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时间:2022-04-16 03:35:37

数字化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 摘 要 】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正日益突出显现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介绍了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探讨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最后给出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实现技术和防范措施,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从而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 关键词 】 计算机;网络安全;安全管理;密钥安全技术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Research

Li Meng

(Information Center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HenanZhengzhou 450004)

【 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wide application,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increasingly appar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afety,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re analyzed the main threat, finally gives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omputer networks.

【 Keywords 】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security management; security technology

0 引言

目前无论对于谁,信息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而信息技术负责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导致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被包容在信息当中。如果信息技术受到了破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会发生什么呢?银行卡里的钱一下就不见了,邮递的货物不知去向,公司的收益无从查询。无论对谁,这都是极大的威胁,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安全事件不断出现,电脑病毒网络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垃圾邮件日益猖獗,黑客攻击呈指数增长,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手段日益翻新。网络在带给人们自由开放的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1 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指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数据的安全。网络信息的传输、存储、处理和使用都要求处于安全状态。可见,网络安全至少应包括静态安全和动态安全两种。静态安全是指信息在没有传输和处理的状态下信息内容的秘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动态安全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窃取、遗失和破坏。

2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据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量超过1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530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量达到4560万台,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二。

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根据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大陆) 病毒造成的主要危害情况:“浏览器配置被修改”是用户提及率最高的选项,达20.9%,其次病毒造成的影响还表现为“数据受损或丢失”18%,“系统使用受限”16.1%,“密码被盗”13.1%,另外“受到病毒非法远程控制”提及率为6.1%,“无影响”的只有4.2%。

2.1 计算机犯罪案件逐年递增

计算机犯罪对全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新威胁,犯罪学家预言未来信息化社会犯罪的形式将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犯罪。我国自1986 年深圳发生第一起计算机犯罪案件以来,计算机犯罪呈直线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也日趋技术化、多样化,犯罪领域也不断扩展,许多传统犯罪形式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影子,而且其危害性已远远超过传统犯罪。

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大多是掌握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甚至一些原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的职业人员也铤而走险,其犯罪所采用的手段则更趋专业化。他们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运用丰富的电脑及网络技术,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对网络及各种电子数据、资料等信息发动进攻,进行破坏。

2.2 计算机病毒危害突出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能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自身精确地拷贝或有修改地拷贝到其他程序体内,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某种故障或使其完全瘫痪,它具有传染性、隐蔽性、激发性、复制性、破坏性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急剧增加,扩散速度大大加快,受感染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已发现的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有上万种,并且正以平均每月300-500的速度疯狂增长。计算机病毒不仅通过软盘、硬盘传播,还可经电子邮件、下载文件、文件服务器、浏览网页等方式传播。

近年来先后爆发的CIH病毒、爱虫病毒、求职信病毒、尼姆达病毒等对网络造成的危害极大,许多网络系统遭病毒感染,服务器瘫痪,使网络信息服务无法开展,甚至于丢失了许多数据,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3 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

上一篇:Oracle数据库安全性分析研究 下一篇:数据库加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