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时间:2022-04-15 08:15:09

浅谈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摘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银行稳定与银行危机是相对的范畴。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实际的或潜在的银行挤提,迫使资产质量低下的银行停止负债方项目的偿付,或者政府为防止之而进行的大规模干预。

【关键词】外资银行;中国银行;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08-01

一、银行体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银行稳定与银行危机是相对的范畴。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实际的或潜在的银行挤提,迫使资产质量低下的银行停止负债方项目的偿付,或者政府为防止之而进行的大规模干预。银行的不稳定(银行危机)既可能以爆发的形式发生,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量倒闭、经济中货币供应量急剧紧缩,实际经济活动陷入严重衰退;或者表现为银行的整体上运行困难,不良资产规模巨大,蕴涵着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不过,我们并不能认为不良资产贷款多,银行体系就一定不稳定。

二、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一)加剧中资银行的经营压力

外资银行的进入、取消利率限制等金融自由化措施,削弱了银行部门的垄断性地位,加剧银行之间的竞争并降低其利润,导致银行牌照价值降低。银行牌照价值的降低会导致银行部门的风险管理行为扭曲,造成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健。一旦外资银行不断侵袭、国内高成本经营者的牌照价值达到某个临界点,国内银行就会开始从事高风险信贷活动。所以,中国在引入外资银行时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银行垄断地位的消除,银行间竞争的加强是重要目标,加强竞争才能提高银行业的效率;但外资银行进入又使得银行牌照价值降低,从而扭曲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使得银行内在的不稳健性增加。然而,要同时兼顾银行业的效率和银行内在稳健性,只有通过两个途径去尽量银行带来的冲击:一是对外资银行的进入采取灵活的方式,对利率市场化采取渐进方式,使得银行牌照价值的降低是缓慢下降,而不是在短期内陡然下降,这样引导银行逐渐向理性的方式转变,而不至于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行为;二是加强政府的审慎监管,加强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

(二)母国发生金融危机通过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带来影响

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外资银行经营的研究表明,在母国发生银行危机时,外资银行往往大量收缩其业务,从而对东道国的金融和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利变化可能波及在华外资银行。地区争端、政局变化和金融危机等因素都可能引致跨国银行资产冻结、支付危机、甚至倒闭。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看,一国或地区甚至一个机构的金融问题完全有可能导致该国的银行,甚至与该国经济利益密切的外资银行面临严峻的经营困境。这些都是影响外资银行发展的潜在因素。如经济过热时,日本一些银行纷纷在华大设分支机构,贷款规模庞大,积累了大量的坏帐。

(三)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尽管中国制定了较高的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标准,引进的绝大多数外资银行是国际上的大银行,中国政府也应做到对外资银行实施有效的监管,对其带入的风险进行有力的防范,否则仍然会发生严重的问题。同时,也由于我国监管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着重审批轻监管的倾向,因而未能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管。事后发现,虽然国商深圳分行当时的经营是盈利的,但国商在英美等国的分支机构被关闭的前几天,该深圳分行的大量资金被其总行调走,结果使许多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存款户遭受严重的资金损失。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外资银行皆为国际活跃性银行,而监管国际活跃性银行显然需要更多的技巧和评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程序的能力。这将迫使监管当局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金融监管。另外,外资银行在与金融监管当局博弈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外资银行利用监管法规的模糊地带进行金融创新在向市场提供金融产品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发现现有金融监管框架中的漏洞,使监管制度变得更为合理规范,有利于我们形成一个更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框架。

三、国内银行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风险控制,提高经营竞争力

先进的管理经验、优秀的产品开发和销售服务能力,良好的资金运用能力。这是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比较中最为明显的优势。外资银行发展较早,其中间业务已经十分成熟,这些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正逐步成为其收入来源的主要部分。随着国际市场资本证券化率的不断提升,客户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体市场,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并最终达到风险的分散和利润的平衡增长,这正是目前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主流。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业务的深入,国内银行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整合经营要素,增强内部活力,提高经营素质和竞争力。

(二)构建早期预警指标体系

虽然我国从未发生过银行危机,但防患于未然却是监管当局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外资银行进入的敏感时期,这一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世界其他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都建立了银行危机预警制度,虽然这些制度大部分都是用来预警某个特定银行将要面临的困难,但在实际操作中也起到了提高整个体系抵御风险能力的作用。因此,监管当局要广泛吸取其他国家在金融风险预警领域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中一些好的做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银行危机预警制度。我国银行危机早期预警指标的构建应考虑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反映银行自身经营质量的指标,如反映资本充足性的指标,反映流动性的指标,反映资产质量的指标等;二是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指标,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变化率等;三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经营的好坏与企业经营状况有很大的联系,如大量的不良贷款就是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而引起的。

上一篇:论当前我国应如何规范宗教商业活动 下一篇:分析以人为本思想对当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