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观察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思考

时间:2022-04-15 04:24:12

以课堂观察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思考

教育有如烹饪,烹饪是对食材的加工以满足顾客的需要,而教育则是对知识的加工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就像西方烹饪注重细节和科学一样,起源于西方教育研究的课堂观察,以其注重课堂教学细节和以量化的数据为课堂改革提供依据的科学研究态度,为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值得去探究的方向和途径。

一、传统教学经验传承方式的弊端

自我教学反思和听评课这两种成本几乎为零的方式是基层教师获取经验最经常性采用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它们当成教学中的两项常规内容来抓。

反观教学反思和听评课,两者都存在目的性和指向性不明确的问题:反思什么?以何种指标来衡量最初的教学设计是达标还是不达标?听课听什么?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中哪些是应该去听(看)的?评课评什么?《课堂观察:听评课的常识与伦理》(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提出两个观点:“由于上课人已经尽力了,表明对课堂教学中缺陷的弥补已经超出了上课人的能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当听课人指出上课人的缺陷时,除了让上课人对自己越发没有信心之外,似乎对上课人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不明显。”“其实课堂教学在行为层面上的经验往往是不可以迁移,因为它是镶嵌在上课人的人生经历、知识背景,以及课堂教学的背景之中的。”因此,在传统教学反思中能否获得教学的直接经验?在传统的听评课中能否获得教学的间接经验?这两个问题让以教学反思和听评课来传承教学经验的做法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

二、课堂观察是对传统听评课的颠覆

课堂观察把课堂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再透过将研究问题具体化的观察点对每个单元进行记录、分析,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且,课堂观察对传统听评课的目的更是颠覆性地修正。

首先,听评课不再是找出上课人的缺点,而是努力发现上课人的优点,并了解它所产生的原因,对上课人来说,是一种负担的放下,让别人来听课不再是暴露自己的教学缺点而让同事轻视的做法,而是让别人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拓展自己的优势,提升自身教学魅力的有效途径。

其次,听课人去听课也不是去幸灾乐祸的,而是通过比较上课人的优缺点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存在缺点。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普遍性的缺点,并找到自身课堂缺点的必然性,既安慰自己,更找到改变的自信。

最后,评课也不再是浮在教育现象表面的定性评价,除了“好”就剩下诸如“××还值得去共同反思和探讨”这类蜻蜓点水式的批评,而是通过课堂观察过程中的记录和观察后对细节和数据的分析、反思,去发现优秀课堂内在的规律和机制,从而使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得到改善,最终形成听课人和上课人的良性互动。

三、实施课堂观察的思想准备

1.听课不仅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教师要从改善自我课堂的角度出发,观察别人的课堂,理解别人的缺点,更借鉴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发现自己课堂的缺点,从而把自己的课堂建设得更加完善。

2.教师“教”是为了学生“学”。在观察时,站在哪个立场决定了观察的深度。如果按传统的角度站在教师的立场去观察,那么我们就发现不了新的问题。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观察学生是怎么学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多大的距离,这样才能对教学有更新的认识,才能发现更有效的问题。

3.教育说到底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东西,而不是惊讶于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有一定的误解,认为学生为主体就是在课堂搞活动,因此一些公开课搞得轰轰烈烈、热闹非凡,而这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否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让学生掌握了既定的知识、获得了应有的感受?这些却被忽略了。因此,课堂观察除了观察课堂过程外,更要注重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程度,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四、课堂观察实施步骤上的特点

课堂观察的实施步骤,类似传统听评课的步骤:说课―听课―评课。但在实施过程中,两者却是有根本区别的。

1.课前讨论。传统说课并没有对听课进行过布置,都是根据听课人自己的经验或感觉走的,这种听课就失去了目的性,对课后的评价也就没有针对性了。课堂观察前的讨论明确了听课的目的,而且每个人的方向可能都不一样,那么听课人在听的时候就非常具有针对性,不会再无重点地散漫式听课了。

2.课中观察。在传统听课过程中,听课人依据的是自我的感官。而课堂观察除了听课人的感官外,还要求借助各类记录工具,更重要的是借助课堂观察量表――这一经过科学设计的观察工具。在初期可以套用别人成熟的观察量表,在自我课堂观察的不断进行中,可以根据自身课堂设计对已有观察量表进行修改,最终形成自己的成熟的观察量表,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这些记录工具的使用,特别是观察量表的使用,使课后评价有了详细的、量化的数据作为参考,使课后评价不再泛泛而谈,对教学过程的分析更加细致、科学。

3.课后分析。传统评课的弊端显而易见,而课堂观察中的课后分析,其特点在于除了上课人自身的反思外,关键的是对观察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双层分析,重点在于对课堂中出现的优点进行原因的分析,找出优秀课堂的内在机理。并且各种分析都讲求证据,而非经验之谈。

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手段,课堂观察对我们的学习心态、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不能把课堂观察当成是学校布置的一项教学活动来完成,而是要把它当做一种习惯来长期不懈地坚持。这样我们才能够谦虚地向他人学习,才能够静下心来听课,从而“分享到听评课中的教育智慧,享受到听评课过程中的友谊”。

上一篇:试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对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下一篇: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