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学校语文课中实施途径的探究

时间:2022-04-15 08:16:44

对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学校语文课中实施途径的探究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民族团结教育高度重视。作为民族学校,如何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深入理解民族政策的基础上,以民族学校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为依托,结合国内外的形势,对民族团结教育和语文科目的融合进行积极的探索。这对民族学校进行双语教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文;民族团结教育;融合;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6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为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学校语文课中的实施提供了指导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说,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担当着重要的使命。如何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合到语文教学当中去,是每一个民族学校的语文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目前,将语文教学和民族团结教育进行融合,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分析。

一、关于民族团结与语文课程的教育融合问题分析

1.语文教学过程中,民族团结教育尚未引起重视。各地推进的课程改革,使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材更新、考核的内容更新,使老师们压力很大,疲于应付。而学生最后的选拔还是要看成绩,重点是知识、能力的考核,民族团结教育在语文试卷中体现不很明显,造成部分老师认为知识教学容易出成绩,而民族团结教育则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培养,见效慢,而且主要是政治老师的工作,与语文学科的关系不大。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能力教学,轻视德育教学,忽视民族团结教育的情况比较普遍。

2.部分老师因为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造成对民族问题不熟悉,不敏感,不敢说。现在教师教学压力比较大,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上,因此不关注、不分析国内外的大事,尤其是有关民族问题的大事。对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认知也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甚至是不知道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问题困惑自然无法给予解答。比如有的学生问党员为什么不能去寺庙,青海不允许藏族学生学藏文是怎么回事等,如果不关注时事,不了解相关政策,那只能是一问三不知,大摇其头。因为不知道,所以不敢说、说不好,这种做法只会增加学生的困惑和不解,严重影响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3.教育的方式方法僵化,语文教学和民族团结教育油水分离。一部分教师意识到民族教育的重要性,也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说教的东西多,方式方法不灵活。教师只是灌输式的将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告诉学生,而很少结合语文教学及现实中的例子来教育学生。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不爱听,其效果当然难如人意。

二、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究

1.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和民族团结教育的融合,把语文真正变成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而语文学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因此使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是民族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民族学校教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二者的结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多读民族宗教方面的书,多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用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作为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民族团结教育培训学习,给老师们创造学习的机会,增强大家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促进大家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

2.要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清楚语文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是材料就得有取舍。以京版教材为例,在必修三教材中有一篇主父偃的文章《谏伐匈奴书》,该文章在言情析理方面确实高人一筹。但是这篇文章毕竟是几千年前一位封建臣子进谏的文章,在对待游牧民族匈奴的问题上,带有严重歧视色彩,说匈奴“兽聚而鸟散”“上自虞夏殷周,固不程督,禽兽畜之,不比为人”,这样的语言处理不好,很容易伤及学生敏感的自尊心,影响教学效果不说,还有可能给学生造成印象。所以对这篇文章应该辩证分析,适当取舍。另外,语文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学会随时随地取材,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只有这样,你讲的东西才是新颖的,才是鲜活的,学生才乐意听、乐意学。

3.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和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要高度重视听说的能力的培养,培养促进民族团结的人才。要想把语文教学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合起来,其重要前提是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新教育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要推动语文教学的电讯化,使用电脑ppt、影音文件等形式,使教学手段多元化,使语文的展现形式更丰富。在教学方法上要将引导法,点拨法,启发法等方法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语文学科才有趣,学生才爱学,民族团结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对一个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如何与汉族人沟通交流,是一个潜在的考核标准。因此,民族学校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要调动学生,鼓励学生多说,积极开展课堂辩论,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戏剧、小说,让学生分角色来表演。使学生能够用汉语进行表情达意,沟通交流。

三、结语

民族团结教育任重道远,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地位,因此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要积极探索语文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合的途径,使学生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接受者,实践者,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沈桂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党的民族政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孟立军.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吴仕民.中国民族教育[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曲自洁(1982-),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北京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

上一篇: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捕捉作文材料 下一篇:中小学舞蹈特长生班学生入学评估标准和评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