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动画的选题与观众的心理诉求

时间:2022-03-03 10:00:06

主流动画的选题与观众的心理诉求

动画早已不是孩子们独有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对动画情有独钟。因此主流画的选题必须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心理诉求,使影片达到艺术与娱乐的完美结合。本文从直觉快乐、代替满足、个性的释放、紧张刺激、思想升华五个方面的观众心理诉求来审视主流动画的选题。

动画的发展与观众心理诉求的提升

如同与电影的诞生一样,动画伊始也被观众视之为“杂耍”、“戏法”,来满足大家猎奇、娱乐的心理。18世纪末,动画的雏形魔术幻灯在法国风行起来,19世纪在欧美等地大受欢迎。动画如同魔术、杂技这些艺术门类一样,观众对它们的期望不是合乎逻辑,而是离奇。越超乎想象的动画戏法似乎更能为观众带来身心的愉悦,也能够为创作者带来更丰厚的收入。动画艺术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观众心理定位的基础上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1914年,动画家温瑟麦凯推出的《恐龙葛蒂》大获成功,他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安排成互动式的情节,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从而将观众对动画的心理诉求提升了一个层次:动画不仅仅是一个新奇的小玩意儿, 它还可以如此真实地创造一个幻境,创造一个个生动虚拟的生命。动画满足了人们对于故事、情节的心理诉求。《恐龙葛蒂》之后,迪斯尼公司出产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动画影片,出品的米老鼠、唐老鸭、狮子王、埃及王子等虚拟形象至今为止还活在我们的生活中, 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日本剧集动画中星矢、灌篮高手、机器猫,中国的黑猫警长、大头儿子、舒克贝塔等等动画形象就像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玩伴。

伴随着《玩具总动员》上映,动画在技术上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三维动画给人的感受是强烈的感观刺激,所以人们追求动画视效新时代的来临了。

所以,主流动画作为服务于观众的商业动画带给观众娱乐,另外它作为一门艺术也担负着传达人类情感与思想的媒体作用。所以动画满足观众的心理诉求,反过来观众的心理诉求的促使了动画向前进步,成为动画艺术物赖以生存的乐土。

观众的心理诉求

1.知觉快乐

人们从古至今对幽默和快乐情有独钟,当人们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娱乐节目会使他们暂时忘记疲惫和痛苦,使精神得以舒缓,以饱满的情绪面对真实世界。在动画的环境中,他们自然会对具有娱乐精神的卡通世界产生亲和力。例如,日本长篇的动画系列剧《热带雨林的爆笑生活》是一部描写小孩生活的喜剧,动画有如其名,它直接运用无厘头、耍宝、恶搞的搞笑方式来使观众产生爆笑的效果,就是这样一个可爱却怪异搞笑、能够随意吞掉整个世界的主角阿布为人们在紧张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余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笑声。

2.代替满足

从观众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观赏影片的过程就像是被催眠的过程。动画者的创作让观众认同并且将自己假想为剧中的角色,从而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动画的虚拟世界。所以在故事选题和构思方面,只有从人类共同的情感出发、或是贴近生活的题材才能让观众感动。观众欣赏动画影片的情节,同时也在寻找自己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因而观众喜欢把动画片中的人物与自己对号入座。于是当观众与剧中人物有相似之处时,观众的在观赏影片中容易产生共鸣,得到心理满足。例如,《超人特工队》中的鲍勃曾经是伟大的超人特工,告别了惩恶扬善的生活15年后,成为了一名事业并不成功的保险公司理赔员。在郊区,超人一家过着平淡普通的生活。那么在观众中,凡是被工作制度压得喘气不过气的上班族,都能在超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影片中超人一家在同心协力下,解决困难、战胜邪恶。虽然真实生活不一定能像剧情那样发展,但是主角们勇敢、积极、战胜恐惧的精神给了观众稍许的鼓舞和慰藉。

