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

时间:2022-04-17 12:42:02

浅谈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

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体育教学思想,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体育课堂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通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差异和不同需求,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以期对今后的体育教学有所推动。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师;学生;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37-02

原国家总书记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然而这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就成了首要问题。以下是本人关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几点做法初探。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认识

(一)个性与创造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这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不像任何其他人的意志特征的总和,它涵盖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等不同的层面”。简言之,个性就是不象任何其他人,个性的本质在于创造。随着社会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观点、理解也在不断深化。明确了要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际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在不同的体育政策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

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余自由的场所,在体育运动中学生们最能集中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不合群、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等许多方面,可以一览无余。教师应对每个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只有在充分认识每个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

(三)承认个性的差异存在

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学生。每个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同,对个性不同的学生影响也不同。因此,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法手段,以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同时,在教学中高标准,严要求,是学生形成严格认真、勇敢顽强的性格特征保证。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形成的水平。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体育社会环境。

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学生的主体,是权威,是教育方向的决定者,而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认可。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需求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目标,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使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提高。例如,课堂练习,如果要求学生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统一的口令,整齐的动作,看似组织严密其实有的同学力量不够,有的完不成,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样练习引体向上改成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水平悬垂臂屈伸;同样练俯卧撑改变设置或抬高脚的位置的俯卧撑.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和发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别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在通过自己完成的目标中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身体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实践,以健康为目标的学校体育应努力满足学生的身体活动实践,上课提倡教师精讲让学生多练,运用指导法教学,由教师提出任务,启发学生去探求完成任务的具体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再如学生练习跳高时,除了教师教的方法之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创造性的尝试其他方法过竿。球类教学多用新颖的游戏形式组织联系,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性认识,又让学生在对动作的体会中创造性的掌握动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的目的。

(二)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指如何把学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应用到身体活动中去。例如,有氧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其中耐久跑练习法是主要的方法。但如果让学生反复绕着操场跑道跑学生是不会情愿的.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有兴趣的越野跑,或是学生喜爱的球类,游戏,比赛等形式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这样一种具有良好健身价值的教学内容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让学生多练习自己感兴趣的能经常坚持的运动项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上一篇:翻译理论与技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