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身保护令制度

时间:2022-04-16 10:32:57

浅析人身保护令制度

摘要:非法羁押和超期羁押在中国一直是令人诟病的一个问题。纵观国际上对于此问题的救济途径,人身保护令制度无疑是其中比较有效的制度。本文着重介绍人身保护令制度的概念和它在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进一步探讨中国引进这种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建议。

关键词:超期羁押 人身保护令 人身自由 立法建议

在我国,非法羁押和超期羁押的现象十分的严重。当人们权利受到政府机关或者有关人员的侵害时,当事人怎样得到司法救济,现有法律并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办法。国际上对于这样情况的做法最有效的就是起源于英国的人身保护令制度。

一、人身保护令制度的起源及含义

人身保护令制度起源于古代英格兰,在最初使用时,主要是针对私人禁锢他人的行径。到十七世纪前半叶,斯图亚特王朝滥用国王的专制权力逮捕无辜,法官经常使用这一制度以反对王室所为,从而保障人民的个人自由。1679年,英国国会更通过《人民保护令状法案》进一步保障了这个制度的实施。

人身保护令是司法令状的一种。遭受拘押的人,如果他本人或者他的亲属认为他遭受了冤屈,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状,要求限期将该人移交法院,羁押机关应向法院说明拘捕的理由。法院会尽快审理这个人为什么会被羁押,如果这个人是无辜的,则应该使其恢复自由。即使这个人确实证明是有罪的,也应该尽快审理,作出裁决,不应该无故长期的拘押。最为重要的是,法院只要发出此令状,则相当于此人在法院的控制之下。这是人身保护令制度约束其他机关专断权力的最有效的因素。这一制度的原理在于:法院在保障人权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这就是对其他国家机构行使权力的有力制约。①

二、各国的的人身保护令条款

作为行之有效的救济措施,人身保护令制度为许多国家所效仿。下面介绍一下各国对于人身保护令制度的一些规定:

(一)英美法系

英国制定了《人身保护令法案》,规定了“人身保护令”制度,即被捕人或其代表有权请求法庭发出命令将被捕人在一定期限内解送法庭,以审查其监禁理由,如认为无正当理由可立即释放,否则,法庭应依法定程序进行审判。

加拿大以宪法的形式对人身保护令制度进行了规定。《加拿大宪法》第1章第9条规定:“逮捕或扣留每个人在被逮捕或拘留的时候都有下述权利:……取得以人身保护令的方法决定羁押的正当性,并且如果羁押是非法时应获得释放”。

美国也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人身保护令制度。《美国联邦宪法》第1条第9款规定:“人身保护令之特权不得中止,惟在发生叛乱或受到侵犯而出于公共安全必需时不在此限。”②1789年的《司法条例》第十四条则宣布:“前面所述的一切法院都应有颁布告知令、人身保护令……而且,无论是最高法院法官还是地区法官都有权人身保护令以调查交押原因。”

(二)大陆法系

虽然多数大陆法系国家并未制定专门的《人身保护法》,但“任何人不受非法拘禁“的原则却深入人心。例如:

德国规定:“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被拘留或逮捕后,应毫不迟疑地被带到法官面前,最迟不能超过被拘留或逮捕的次日,由法官审查逮捕或拘留是否正确,要否维持已经签发的拘留证效力。”

《日本国宪法》第33条规定:“……对任何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拘禁;如本人提出要求,必须立即将此理由在由本人及辩护人出席的公开法庭上予以宣告。”③

(三)香港、澳门地区

我国的香港、澳门地区也实行了比较全面的人身保护令制度。

在香港,人身保护令制度透过《英国法律应用条例》在香港生效,但该条例随着移交而失效。故在移交之前,香港以法律本土化的方式将人身保护条例加入《高等法院条例》之中,使香港法院在1997年7月1日之后能够继续行驶这一权利。④

澳门基本法也有人身保护令制度的相关规定。第28 条明确规定:“澳门居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澳门居民不受任意或非法的逮捕、拘留、监禁,对任意或非法的拘留、监禁,居民有权向法院申请颁发人身保护令”。

