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海世博会中的文化关怀

时间:2022-04-15 10:51:03

浅析上海世博会中的文化关怀

【摘要】针对夸大技术特征的世博会,提出了“文化”说,以矫正博览会的“复制”,提倡创造的文化主张。“贯注”精神,甘于寂寞,才会有文化的成就。以孤往精神致力于重新振兴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源于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

【关键词】文化品格 经济社会 世博会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文化经济就是如此。细数世博会上琳琅满目的尖端产品,可以说,各个国家都在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笔者以为,我们所缺乏的正是这种对自我文化的“关怀”和“取向”。

上海世博会所体现的文化关怀

熊十力说,“凡人心思, 若为世俗浮浅知识及肤滥论调所笼罩, 其思路必无从启发,眼光必无由高尚,胸襟必无得开拓,生活必无有根据,气魄必不得宏壮,人格必不得扩大。”一句话,要坚持“文化取向”,世博会才能使人们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博”包含了“沉淀”,“会”包含了现实中无限丰富的人的需求,世博会这种“强烈的感染力”,使得各个国家经济文化开始“回归”本国的关怀体系,回归文化关怀――这就是我们人类需要的最根本的关怀,也是全世界发展的根本取向。

首先,上海世博会的建馆显示了各国文化的品格,各个国家日的活动表明了各个民族的文化取向。上海世博会首先表明文化体系建构是技术和产业的核心理念,英国的科学很多都保护在实验室、研究所,法国坚持文化启蒙的真理品格,德国保持经典的理性和秩序。他们并不像美国那样,处处都要“领先”。现在,国际上特别强调文化的多元化,文化被看成“民族取向”的代名词。确实,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什么文化,无论文化形态如何,整体上都体现了人的关怀。通过关怀和交流,使得各国的文化脱离动物原始野性,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发展趋势。因此,一切文化都是对自身生存发展所需的生理、心理上的保护。无论把 “文化”定义为不同民族的特定价值偏好,还是定义为 “人类发展共同规律”,或者把“文化取向”看作横向并列的各种(民族性的)价值偏好,或者把它看作纵向演进的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而非不同民族)相对应的观念。总之,文化关怀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具有关爱之心,民族取向是个人对于人类整体的利益更加有责任心。也就是说,人们在获得自身的各种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手段的合理性和社会责任,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不再是一生中的全部内容,社会更加具有秩序和理想,人与人之间更加平等,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显然,这些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但却是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和中国发展的方向。

其次,上海世博会表明金融危机后市场经济在金融、信用和法治的基础之上的文化态度。金融的基础是信用,信用的保证是法治,世界经济环环相扣,共生共长。世博会有权葆有各国独特的价值偏好。我们的当务之急,必须避免金融危机的扩大,培育自己全球化眼光,开阔的胸襟和宏壮的气魄。上海世博会汲取了各个举办国的成功做法,广泛学习,穷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形成了上海世博会的风格,探究中国文化独特的美学特质。

再次,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和谐的文化交融目标。世博会是构建新的人类制度的标志,甚至是新经济、新社会、新生活的生态展示。随着世博会制度的变革,推动改造,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各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欧洲为世界的制度变革和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是欧洲新文化的继承发扬者和创新者,在现代社会思想上一脉相承;日本等国原属于非西欧文化地区,通过正式制度的变革,吸收了西方的现代社会思想,“边干边学”。因此,可以说,世博会对我们现代社会思想的传播讨论应该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每个民族都应该在各方面加强自我陶炼,使自己独具博大的品格,可以贯通天地人间。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意义

世博会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在这么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世博会和奥运会一样,比的是各个国家的创造力、实验精神,代表着我们对于未来城市的期许。在本届上海世博会上,英国馆尖锐的刺、西班牙馆性感的藤板、俄罗斯馆童话般的世界……都是想象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世博会的民族文化取向是由人们的价值观、道德意识、文化、信仰等决定的。因而,“世博会”属于制度范畴的非正式规则的经济、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人们对所处经济环境而作出的文化集合现象。所以从根本上,它需要正式制度的变革和现代社会思想的广泛传播。

显然, 世博会带来的文化群体观和现代科学观,促使我们形成中华文化的国际观、民族观、政治观、社会观、群体观、自然观、道德观的全面自信。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发展到今天的“融入论”,维系社会整体性,使之成为社会的“主流”认同。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如何能被“确立”和“公认”,核心价值观成为形成社会主流价值的路径,观点之一是“知识精英界定说”。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种核心价值观能否成为主流,以及能否巩固其主流地位,在于创造和宣扬这种价值体系的精英与人民大众交流能力的强弱。及时更新语言概念表述,使之有强大的渗透力,清晰地回答而非回避人民热切关心的现实问题,就能把知识精英团结在“主旋律”周围。世博会无疑是展示知识精英们拥有与人民大众强大的交流能力,文化核心价值观得以确立的关键的机构、关键的人群和关键的场所。为此,世博会对我们举办国的意义和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上海世博会带给我们的思考

第一,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尽管人们对于全球化有非常多的批评、质疑、抗议,但是全球化的潮流没有人能抵挡得住。全球化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引起了文化的焦虑。如果不吸收现代技术,我们无法设想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无法想像我们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祖国。世博会中所体现的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体现在博览会形态上的。在参展的理念上,把握科学与发展这根主线;在展品的组织上,首选高科技产品,进行高精尖技术展示;在展馆的设计上,体现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水平;在观众的接待与服务上,运用国际化的水准采集信息,提供便利服务等等。也就是说,世博会本身就是一个展示世界领先技术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进入人们视野的是新理念、新科技、新技术,是各省市结合当地实际,以体现创新为底色阐释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状况,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这样以来,参与世博会,就不是简单地为参展而展,而是通过展示,给人带来一种力量、一种憧憬,以及一种愿望。

第二,全球化引起文化的焦虑会使一些国家失掉自己的身份,因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处于一种被融化、被改变的危险中。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受住了极大的考验,从而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可以说,世博会更进一步推动了我们探索、确认中华生态文化理念。早在1971年,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就明确提出“生态城市”的说法。它的本质内涵是资源高置换化、产业高效益化、流通高节能化、环保高质量化、绿化高功能化、社会高祥和化、管理高现代化。也就是说,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经济高效、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一种理想模式,强调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生态和经济等因素,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自然、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生态应该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最佳通道之一,上海世博会所体现的生态理念更进一步确证了中华生态文化理念。

第三,更为有价值的是,上海世博会贴近全球百姓理念,表达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让世界人民对于人类未来有一种信心,有一种和谐的理念,有一种更加努力建设的渴望。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新的挑战,就是文化越来越大众化。比如,世博会百姓化,要求我们在阐释一种精神、讲述一段历史、描绘一个故事等的时候,要言简意赅,要通俗易懂;世博会是全球的,那么作为东道主国家,理应在各方面让境外朋友们相对能看得懂,相对能理解,提供针对不同地域而来的游客们的个性化服务。世博会“一轴四馆”,五大主题馆由各国团队共同完成,用“国际化语言”共同讲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举办国,中国文化学家用中国文化的传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能容忍不同,从而保持了多元文化的特性,实现了大融合,并将之发扬光大。

总之,通过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我们应该建设成文化大国,因为我们有中华文化。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文化还要有新的发展。可以说,正是上海世博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文化是立国之本,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一国的骄傲与光荣。(作者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上海世博中的“文化中国” 下一篇: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非主流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