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工程监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4-16 09:47:21

公路隧道工程监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 结合隧道工程施工隐蔽性大的现状,针对隧道工程的特性,本文分析总结了隧道监理的工作要点及管理方法,提出了以“报检”为核心的质量控制方法实现隧道工程的“内实外美”的监理实施方案。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工程监理 应注意问题

一、前言

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中介技术服务活动,具有独立、公正、科学服务等特征,目的是在监理业务范围内,同业主、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协作配合,公正的监督施工合同的履行,力求全面实现包括质量目标在内的各项项目目标的实现。隧道工程的施工难度比其它工程的难度要高,有些施工难题在施工之前无法预见,只有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才能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对策,因此,隧道的施工对监理也有较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对隧道工程监理的实践,对隧道工程的监理方法进行探索。

二、开挖

严格控制断面的开挖,不应欠挖。仅在岩层完整、抗压强度大于30MPa,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的稳定和强度时,岩石个别凸出部分可侵入衬砌,但不超过5cm。拱墙脚以上1cm内断面严禁欠挖。

应尽量减少超挖,不论因任何原因或目的造成的超挖,由于超挖所形成的空间,监理人员要求承包人不得用石块、土的系统工程,涉及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各个管理层次、各工序、各工种人员之间的衔接和配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要有一个管理能力较强的领导班子,要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完善和建立施工质量可追溯制。

三、做好光面爆破

首先应做好排、通风工作。要做好光面爆破很困难,在贵州省的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超挖严重。一方面要使开挖面平整,另一方面要尽量少扰动围岩,这样才能使初期支护与围岩一起整体受力。

四、重视测量工作

要通过测量,确定围岩的时间与变形的关系,在安排施工时,要待围岩收敛变形稳定之后才能上二次衬砌。如果不认真测量,就不知道收敛是否完成,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二次衬砌。如果盲目地施工,可能因变形还没有稳定,给二次衬砌施加一些设计上没有考虑的附加力,一旦这种附加力超过了允许值,就会出现问题;或者围岩变形本来不能趋于稳定,需加强支护,如果在没有加强支护的情况下就施工二次衬砌,将导致更大的附加力,会留下更大的隐患。严重时,未稳定的巨大岩体将砸烂衬砌台车(曾有发生)。对于Ⅳ类或Ⅴ类围岩,开挖后应力很快就释放了,几乎是一瞬间的事情,岩体很快趋于稳定。但是,对于Ⅱ、Ⅲ类围岩就不一定了,一定要及时做好认真的测量工作。

五、喷射砼与围岩应密贴

通过锚杆把周围的岩体拉成整体,使锚喷支护与围岩整体受力。既然是整体受力,喷射砼与围岩一定要密贴。如果不密贴,里面存有缝隙,就不能实现整体受力。爆破开挖后,围岩表面一般都有一层尘埃杂物,锚杆打入围岩或挂网后,应用风吹或水冲使围岩表面达到要求,再喷射砼,使两者密贴。

1.围岩允许有局部的应力松弛

整个围岩及支护体允许有限的变形,在围岩和锚喷支护变形基本稳定时,才可以进行二次衬砌的施工。所谓的基本稳定,主要条件是位移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拱脚附近水平收敛小于0.2mm/d;已产生的位移量占总位移量80%以上。如果不能达到稳定,说明初期支护的结构太单薄,需加固。既然初期支护允许变形,所以锚喷支护系统应是柔性的,一方面喷射砼厚度要均匀,另一方面,需符合设计要求,不能太厚。

2.严格控制隐蔽工程质量

隧道工程中的很多分项属隐蔽工程,特别是工程地质不良、需设置仰拱的地段,锚杆的数量、喷射砼的厚度都应符合设计要求。这就要求驻地监理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

3.初期支护必须永久

施工中靠打进去的锚杆激发围岩,使围岩整体受力。若锚杆失效,则不能整体受力。以前使用的是普通砂浆锚杆,先在锚杆孔内注入砂浆,然后再插入锚杆,由于砂浆不饱满,以及砂浆凝固收缩量较大等原因,往往在锚杆和砂浆之间产生缝隙,很容易造成存水,时间一长,锚杆就会产生锈蚀,最后失去作用。现在一般采用中空锚杆,比普通砂浆锚杆有了进步。中空锚杆是空心的,先把锚杆去,然后通过锚杆中的孔向内压浆,这样,砂浆就可充满锚杆与围岩的间隙,使锚杆通过砂浆与围岩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减少锈蚀的可能性。

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把中空锚杆换成实心锚杆,有的压浆不饱满或者根本不压浆,会给隧道的结构安全留下很大的隐患。

4.严格控制二次衬砌砼强度

二次衬砌砼一般是泵送砼,必须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在拌制泵送砼时,如不严格按砼配合比施工,其砼强度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拌制砼时应有监理人员旁站,控制其水灰比、含砂率。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调整砼的配合比,并按要求做好振捣。

衬砌砼尤其是拱顶回填密实与否,关系到隧道结构的安全,在稳定性差的围岩中,更为重要。对拱、墙脚以上1m范围内的超挖,用与拱圈(或边墙)同级的砼一次回填,能增加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其余部位按超挖的大小作不同规定,以方便施工及节约水泥。如回填后还要压浆,则可用干砌片石回填,以利浆液顺利通过,填满所有片石空隙,但应保证干砌体在灌筑砼时不产生崩塌或散落,影响砼质量。

5.做好防、排水工作

应做到拱部边墙不滴水,路面不冒水、不积水、设备箱洞不渗水。众所周知,水是无孔不入的,在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砼应采用B6以上防水砼。现在的设计一般都是用橡胶止水带围绕拱圈外一周防水。而贵州省已建成的隧道,在防、排水方面漏洞很大,如蒌山关隧道(右洞)拱圈漏渗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隧道的结构安全及寿命,同时路面水也危及行车安全。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橡胶止水带,严禁按所谓的“经验”引排水,即当水无规则地浸润拱圈时,在拱圈上凿相应的无规则的沟槽,把竹筒埋在里面引水,这样做会危及拱圈的结构安全。

六、变更设计

变更设计是施工阶段搞好投资控制的又一个方面,在隧道工程中,受地质影响较大,而设计时不可能完全准确的判断地质情况,因为隧道工程属于黑匣子工程,只有施工时才能准确确定地质情况,因而,隧道工程的设计属于预设计,施工工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设计,一般情况下,隧道工程的变更比其它工程的要多些。这样,监理平时在工程现场,对整个施工过程都很清楚,需要变更设计的地方及合理的变更设计监理应予以支持,对于不应变更或不合理的变更设计,监理应提出反对意见。

七、结论

隧道工程的隐蔽性决定了对其任何一个分项工程、子分项工程的质量都是要一丝不苟的进行监理,而监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报检制度的实施”来实现,否则,监理对质量就会造成失控,所以说“报检”是质量控制的核心工作。监理人员要用最大的努力去落实,才能保证隧道工程达到“内实外美”的整体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S].

[2]JTG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条文说明[S].

(作者单位:贵州省交通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上一篇: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下一篇:高速公路采空区治理的监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