(四)国际公约

国际公约中对人身保护令制度的规定主要体现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中,它的第9条第3款规定:“任何被逮捕或者拘禁的人,应被迅速带见审判官或其它经法律授权行使司法权利的官员,并有权在合理的时间内受审判或被释放。”还有第4款规定:“任何因刑事指控被逮捕或拘禁被剥夺自由的人有资格向法院提讼,以便法庭能不拖延地决定拘禁他是否合法以及拘禁不合法时命令予以释放。”⑤

(五)中国近代民国时期的规定

这一制度曾在上个世纪初的中国有过短暂的出现。最早提出建立这一制度的进步人士是章士钊。《临时约法》颁布之后,章士钊曾多次撰文指出《临时约法》存在一大漏洞。当政府侵犯公民权利时,没有解决公民怎样得到保护的问题。⑥章士钊在《临时约法》公布的次日,上书大总统,建议建立“人身保护令”制度。许多学者纷纷响应也促成了人权保护令制度在民国的引进。

1923年十月十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人民,非以法律,不受逮捕、监禁、审问或处罚。人民被羁押时得以法律,以保护状请求法院提致法庭审查其理由。”1936年五月五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对于此点规定更为详尽,第九条写道:“人民有身体之自由……其执行机关应该将逮捕原因,告知本人或者亲属,并至迟于24小时移送于该管法院……执行机关对于法院的提审,亦不得拒绝。”

三、中国引进人身保护令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中国建立后,时期旧有法律被废除,人身保护令制度也随之消失。我国加入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要求中国应尽快落实建立人身保护令制度。但是,就目前中国现实的情况,要建立人身保护令制度还存在一些困难。

(一)中国没有彻底的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尤其是法院的独立是人身保护令制度实行的基础。在我国,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更多体现了平等和配合。而在国外法院可以对羁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且法院是最终决定是否剥夺当事人人身自由的机关。对比中国,中国的法院不能拥有着绝对的独立与权威。司法独立又是决定着人身保护令制度能否有效的实施的关键。所以法院的地位不能得到保障,司法没有完全的独立,是阻碍人身保护令制度在中国实施的一大问题。

(二)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和不合理

《宪法》仅仅规定了逮捕需经法院的决定,而对于人身自由的其他形式的限制和剥夺并没有完整的规定。比如,1982年宪法虽然也在逮捕之外专门作出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但是并没有赋予当事人可以向法院声请解除对其的拘禁和由法院予以查明是否应予拘禁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也存在着不合理性。比如,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单独行使逮捕权,然而检察机关却又充当法庭上的公诉人,并且我国刑事诉讼的中心不在审判阶段,而是在在侦查阶段。绝大部分的证据由侦查机关收集,庭审方式更加强了控方负举证责任的力度,使侦查阶段取证的任务更加繁重。在这种情况下,检察机关自然倾向于滥用羁押权。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实行人身保护令制度。

(三)关于羁押的时限规定过于宽泛

在《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羁押的时限过于灵活和宽泛,从而使得当事人在审前失去人身自由的时间过长。比如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照此规定,在检察机关决定是否逮捕一个人之前,该人最长将被羁押37天。而此时他只是刚刚被宣布逮捕,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时间为一个月并且可以补充侦查。在进入审理的时候法院还可以延期审理,而在这期间法院还可以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这样下来正常当事人需要被羁押两个多月而总是补充侦查,还有可能出现10个月甚至更长的情况。这样宽泛而灵活的规定,其实给了侦查机关超期羁押的理由。

四、我国实行人身保护令制度立法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订的宪法第3 条第3 款明确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刑事诉讼法也适当的进行了修改。这些可以说为我国人身保护法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但是现实情况是现有的法律规定和国际上的做法仍有差距。建立这样的一个制度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各方面的改善。下面就是笔者提出的一些建议:

