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自主发展的学校教育

时间:2022-04-17 03:03:44

践行自主发展的学校教育

总是会感到太多的学校缺乏特色和主动发展的状态,缺乏适合学校发展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等、靠、要”的思想和行为严重,千校一面;校与校之间差异不大,基本雷同。无论是办学目标还是教育理念,无论是改革目标还是具体措施,学校与学校之间缺少差异,学校个性日益模糊。“趋同”的学校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和个体有差异的教育需求,也难出名校。即使是行政认可的名校,也是政府用财政投入和特殊政策打造出来的,离开了政府和政策,名校就难“名”了。

总是感到有太多的教师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总是处于“被发展”的状态,“被读书”“被写作”“被规划”“被研究”“被展示…‘被汇报”等等。这样的发展是被动的、应付式的。表现为教师的消极以及发展活动的形式主义。教师职业懈怠感严重。普遍感受不到教师职业生活的快乐。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只有外部力量,而无内部动力,都不能使人真正成功,也不能使教师真正发展。

也总能看到太多的学生普遍缺乏人生规划,学习生活的方向不明,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要怎样的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动力不足,普遍处于“助推”的状态,依靠压力和考试成绩“助推”,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在很多学生看来,学习不是自己成长的内在需要;习惯于接受任务式的学习方式,以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准则,不会或很少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适度超前或主动地学习。

也总能看到太多的人,碰到错误和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时,总是把原因归结于客观,把怨气撒向别人而推卸自己的责任。

人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成为自己的主人,人应该为自己短暂的一生负责。我们应该清楚我们到底想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其实是微小的,那就是主动与被动的差别。

所以想到,学校要认真地规划,弄清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主动发展,并为师生的自主发展搭建各种平台。主动发展意味着,学校应明确意识到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发掘自身的潜能,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条件,调动各方面力量,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主动发展意味着,每一所学校都要准确定位,根据自己学校的资源条件,努力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文化特征。

所以想到,儿童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关键是这“可能性”不能仅仅只是可能性,而要努力促使其成为现实,这就需要设计和行动。对自己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热爱,体现在对人生的设计和体验上。教育其实就是帮助孩子发现潜能,实现潜能,成为他自己。换言之,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主动发展,充分发展。

所以想到,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生命力是否丰富主要取决于其自主性、能动性。一个人是否有自己的生活追求,是否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于是,我们把学校的育人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丰富生命力的人”。具体表述为:通过丰富的课程和多彩的学校文化,致力于培养具有丰富生命力的人。即能自主发现和实现个人的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且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尊重自然,关爱他人,服务社会,造福世界,并且乐在其中。做事认真,做人真诚是他的特征;自强不息,和谐共进是他的精神追求:能规划、敢负责、重行动、会创造是他的特质。

学校的办学理念表述为“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倡导学生自主发展。学校的使命就是面向“每一位”学生,满足每一位学生富有个性的成长需求,搭建每一位学生基于自主的发展平台,从而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

自主发展作为校风,内涵为品德上自觉,学业上自学,生活上自强,生涯规划上自我实现。无论师生都适用。尊重、诚信、负责是学校三大支柱品格;“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学会安排”是学校的放手策略;18个学生社团、112门选修课程、四大体验式德育课程、学生“三团”(学长团、民主评议团和校长助理团)、启航“三院”(小小科学院、小小工程院、小小商学院)是学校搭建的平台。体验和选择是平台实现的方式,课程化、自主化、专业化是平台实现的特点。就学生而言,学校还需提供团队训练、心理辅导、生涯辅导、家庭辅导、升学辅导、问题辅导、营养膳食指导等专业指导。

而且,把自主发展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追求,努力构建规划引领下的学校自主发展和师生自主发展的教育体系。制定和实施《乐清中学学生三年生涯规划》《乐清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五年规划》和《乐清中学三年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科学规划,积极实施,自我评价。开设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开展诸如“在乐中,我种下一棵理想树”演讲、百名校友访谈、一日职业体验等活动。积极构建和实践高一主动适应、高二不断超越、高三成就自我的高中三年侧重点不同但具有递进关系的教育活动。过程也许艰难,但充满探索的活力和乐趣。

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成全其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成全其具有丰富的生命力。要实现这种“对人的成全”,惟有立足在人的长远发展所应具备的基础之上,比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全)的人格以及拥有爱心、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做人做事习惯、基本的办事和思维能力等。而我已经确信,积极地践行自主发展教育。正是实现“对人的成全”的一条有效途径。

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重要命题。在我看来,学校教育应努力探索并建构一个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实际上,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与积极选择。潜能既不能显现,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创新”是一种高度主动与积极的状态与行为,也只能在高机会、高参与、高互动、高思辨的教育环境和培养模式中才能形成。

哲学界给幸福快乐简单的定义是能够达成自己所选的价值,然后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个定义中,很关键的四个字就是“自己所选”。如果不是自己所选,你按父母所选达成了某种价值那是父母的幸福,你按师长所选达成了某种价值那是师长的幸福,你按朋友所选达成了某种价值那是朋友的幸福。所以,“自主”正是个人寻找自我幸福的关键,也正是追求充满人文关怀的理想学校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生命的活力源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自主可让学校教育的生命活力高度活跃。因为自主,学校的管理变成每个人的事,管理的冷面孔就会变成和蔼可亲的热面孔;因为自主。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就会实践自己的业务追求,并在达成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幸福;因为自主,学校里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自己成了自己学习的主人,从而充满自己掌握命运的幸福。

上一篇:学校文化建设的向度 下一篇:做个“四自”的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