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4-17 05:07:03

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失血性休克型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64例为观察组,以往开腹手术的休克型异位妊娠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异位妊娠部位及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均应用腹腔镜手术完成,无中转开腹者,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关键词】腹腔镜;异位妊娠;休克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其中伴失血性休克占15.6%[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急诊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目前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稳定型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但对于异位妊娠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由于其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往往倾向于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治疗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 1月至2010年 1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64例为观察组,22~35岁,平均(27.2+2.1)岁,停经36~63 d,平均42.7 d,平均腹腔内出血量1120 ml。以开腹手术的休克型异位妊娠70例为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28.1+2.3)岁,停经38~65 d,平均43.3 d,平均腹腔内出血量1280 ml。两组的年龄、停经天数、腹腔内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5版[2]。失血量的测定:应用容量法及称重法:①容量法:指将术中吸引器吸出的血液置于有刻度的量杯中计量;②称重法:指术中血染纱布术后称重与术前纱布重量差值,计为术中纱布浸血重量,按血比重公式:血比重1.05 g=血体积1 ml,计算失血量。

1.3 术前准备 入院后即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补液和术中CVP监测;常规准备血液回收器,酌情行自体血回收。常规备血,必要时输血。

1.4 手术方法 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头低足高位,进行严密的心电、血氧监测。

1.4.1 观察组 手术在腹腔镜下进行,经全面探查明确异位妊娠的部位及类型后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保守手术[3]。操作完成后,反复冲洗术野和手术残面,彻底清理腹腔积血及血块,特别要注意子宫直肠陷窝的清理,如无特殊情况,不必放置引流管。

1.4.2 对照组 手术进腹后,如无自体输血禁忌予以自体血回输;术者将手伸入盆腹腔,先找到子宫作为标志,再找到患侧输卵管,分离粘连后将其牵出,并用血管钳夹住增大部分的两侧切断血源,以控制破裂口出血,注意勿夹伤肠管。根据异位妊娠的部位及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操作完成后,充分冲洗盆腔,防止感染和粘连。

1.5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第3天和第7天复查HCG,保留输卵管者术后1月行HSG,术后1月进行妇科检查及盆腔B超复查,了解术后并发症及输卵管通畅情况。

1.6 观察指标 输卵管病变部位及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

1.7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1.5 软件包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异位妊娠部位及手术方式 观察组64例均应用腹腔镜手术完成,无中转开腹,64例均为壶腹妊娠、峡部妊娠,其中行输卵管切除术20例,占31.25%;输卵管保守性手术胚胎清除44例,占68.75%。对照组70例中,壶腹妊娠、峡部妊娠共65例,其中行输卵管切除术24例,占36.92%;输卵管保守性手术胚胎清除41例,占63.08%。宫角妊娠5例,行宫角切除术,占7.14%。

2. 2 两组各项指标的比较

2.2.1 手术时间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3±9)min,对照组为(45±7)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2 术中出血量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 22)ml和(51±18)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2.2.3 术后排气时间 观察组平均为(1.8±0.4)d,对照组平均为(2.6±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4 住院时间 腹腔镜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0±0.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0±0.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术后并发症与随访 观察组未发生与穿刺、气腹有关的并发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切口感染2例,1例术后1年再次宫外孕,术中发现严重盆腔粘连。术后随访观察组腹部伤口柔软,无硬结,盆腔内无明显粘连,无压痛牵扯感;对照组瘢痕较长,质硬,有明显疼痛感。

3 讨论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腹腔镜在妇科的广泛应用,腹腔镜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治疗价值已得到广泛公认[3],已逐渐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理想手段。但对于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者能否采用腹腔镜仍有争议。腹腔镜手术中的气腹可加重患者的心肺负担,伴有休克时,麻醉的风险增加。有学者认为在有效抗休克的同时,腹腔镜治疗低血容量异位妊娠是首选的方法[4]。惠宁等[5]认为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病灶有活动性出血,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我院在手术时采取了头低足高位,以保护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术中严密监测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功能,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本文观察组64例中,有35例内出血在1000 ml以上者全部实行了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因此在有效抗休克的前提下,在具备有经验的腹腔镜医生、合适的麻醉和先进的心电监护措施的前提下,采用腹腔镜治疗是安全和理想的。本文结果表明,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有更清晰的视野,能更好地清除管壁上绒毛组织,进腹快,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探查和止血,无需关腹,切口美观,损伤小,并发症少。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保守性手术输卵管通畅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发热、住院天数、术后排气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因此,作者认为,只要术者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在有效抗休克的同时,进行严密的术中监护,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是安全的,且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参考文献

[1] 杨华光,黄飞,杨英.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对照研究.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10(6):436 437.

[2]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4.

[3] 刘彦.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0.

[4] 欧阳煜宏,孟丽娟,咸永松.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44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3):212.

[5] 惠宁,崔英,刘玉环.异位妊娠腹腔镜204例总结.中国内镜杂志,1999,5(5):23 24.

上一篇:尿微量白蛋白和α1-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筛... 下一篇:金属烤瓷牙修复失败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