(一)完善司法独立,保障法院地位

司法独立是引入人权保护令制度的基础。司法独立要求做到:(1)任何个人、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不能干预法院行使司法独立权。当然,立法机关可以对司法机关予以监督,但主要是通过立法手段及对法官的弹劾权进行监督,不得干预个案的审判。(2)公检法内部的互相独立,即法院不应受到其他司法机关的干预。上级法院除了某些程序上的监督之外不能干预下级法院的审判。(3)法官的独立审判权,法官只能根据法律来审判并得出结论。任何法律之外的因素都不应该成为敢于法官断案的根据。“司法独立本身不具有终极的价值;它本身不是一种目的, 而只是有一种工具价值, 它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另一方价值的实现――法官公正而无偏私地解决争端。”⑦

司法独立是公平解决纠纷的基础,也是人身保护令的制度性基础。如果在中国确立人身保护令制度, 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司法独立制度, 否则人身保护令只能是空谈。

(二)提高公民权利意识,落实法律监督

中国人民法律权利意识的薄弱,即使百年来取得了进步但是中国传统的“无讼”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人身保护令制度主要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这也就要求公民需要培养建立起这样的权利意识。人身保护令制度要求当事人主动去法院申请保护令,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前提。现有法律在不同层次上也规定了法律监督和相类似的规定。但是实践中,已有的规定也不能被很好地遵守。比如羁押时间过长、刑讯逼供等问题的发生。所以切实遵守和落实已有的法律规定也是引入人身保护令制度前提。

(三)人身保护令入法

人身保护令制度在其他国家不仅是在刑事诉讼法中,也有规定在宪法中并且有专门的人权保护立法。所以我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借鉴他国的经验将人身保护令制度规定在法律中。

(1)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人身保护令制度

中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居高不下的非法羁押和超期羁押的现象,而在羁押中也非常容易出现刑讯逼供的情况。中国有着非常多的冤假错案都是因为刑讯逼供引起的,所以解决好了非法羁押和超期羁押的问题也有助于防止刑讯逼供的发生。从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人身保护令是解决非法羁押和超期羁押问题的有效工具。它规定到刑事诉讼法中会对长期以来的超期羁押的问题起到直接有效的作用。将人身保护令制度规定到刑事诉讼法中主要是赋予了羁押者反抗和怀疑羁押合法性的权利。当事人和其近亲属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使得审前羁押也进入到诉讼的程序之中。这当然需要法院的独立和权威,也会更进一步保障法院的独立。这既保障嫌疑人、被告人的最基本的人身自由权,也有利于司法机关惩罚犯罪的需要。所以,将人身保护令制度归入到刑事诉讼法中是最适合中国的现实情况的做法。

(2)在宪法中确立人身保护令制度

将人身保护令写进宪法,标志着人身保护令成为一项基本的制度。只要对于羁押的状况有不同意的情况, 任何人都享有质疑羁押合法性的宪法权利。只有这样, 才能彻底地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免受非法或者无根据羁押的侵犯; 也只有这样, 才能将公权力的运行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以防止公共官员滥用手中的职权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有的国家比如应该还制定了专门的《人身保护令法案》。当时机成熟时,中国也可以制定专门的《人身保护法》将这样的制度推广到民法、行政法中。

结语

综上所述,人权保护令制度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学者们对这个制度也多有赞赏。但是,在中国实行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如同上文所说,我国存在的各种问题阻碍着事情的进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件事情上,要有着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改变一些制度从而建立起新的制度。(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秋风《立宪的技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孙妍,浅谈人身保护令制度,2007

[3]周伟,保护人身自由条款比较研究,2004

[4]崔俊杰 范 毅 ,维度的人身保护令制度,2006

[5]刑馨宇,有利被告的英美法系话语

[6]鲍传丽,论确立审前程序人身保护令救济制度,2006

[7]邓智慧,人身保护令与人权保障

[8]薛,人身保护令制度研究

[9]陈光中.中国刑事诉讼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

[10]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注解

① 秋风:《立宪的技艺》,第160页

② 《美国联邦宪法》第1条第9款

③ 孙妍,浅议人身保护令制度,2007

④ 秋风,立宪的技艺,161页

⑤ 孙妍,浅议人身保护令制度,2007

⑥ 秋风,立宪的技艺,162页

⑦ 陈瑞华: 《刑事审判原理论》,167页

上一篇:试析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下一篇:英语学术论文中转述动词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