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结合

时间:2022-04-15 09:55:18

论高校“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结合

摘 要:高校“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结合要科学认识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的优劣点以及“概论”课的特点;坚持适合、契合、整合和结合的原则;结合中要避免教学中的重复讲授和“一带而过”、“浅尝辄止”;真正划清专题教学和普通讲授的界限,做到二者科学结合。要培养任课老师的专业意识、学科意识;要有促进“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组织机制。统筹安排组织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57-03

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是适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下文中称“概论”课)教学的两个重要教学方式,如何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把这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在专题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用案例教学来深化专题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提升学生兴趣、增长学生知识能力的作用,这对于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较大的意义。

一、“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前提

“概论”课程理论性强、涉及领域广、涉及时间跨度长,特别适合专题教学。通过不同的专题讲授来加深同学们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来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是得到众多专家和许多高校教师认可的重要教学方式。案例教学长期以来就是在这门课程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更是得到各级领导机构的认可和推广,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这就为把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准备了条件。要做到把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科学结合,必须坚持如下前提:

1.正确认识和运用“概论”课专题教学。“概论”课特别适用于专题教学,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把这门课程划分为若干专题,按专题讲授是当前“概论”课专题教学的重要模式。

首先,要正确认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目的。专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为整体提升“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服务的,是为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不能仅仅重视不同专题的讲授,忽视甚至无视这些专题作为同一门课程内不同专题的性质,割裂这些专题之间联系;不能不顾这些专题作为“概论”课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性质,把这些专题当做其他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内容来讲述。否则这些专题教学就只能成为其他学科的普及讲座、当前热点问题的简单分析,很难起到“概论”课的应有教学目的。

其次,要正确认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优劣点。专题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讲授内容大、空等状况,深化研究层次、提高研究水平。专题教学深化了授课知识的相关度、整合度和扩展度,有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有助于授课内容专题化、系列化,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化认知、加强认同、提升自觉。专题授课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选定若干专题进行教学,力图达到“专”、“精”、“深”、“实”的教学效果[1]57。可以使讲授的着力点放在“对学生看书和思考提出要求、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引导、对教材作必要的补充以及学术层面的阐述等。”[2]5总之,专题教学是一种特别适合“概论”课程,特别有利于提升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专题教学这种方式可以单独承担“概论”课程的教学。“由于专题的特性,完全采用专题讲述的方式不能全面掌握这门课程。”[3]470要充分考虑到这门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考虑专题教学可能会对这些特性的损伤,对于各专题都涉及不到的知识点,要坚持其他讲授方式,使之和专题教学相结合,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2.要正确认识和运用“概论”课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最近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强调、提倡的改进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抓手”。“案例教学是一种方法,运用于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4]4在“概论”课讲授中,案例教学既有自己的优势,也面临着自己的劣势。“概论”课作为一门理论性、政治性极强,和现实联系极为密切的课程,更多的是从历史的大视野中,从国家发展的全局中来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成果、意义,来论述党和国家的基本制度、重要国策及其实践形式和效果。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案例教学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提升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在大范围、大视野中来考察、比较中,运用较多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在国家、社会的发展实践中来证明“概论”课程内容,因此“概论”课案例教学有它的局限性。“个案并不能代表全部,精心选择的个案往往并不是普遍的现实。”[5]65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几个例子来论证一个基本制度、基本国策的正确性。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包括案例文本、案例问题、案例解答和教学建议等内容,讲述一个教学案例需要较长的时间,“概论”课程内容的丰富和课时的紧张决定了不可能在教学中大量运用该教学方法。一般而言,一个专题中“安排一、二次案例教学即可。”[6]729要对案例教学精雕细琢,运用恰当,防止出现不良效果。

二、“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是促进这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结合,最大限度地为提升教学效果服务,应该坚持如下原则:

1.适合原则。认真研究课程内容,找出适合于专题教学的内容,认真设计专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教学方式的效果;找出适合运用案例教学,并且具备较好教学案例的条件下,结合课堂实际,设计运用教学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并通过正确的途径使二者结合起来,提升教学效果。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追赶潮流,不顾客观教学效果而采用案例教学。“思政课案例教学必须强化教育教学的导向性、思想性和教育性。”[4]4不能出现教学案例引起争论、引起多向度解释、不能说明问题、甚至起到负面效果的情况。要对典型案例作深入挖掘,跟踪研究,使之贯穿多个知识点,用于多个专题中,不仅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使教学更紧凑。如小岗村的例子,讲改革时用,讲农业产业化时可以用,讲新农村建设也可用。

上一篇:通过作文评价培养中专学生的健康心理 下一篇:浅议历史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