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2-04-16 06:07:57

影响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受到生源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模式的设计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从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进行探讨。

在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手绘表现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前序课程是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以及构成艺术,后续课程是装饰艺术设计,它衔接绘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集绘画艺术与工程设计于一体。手绘表现能力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手绘表现教学不仅肩负着单纯的表现技术的传授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艺术审美意识的任务,把学生艺术素养和手绘表达技巧有机衔接并融合运用是手绘表现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最高追求。

自90年代末期到现在,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为建筑装饰行业培养了很多技能型人才。但是,随着时代和行业的发展变化,建筑装饰专业培养的学生逐渐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具体表现在各科课程的开设目标以及课程教学效果的不尽人意。手绘表现课程在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出现了很多问题,较大地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客观因素对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影响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时代的、行业的、校方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

绘画基础薄弱,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

以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生源来看,文、理、艺兼收。而填报本专业的艺术生很少,导致本专业中90﹪的学生是普通文理科生,入学前没有经过美术基本功训练,很多学生在填报升学志愿时根本不了解这个专业,也不知道本专业主要专业技能会是绘画设计能力,所以进校后专业基础几乎为零。10﹪的生源来自艺术生源,这部分学生在高考前进行数月的突击式绘画训练后进入高考大战中,由于这些学生在高考前学习素描、色彩、速写等绘画基础课程的时间有限,应试性突击训练对造型、色彩等知识不能进行系统地梳理,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因此,绘画基础也比较薄弱。

由于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课程的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些课程既要承担着传授学生基本造型知识和技能,又要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积极性,学起来才会不怕困难。但是,现实状况是艺术基本功的训练是枯燥、乏味且单调的,必须通过大量的作品训练才能提高表现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才能快速地提高鉴赏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艺术基本功没来得及扎实,专业基础课已经结束,进入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阶段,所以,手绘表现课程的压力非常大。手绘表现课程既要夯实美术基础,又要传授手绘表现技能。手绘表现课程相对前序造型基础课程而言,绘画内容的难度加大了,绘画技能的运用也更加灵活,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觉得难度更大。

课时有限,增加了学习消化的难度

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为例:设计素描课程每周12课时,上课周数为5周,合计60课时;设计色彩课程每周12课时,上课周数为4周,合计48课时;造型艺术课程每周8课时,上课周数为4周,合计32课时;手绘表现课程每周8课时,上课周数为10周,合计80课时;艺术写生实践课程两周,合计60课时。其中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在大一上学期开设,艺术造型、艺术写生实践和手绘表现课程在大一下学期开设。

因为新生军训等因素,导致大一上学期实际授课周数减少。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的上课周数也不得不压缩,108个课时内要解决零基础学生的形体造型和色彩造型问题,相对难度较大。为期80个课时的手绘表现课程,既要完成室内外效果图的绘制任务,又要不断强化前期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中不足的造型能力,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的进度。教学进度加快了,学生手头训练能力跟不上,形成消化不良,表现能力不够,就会更觉得本课程难学。学生在学习中难得体验到收获的喜悦,长此以往,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主观因素对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主观因素是指手绘表现课程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观念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心态的问题。

教学内容杂、教学观念偏,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室外效果图绘制和室内效果图绘制。室外需要表现的内容庞杂,如单体的植物、道路、建筑、天空、水景、交通工具以及完整的室外效果图等;室内需要表现的内容如家具、家电、室内装饰品、布艺以及完整的室内效果图。这些繁杂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每一种任务都必须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学习起来重点不突出。学生跟着老师的安排,盲目而累地学习着。

手绘表现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教师单纯地领悟技能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位,单一地传授学生完成任务的技法,而忽略了手绘表现最为重要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没有先进的手绘教学观念的指引,教师的教学观念偏颇,导致许多学生不清楚手绘在设计的构思、记录、修改、沟通、信息传递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明白手绘表现对其自身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艺术个性的培养作用,常常是为了手绘而进行手绘。学习的盲目性导致了学习的动力不足。

片面看待行业需求,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结合很紧密的专业。本专业就业去向是建筑装饰行业,就业岗位是绘图员和设计师。通过顶岗实习归来的师兄师姐的描述中了解到,在建筑装饰企业的绘图员和设计师岗位工作,只需要用电脑软件画好图就好。这种判断片面地看待了行业需求,学此无用论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手绘表现课程的学习兴趣。

当然,学生片面看待行业需求的现象,也与整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设计类企事业单位的招聘时考核范围有关,许多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求职者对电脑软件的应用能力和熟练程度,并以此为标准择优录用,只有少部分单位同时强调求职者的手绘表现能力。在这个烦躁的时代,很多人认为,不用的就可以不学。再加上电脑软件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学起来要比手绘表现课程更容易掌握,学此无用论加上避难就易的心态,导致学习兴趣低下成了必然趋势。

夸大电脑软件作用,忽视手绘表现学习

电脑技术在设计学科中的广泛运用,带来了设计方法和观念的变革,成为设计和创作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中开设了AutoCAD、3Dmax、Photoshop 等设计辅助软件课程,电脑技术大大降低了设计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计精度和速度,而且其虚拟真实的技术使设计表现图显得直观而生动。同时电脑技术使设计成果便于修改,容易得到重复的利用。表现快捷、方便且易于修改,绘制的效果图更加清晰、精细和仿真,绘制技术也更易于学习和操作,这些优势对学生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迎合了一些学生希望走捷径、急于求成的愿望,导致学生在具体的设计中重“表现”轻“设计”,设计方案招投标变成了电脑效果图竞赛,厚此薄彼,只热衷于学习各类设计软件和电脑表现技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手绘表现技能的训练。手绘效果图的重要性在学生的思想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质疑和动摇。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和沉湎于电脑,忽视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对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和运用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追求,最终导致设计分析、思考、创作能力的丧失,也使学生设计素养降低。

影响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运用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零绘画基础的学生在手绘表现课程有限的课时内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专业教师们都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顺华,女,硕士,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邮编:438002。

本文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行动导向的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系列成果之一。

上一篇:藏族吉祥结与中国结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主流动画的选题与观众的心理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