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时间:2022-04-15 01:18:22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改及新教材的应用,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那么,在此背景下我们将如何来实施初中的数学教学工作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以朋友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敢于思考并勤于思考,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适当的环境,使其思想迸射出灵感的火花。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互相补充。在互动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悟、观念和理念。

例如:我在给七年级学生讲有理数大小比较时出了一道题:比较-1000与0.01的大小。自己第一个举手说:“我来做。”我写成“-1000>0.01”,接着说:“老师做的题目一定不会错,大家说对不对?”同学们听后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于是我便叫说“不对”的学生起来讲理由。一位男生站起来说:“这道题应该是‘-1000<0.01’”。我故意说:“这样看来,我还得拜你为师了,你把道理讲清楚了,我才服输。”接着他便把上节课讲的“一切负数都小于正数”这个道理拿出来讲。全班同学为之振奋,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二、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合作”学习数学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通过感知、理解、应用、系统化地了解数学知识,这样才会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如,新课标七年级教材在探索日历中的规律时,先展示给学生熟悉的日历卡,提出问题,“卡中的正方形框中9个数字之和与正中间1个数的关系是什么?接着再分层次提出问题,这样的关系对其它方框成立吗?同学们能用代数式表示吗?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同学们能发现方框中9个数字间的关系吗?可以用代数式表示吗?”这样提问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大,同时也反映出问题逐步加深。

三、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的全过程。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从教师的教转向主动地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建构数学知识,为学生能够顺利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例如,“如何动手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图案)”的课堂教学,学生会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进行活动。(1)有人想到小学剪纸――先将一张纸对折,在折痕的一侧剪下一块,打开即得一个轴对称图形的纸片。(2)有同学想到是扎眼――将一张纸对折、用大头针扎出一个图案,保证每次扎的眼都能扎透每层纸,将纸打开,所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数学的人文性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是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地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和数学史料,便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的全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启发作用。

例如,介绍数的产生、计时工具的演变、加减符号的由来、货币的起源,以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杨辉等,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体会到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五、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评价的实效,强调促进发展。新型的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

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我让每位同学准备一本“成长记录本”,每次课堂上提出或回答一次问题,我就奖励一个苹果,让学生自己画在记录本上,而且我把每次完成作业情况也分等次奖励小苹果;另外,如果课内外违反纪律的同学,我又给他们画叶子,然后每周及时结算他们的成绩(苹果数―叶子数=成绩),并及时给予口头表扬或者实物奖励。这样违反纪律的同学就要想办法挣“苹果”来抵消“叶子”,课堂上他们就会专心听讲,并积极回答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总之,新课改及新教材的应用,给教师极大的创造与想象空间,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究,应用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论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数学练习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