蜒惆怅的诗。

1963年12月12日,在经历了一个甲子的轮回之后,小津悄然离世,他的墓志铭上只留下一个汉字“无”,然而小津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世界在榻榻米上”的影像,还有影像间的日本现代家庭日常生活的细微琐屑、喜怒哀乐。这,就是我眼中的小津,恬淡、从容、宁静。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浮沉,浅笑安然,这样的人生姿态总能触动世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与刀》 本尼迪克特(Benedict.R.) 光明日报出版 2005/1/12

【2】《日本电影100年》 四方田犬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3】《日本电影的巨匠们》 佐藤忠男 志文出版社 1987

【4】《日本战后电影史》 小莉原隆夫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9/1

【5】《寻找小津:一位映画名匠的生命旅程》 黄文英主编 电影文化协会 2003/12/12

【6】《日本映画惊奇:从大师名匠到法外之徒》 汤祯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2

作者简介

王娇(1991年—),女,汉族,本科,西南大学文学院2010级,戏剧影视文学。

上一篇:葡萄酒搭中餐要打破常规 下一篇:陈英雄“越南三部曲”中的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