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早读课效率

时间:2022-04-15 10:39:54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早读课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早读课是语文诵读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早读课能够巩固课本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对语言美的感悟和理解,使教育的效能深入到复杂的、内在的人的素质领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读起来,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明确早读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愿意读

有人说,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读的重要性。让学生爱上早读,首先要教师改变早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不要把早读当成一种任务,而是要将早读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用心去读,读出情感,读出美感。

朗读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朗读的过程实际上是探索文字语言“义蕴”的过程。运用朗读,学生可以感受作品中语言的生动、布局的巧妙、优美的韵律,可以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

2.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写作水平。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锻炼口才,丰富、提高自己对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的运用等方面的认识,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为自己的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有助于情绪的调整。投入地朗读,可以将人带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读者会随着作者的感情而意兴遄飞、浮想联翩,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心境开阔后,学生情绪得到了较好的调整,以轻松的心情,抖擞地开始一天的学习,收获自然就大了。

教师将这些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灌输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早读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语文课堂的延续和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语文成绩的重要保障,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为上好早读课做好准备。

二、开发早读资源,规定早读任务

目前有部分教师认为,早读课仅仅是督促学生将课本内规定部分读熟、背过,早读课变成了为背而读的课,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读书的热情。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发一些早读资源,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融合,让学生在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提高素养。课内知识主要是要求背诵的诗文、没有要求背诵但是非常经典的美文、一般的文章。课外的内容包括熟语、名人名言、优美语段、哲理美文、中考满分作文、新闻热点、写作素材等等,我们教师要将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并进行整理,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清晨是一天之中的黄金时段,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信手翻开,兴趣所至,吼上几声,眼到口到而心未到,这种读,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每次的早读课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任务,让学生明白要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当然,任务要适中,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尝到早读课的甜头。所以学年初或学期初教师就应该制订出本学年或本学期切实可行的计划,进而分解到各周每天的早读课上指导的落实,循序渐进,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系统。

三、翻新早读形式,营造早读氛围

传统的早读形式是一味地让学生自由朗读或是齐声朗读,形式过于单一,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对于早读课,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竞争向上的热烈氛围能够把早读的最大效应发挥出来,是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也是改变学生轻视早读的重要法宝。

1.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如齐读、领读、对读、评读、范读、轮读、抢读、比赛读、吟诵读、自由读、接力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等。结合课文内容、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比如读话剧时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体会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诗歌或优美的散文可以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这样会产生文字与音乐的和谐共振,更容易让学生走进诗文创造的意境中,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感情。

2.创造一定的朗读氛围。在组织早读的过程中要创设一定的气氛。因为“在压抑的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火花的”。根据早读的不同内容,做不同的策划,营造相应的气氛,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让每节早读课风格不同,或紧张激烈,或热闹活泼。这样的早读不仅能完成目标,还是情感与心灵的洗礼,让学生对每一次早读都有向往之情,上过之后回味无穷。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我们又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生以哪种形式参与活动,都会直接轻松的获得经验与技能,记忆深刻,甚至受益终身。

四、及时考核反馈,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传统的早读读完了也就没事了。学生读了什么,读得怎么样我们无从知晓。心理学家布朗通过有趣的实验证明,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为了激发学生的早读兴趣,了解学生早读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适时适度的反馈,对学生的早读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反馈的宗旨是表扬优秀,激励差生。反馈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教师点查,也可以同学互查;可以口头提问,可以书面作答;可以单人抽查,也可以分组互查……通过及时反馈,效果好的学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肯定,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效果差的学生又得到了激励,挖掘了他们学习得潜能;同事还为老师取得了进一步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文本、与作者的零距离的接触, 我们更切不可忽视语文朗读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重视早读,勇于创新,扭转早读沉闷、低效的局面,使学生成为早读学习的主人,让早读课堂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第二战场。

上一篇:巧用生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下一篇: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