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3月的记忆,美好一点好吗

时间:2022-04-15 07:59:21

一入3月,就有点小紧张,源自那遥远而深刻的烙印:3月1号开学!

小学时还是这样的:尖叫着拥抱,“在家里都呆腻了,真想来上学”“是呀是呀”,问候声此起彼伏。

初高中就是这样的了:“你暑假上的什么班?”“除生理卫生课之外我全补了!”加之鄙人初三时数学开始偏科,偏到惊天地泣鬼神,因此一到3月就紧张,就焦虑,就烧心。

除了上学这事,3月,在我脑海中啥都没留下!岂不亦哀哉?

3月的人生记忆,为什么只剩下了学习!我不甘心呐(此处应有电闪雷劈)……

3月,让我感觉有点小美好的是前年――2012年。为啥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2012年春分的那天,我们的编辑韩铭,中午吃完饭悄悄去超市买了几个生鸡蛋,“你们来玩吗?”她是我们编辑部最爱玩也最会玩的一个(要问为什么?因为她爸爸妈妈从小就放手让她玩),所以我们“只能”屁颠屁颠地紧随其后。关上门,她满脸涨红地吆喝:今天是春分,我们来立蛋!

哇,此事只闻天上有,我们从未实践过!“真的可以立起来么?”尖叫声冲破了房顶。一个女人的叫声等于100只鸭子,这下,会议室成了养鸭场。一个个不顾形象,撅着腚趴在桌边,认真地立蛋。立起来了,立起来了,真的,这是真的!耶!

一蹦三尺高,估计国足夺冠也就这么兴奋了。拍照,发微博,各种秀,各种晒。可是为啥,这蛋能立起来呢?

韩铭同学做的关于节气的稿子告诉了我们答案:“中国自古就有春分立蛋的传统,据说,因为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所以春分的时候更容易把蛋立起来。”从中国的文化上说,春季地气上升,也是一个原因吧!

不知道看到这篇稿子的读者,有没有真的和孩子一起去立个蛋试试?还能让孩子提起学习天文地理的兴趣呢!也可能看完文章就扔一边了,因为还是觉得啥事都没有学习重要,不如把立蛋的时间用来多做几道题……

如果非要做题,3月的另一个节气――惊蛰,倒是可以做题的!

惊蛰日的计算公式:[Y*D+C]-L;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5.63取整数减闰年数。例题:2088年惊蛰日期=[88×0.2422+5.63]-[88/4]=26-22=4,因此,2088年的3月4日是惊蛰。2016年呢?2017、2018……哇,可以算很多很多年的。

数学不好的小编表示已经吐了。期盼天空一声大雷把我炸醒,这也是有根据滴!惊蛰这天,憋了一冬的雷神终于出门了,咔咔咔放几个电,过瘾,带劲。不过也有可能听不到哦。为啥?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云南南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却在4月下旬。不管有没有雷,拽一两句有关惊蛰打雷农谚,是不是显得挺有“来头”呢:“冷惊蛰,暖春分”;“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惊蛰这天,和孩子一起等雷,也是美好回忆的一种吧?等到了,欢欣雀跃,等不到,抒发一下情怀,把它们写到日记里,还愁没有料?

总之的总之,孩子们的生活,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的,为什么不借各种机会搞得活泼一点呢?

年老时,当我们儿孙绕膝,孩子们问你:爷爷爷爷/奶奶奶奶,你小时候都有啥好玩的事?

咱别老泪纵横无语凝噎,但见脸上只写着金光闪闪地两个大字:学&习!

上一篇:自己动手做月相转盘 下一篇:我的办法是早点培养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