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引”生活 妙“助”课堂

时间:2022-04-15 05:37:33

巧“引”生活 妙“助”课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那么,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让生活走进数学,从而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呢?我认为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二、再现“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越强烈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如:教师在上《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可以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过年了,猴妈妈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赚了一些钱,买了许多年货,并准备把余下的17元钱包给4只小猴作为压岁钱。不想,这件事却引起了四只小猴的激烈争吵,他们都认为平均每人分到4元后,剩下的一元钱应归自己所有。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办法帮助4只小猴没有争议而且高高兴兴地拿到自己的压岁钱呢?老师的话音一落,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提出了:“平均分行吗?”“平均分分后每人一共分到多少元?”……。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同时增强了教学实效。

三、利用“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如: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的速算,可以利用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去发现和理解算法。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到商店买球鞋,身上有123元,每双球鞋99元,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付出100元,再用23元加上找回1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123-100+1的算式。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探究出速算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生活历程中感悟数学,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四、回归“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例如我在五年级的数学活动课中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小明和爸爸到南京去玩,从火车站打的到中山陵,的士的起步价为2千米7元,价格是每千米1.4元。从火车站到中山陵路程是7.6千米,爸爸应该付出打的费多少钱?学生对于这道生活中的数学题,由于缺乏生活体验,大部分学生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产生了疑难。这时,我没有及时帮助学生解答,而是布置学生利用第二天“五·一”长假去亲身体验,去探究计算方法。学生最终用不同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五、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价值。”由此可知,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最终目标。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

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

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

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

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值太贵,甲、乙规格相同,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钱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

总之,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联系生活学数学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上一篇: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同孩子一起阅读,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