3.个性的张扬与释放

新一代的年轻人崇尚自我,张扬个性,尊重个体,不拘束于传统的约束。通过卡通人物张扬的个性和不伤大雅的捣蛋,他们在心理上感到一种反抗的愉悦。在追求成功和实现自我的压力下,青年们选择喜爱动画和漫画其实一点都不奇怪,他们渴望有一个更好更轻松更自由的环境。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年轻一代在动画中找到了释放的地方。日本动画剧《海贼王》讲述一群怀着不同梦想的少年们成为海盗,出海寻找宝藏One Piece的故事。海盗这个职业早已经远离现代文明了,但是观众却买了《海贼王》的帐,是因为年轻人有太多的对梦想、对伙伴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受到社会传统的束缚,暂时无法实现他们的远大的抱负,但是在这部动画片中,让年轻人的个性与热情在动画片中得到了张扬和释放。

4.紧张刺激

喜欢玩乐和刺激是人的天性,而电影的声光效果正好满足人们的这种欲望。随着技术的进步,动画在视觉和听觉上不断创造更大的冲击。例如《汽车总动员》中成熟的CG技术给赛道比赛和越野驰骋场面大大增色,展示了无数国内外名跑车的风采,虽然跑车们被赋予了卡通化的形象,但是影片却表现得真实刺激。与真实的越野拉力赛场面毫无二致,在视觉享受上带给观众新的刺激与惊喜。

5.思想升华

动画早已不是专供孩子们的娱乐方式。更甚之在欧洲,成人主题的动画节目开始占主流。人们普遍感到观看动画片,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能够从中得到有意的启迪。例如,2005年出品的偶动画《僵尸新娘》依旧继承了导演蒂姆·波顿一向怪诞前卫的哥特路线,影片以极其诙谐和搞笑的歌舞剧场景表达了“生命与死亡” 的严肃话题。导演一反常态将冥界描写的明亮而热情,而有生命的人间却阴冷黯然,死气沉沉。让观众在欢笑之后,对活着与死去进行严肃的反思。

对中国动画选题的启示

1.选题受众进一步扩大

由于表现内容的天马行空及表现形式的生动夸张,动画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儿童化的代指物,并没有完全打开成年人的消费市场,其实成年人也需要动画片,正如艾伦·金所言,童话包括的并非儿童的心理需求,而是成年人的心理隐喻,所有的童话,本质上都是成人童话。所以中国动画要充分考虑成年人的心理诉求,创造出适合全家各个年龄共同观看的的高质量动画影片,将动画的定位从低龄儿童扩展到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社会的各个行业。

2.充分研究观众的心理诉求

一直以来,“文以载道、寓教于乐”这个传统思想一直在中国动画影片中或多或少地体现,早期的迪斯尼动画也是针对儿童,选题相对单一。但是进入90年代,随着文化的全球化,日美动画亲切随和、幽默轻松带给观众的便是欢乐和笑声,当然美国动画并不排斥说教,只不过他们的方式没有这么直白,而是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细细体味,这种方式更适合现代年轻观众的欣赏口味和心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动画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希望通过动画获得视觉和精神愉悦,同时还希望通过读解动画的艺术性而获得审美愉悦,因此动画影片的选题必须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审美水平及阅读旨趣,使影片达到艺术与娱乐的完美结合。美国动画非常注重观众的心理诉求和兴趣需求,如迪斯尼公司在制作一部动画电影之前首先对观众进行问卷调查,如果观众对整个故事和题材感兴趣,他们才正式进行制作和生产,美国动画电影正是迎合了现代观众求新、求异、求乐的观影心理,不断推出深受观众喜爱的既具艺术性又具娱乐性的动画影片,而当今中国部分动画影片脱离生活现实,完全没有顾忌到观众的欣赏水平与兴趣,从而造成当今中国动画电影萎靡不振的局面,我们应深入了解观众心理,紧跟时代步伐,选择现代人关注的题材,结合现代制作技术,创作出令现代观众喜爱的优秀动画影片。

(作者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上一篇:影响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效果的... 下一篇:论针织服装立体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