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钢琴曲的演奏特征

时间:2022-04-16 11:51:56

浅谈中国钢琴曲的演奏特征

摘 要:对作曲家来说,创作中国钢琴作品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钢琴这种外来乐器与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以诠释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对演奏者来讲,把握中国钢琴曲的演奏特征是我们演绎这些作品的关键。本文将围绕中国钢琴曲的演奏特征来进行分析,以期习琴者对中国钢琴曲的弹奏在整体上有所把握。

关键词:中国钢琴曲;思想内涵;音色;节奏;装饰音;气韵

中国钢琴曲是将中国民族性的音乐与西方“舶来品”钢琴相结合的产物,其自身所形成的艺术特色有别于西方钢琴音乐的特点。演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时,我们要对作品的思想内涵有所了解、对音色的模仿、节奏的把控、装饰音的辨别、气韵在作品中的运用有所揣摩,这样才能呈现出中国钢琴音乐所特有精神气质与美学意蕴。

1 中国钢琴曲的演奏特征

1.1 对作品思想内涵的了解

中国民族音乐大多从题目中可以感受到乐曲所要描绘的场景和表达的内容,但由民族音乐改编后的钢琴曲在思想内容上则发生了些许变化。如琵琶原曲《夕阳萧鼓》据说是根据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创作的,以描述琵琶女的生活来暗喻作者孤寂伤感、凄凉落寞的情感,经黎英海先生改编后的钢琴曲《夕阳箫鼓》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的赞美,民众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因此,在演奏钢琴版本《夕阳萧鼓》时,应将原曲中略带的一丝忧伤情绪抹掉,传递给听众一种积极的情绪和美好的意境。再如二胡原作《二泉映月》是借景抒情,寓景于情,情重于景的。而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则是试图情景并茂,二者相映生辉,用标题中的“泉”和“月“做文章,借重钢琴本擅长描绘月光流水一类使之更具形象性。所以,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演奏时思想情感的正确表达。

1.2 对音色的模仿

中国钢琴曲中有不少是根据古曲和民族音乐改编而来的。如《夕阳箫鼓》、《阳关三叠》、《二泉映月》等。在弹奏这些改编作品之前,应对原作品中使用的器乐及发声有所认识和辨别。黎英海先生的《夕阳箫鼓》是在琵琶原曲和民乐合奏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作品中模仿了古琴、琵琶、古筝、箫的音色,这就要求我们对音色的变化要有一定的敏感性,通过音色联想寻求一种适宜的触键方法,尽可能地模仿不同民族器乐的声音及使用不同技法所产生的不同音色。为追求某些特殊的音响效果,中国钢琴音乐在触键上借鉴了不少民族音乐的演奏技法:扶、摸、推、挑、按、揉等。将这些技法运用于中国钢琴音乐的演奏中,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模仿民族音乐的特点,而且能够充分地拓展钢琴演奏技巧。

1.3 对节奏的把控

与西方钢琴音乐规整而固定的节奏相比,中国钢琴作品在节奏上更趋于自由化。如王建中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作曲家在乐曲开头处就标有Ad libitun,其意思是提示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速度、表情和表演风格。再如黎英海先生的《夕阳箫鼓》开始处标有Tempo a piacere,表示演奏者在速度上可以随兴之所至。由此可见,中国钢琴作品在节奏上留给演奏者更多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这就如同中国绘画艺术上常常讲到一个词 “留白”(意即“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下想象的空间。”)其实,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同样存在着“留白”,那就是中国民族音乐有的散节拍,散节拍给音乐以含蓄的深度与扩充的广度,为演奏者留下创作空间的同时,也为欣赏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1.4 对装饰音的辨别

在中国钢琴曲中,装饰音不但吸取了西方钢琴音乐中装饰音的演奏技法,而且将中国民族器乐中装饰音的演奏技巧也巧妙地运用进来,形成了具有中国韵味的装饰音演奏方式。用以模仿民族乐器演奏特点的装饰音分为“虚”“实”两类,通常情况下由古曲改编而来的钢琴作品中出现装饰音,用以表现深沉、古朴、隽永的感觉时,可采用装饰音“虚”的演奏方式,如《夕阳箫鼓》、《梅花三弄》等;而由民间音乐、歌曲改编而来的钢琴作品中出现装饰音时,可采用装饰音“实”的演奏方式,如《百鸟朝凤》、《绣金匾》等。

1.5 “气韵”在作品中的运用

“气”与“韵”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对范畴。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气”是音乐风格的内在含量;“韵”是音乐风格的外部表征。上文中,我们所提到的对作品思想内涵的了解、对音色的模仿、节奏的把控、装饰音的辨别都属于隐含于作品中“韵”的具体体现。把作品中的“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不代表能完好地体现出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特色。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还要将“调气”、“顺气”、“贯气”运用于其中,才能使“气韵”充分地融入作品之中。

早在清代苏景的《春草堂琴谱.鼓琴八则》中就提到“弹琴要调气”。所谓“调气”是指演奏前要调整好心理状态,使自己的气息保持平稳,而后与音乐气息同步进入演奏状态。做好演奏前的准备工作后,就要更多的关注演奏过程中的“顺气”和“贯气”了。“顺气”即乐句的呼吸;而“贯气”是指整首作品表现出来的气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顺气”与“贯气”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乐句的呼吸有深有浅、有快有慢,要正确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就要深入了解作品的相关内容,从乐句的呼吸上下功夫,进而更准确的表现音乐所呈现的意境。认清作品局部、零散的组成部分的同时,我们还要对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把握,在这里“贯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音乐中的“贯气”可以把零散的乐句连起来,形成更高级更庞大的呼吸方式,使全曲气息贯通,首尾呼应,产生气韵生动的线条美。

2 结语

要抓住中国钢琴作品的风格神韵,领悟其深层次的思想精髓,就要从民族音乐文化及审美意识中去究其根源,从根源中进行理性思考与感性模仿,才能达到演奏中天衣无缝、形神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储望华.漫谈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J].钢琴艺术,1999(01):13-15.

[2] 闫WW.从审美视角论中国钢琴作品的美学内涵及其演奏[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 龙艳芳.试论“气”、“韵”传统美学思想在中国钢琴音乐演奏中的彰显[D].陕西师范大学,2010.

[4] 范立芝.中国钢琴音乐演奏中的气与韵[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04):52-55.

上一篇:寒冷地区农村民居热环境调节策略 下一篇:民族搪瓷工业设计的当代可行性方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