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时间:2022-04-17 05:24:23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伟大的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也说明兴趣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到兴趣的时候,他才能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的去进行学习,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只有当学习有兴趣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和积极思考,对知识掌握的快,记的牢,学习效果好。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学习过程是一个以认识活动为基础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以智能为核心的个性心理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类型的复杂结构。从学习的全过程来看,其中最重要的应是立志,立志是学习赖以进行的首要动力。立志之外,学习的兴趣、情感、意志以及个性品格等心理因素也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并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强化、调节、控制和维持的作用。没有这些因素作为学习的"内驱力"学习过程就无法顺利进行。而在其中,学习兴趣或者学习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我们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习兴趣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而教师的天职是热爱学生教育学生,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信,便从内心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什么话都愿跟老师说。这样,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使学生对老师充满崇敬与喜爱,乐于参与整个过程的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那亲切的微笑,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睿智、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之下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学爱学。

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心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每一位学生。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当学生在学习上失败时,当学生偶尔犯错误时,当……时,教师不能训斥,不能惩罚,而应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主动与学生交往谈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真正对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才能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

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舒畅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二、创设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境界

《语文教学艺术论》指出:教学艺术往往创造一种最佳的教学境界,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为“我情我景”,这就激励学生思维活跃,他们的注意、记忆、想象、思考、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凝聚在一起,智力活动进入了“最佳时期”,学生的灵感火花得到较多机会的撞击,想象得以驰骋,思考力得以充分发展,学生在教学艺术激励下,显得格外聪明、灵活,学习几乎到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境地,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激起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使之精神饱满。”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要针对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或巧用资料,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以一些带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导入新课。教师的导言把学生引入有趣的情境,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然后导入新课。这样,一节课的教学就能始终保持学生的浓厚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导入新课常用的方法有:1、歌曲导入,如: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甜甜的泥土》这篇课文时,老师可让学生齐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同学在未学课文之前就首先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以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这样学起课文必然轻松的多。2、故事导入,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这篇课文时,:老师可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入。3、直观导入,就是以实物、图片、影像等直观景象,把学生带入具体形象的情景中。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提前让学生观看《泰坦尼克号》中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的情节,让学生感受那种宏伟、壮观的场景,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总之,上课刚开始时,老师创设情景,精心设计导语,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奠定基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三、恰当应用远程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感兴趣的时候,注意力就高度集中,思维非常活跃,求知欲也非常强烈,学习热情高,学习时也就没有心理压力,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学新课时运用远程多媒体有趣味、活泼的课件或其他画面就是一种新颖而又有效果的很好方法。在课堂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较顺利而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新课。如教学《沁园春 雪》一课时,先播放一段我国北方冬季大雪覆盖大地的风景的录像。“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漭漭;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壮观景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再按“看画面――读诗词――看画面”这一程序,图文结合,诱发了想象,理解了诗意,有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点燃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远程教育以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直观、鲜明的教学特点,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的基本理论方面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能够;(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想做到以上几点,中学语文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学生,他们都希望语文教师既具备较宽广的知识面和高超的见识,又能抓住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同时,他们还渴望教师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教师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真正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中学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离不开中学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如果中学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低下,那么,所有这些培养目标就都会落空。 因此,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就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为”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最终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上一篇:幼儿教育评价的探索 下一篇:Some ways to deal with students’ error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