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患者烦躁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时间:2022-04-17 03:05:26

神经外科患者烦躁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寻求保护性约束的有效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实施保护性约束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神经外科住院烦躁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中,意识障碍占60.17,带管不适占27.14,颅内压增高占12.69。结论: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要进行全面评估,讲究约束的技巧,加强约束后的护理,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外科 住院患者 烦躁原因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52-01

保护性约束就是用保护带将烦躁患者固定在病床上,限制其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是带有强制性的一种护理行为[1]。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多为外力致头部受伤或脑部疾病致中枢神经受损的病人,,由于神经功能受损,导致病人因精神症状出现认识能力、判断能力下降,思维、情感、行为、感知等方面出现异常,从而产生烦躁不安等。为了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和防止发生意外拔管等危险行为,应对患者采取强制性保护措施。如何评估烦躁患者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神经外科护士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科住院期间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患者140例为调查对象,均为男性,年龄46-82岁,受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23例,高中及以下117例,疾病诊断:头颅外伤病人占96例.高血压脑出血35例,其它占9例,,调查对象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病房内病人的保护性约束登记本,护理记录单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保护性约束的原因 (见表1)

2.2 原因分析

2.2.1 意识障碍的影响 由于脑部受损或疾病引起的意识障碍,除深昏迷外,因认知能力下降,大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躁动不安,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性约束,以防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

2.2.2 带管不适的影响:神经外科病人大多给予导尿、安置胃管、以及气管插管等,除深昏迷外,大部分患者均对侵入性管道不适应而产生烦躁不安,且反应强烈,对该类病人更应加强约束,防止意外拔管。

2.2.3 颅内压增高的影响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会产生头痛不适,因无法耐受,也会出现躁动不安,对该类患者应根据医嘱应用降颅内压和止痛药物,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以防发生拔管等危险行为。

3 护理对策

3.1 保护性约束前的评估

保护性约束是一种强制性护理措施,患者会产生较强的敌对情绪和反抗行为[2],近年来,患者家属对约束患者反感和不理解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护理满意度,随着《医病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临床实践中因保护性约束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3]。为了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人性化地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在约束前,应根据患者的疾病和躯体状况,以及治疗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做到有的放矢地约束病人,以便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2 约束部位的选择 根据对病人的疾病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采取单肢约束,四肢约束以及全身约束等措施,以便对病人实施有效约束。

3.3 约束带的选择 约束带的种类繁多,应根据病人自身情况选用。通常应选择牢固有效,使病人感觉舒适的约束带。

3.4 约束的注意事项 约束病人时,应松紧适宜,以能放进1-2指为宜,过松容易脱落,过紧易致皮肤受损,躯体不适,反而加重病人烦躁。一般先约束上肢,再约束下肢,上肢一般在手腕处,下肢一般在脚踝处。填写保护性约束记录单,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及约束带的条数[4],在约束期间,应经常巡视,观察约束带松紧是否适宜,一般每两小时放松一次约束带,并观察被约束肢体的感觉、运动以及肢端皮温情况等。

3.5 解除保护性约束后的护理 经过评估,患者解除保护性约束后,应保管好约束带,继续观察患者皮肤完整性,肢体的感觉活动情况及血运情况等,记录解除约束的原因及时间。

4 讨论

从临床资料可以看出,患者被约束的原因大多为意识障碍所致的躁动不安。因此,对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是为了患者安全和疾病恢复的需要。在约束病人前,作好约束的必需性和可靠性评估,护士应与病人或家属作好有效沟通,取得理解与配合,并发给病人或家属保护性约束同意书并签字。在约束期间加强观察,确保约束的有效性和防止约束带来的不适。约束后应检查是否产生了继发性损害和功能下降。综上所述,保护性约束作为一般保护措施,对病人安全和护理安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因其是一种强制行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兆红,张燕红,宗薇, 郭燕.男性精神病患者52例的保护性约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16期

[2]李江华、辜学萍,王涌等. 51例住院男性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现状及人性化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10(6):28-29

[3]岳淑英,王美玲,许丽荣,刘琳,任巧玲. 精神病者保护性约束细化标准的制定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17期

[4]刘娟美.住院精神患者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 32 (12): 2774

上一篇:早期糖尿病足防治中平衡足底压力及稳定步态的... 下一篇:创伤外科的护理及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