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时间:2022-04-14 11:00:27

关于国内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编者按:十七大将共建共享纳入建设和发展构想,共建共享随之被引入多个行业的新一轮发展框架。部委重组后,共建共享被工信部列为工作重点。而三张3G牌照的发放,意味着超大规模的网络建设,亦呼唤着共建共享必须全面、快速、有力的推行。如何共建,并在共享之上再共治共维之?共建共享与提升运营管理等课题的有利联结点在哪里?本期,编者试从较高视点出发,观察、分析、分享国内电信共建共享的成果、挑战点,并理性而乐观地畅想共建共享的未来。

共建共享应重点关注室内布线系统

万俊青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施一年多以来,节余资金明显,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共建共享主要集中于通信铁塔、杆路等《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下称“235号文”)重点关注和考核的内容,而改善无线网络深度覆盖室内布线系统的共建共享情况则不容乐观。室内布线系统跨运营商的共建共享,除了原联通合路CDMA&GSM系统的共享延续外,其它自发的共建共享相对少见,室内天线重复布设导致的重复投资较为严重,应成为共建共享工作下一步关注和推进的重点。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判断,未来十年内国内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网络覆盖均需考虑多制式、多频段补充协调发展。各运营商覆盖需求如下表所示:

对于改善网络深度覆盖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各运营商对不同频段和制式通过多制式合路方式共用一套室内天馈线布线系统,是目前的主流建设模式,而对覆盖的频段和覆盖深度需求基本趋同,频段和具体制式及覆盖网络布局的细节差异完全可以通过精细的设计方案达到合理均衡(和同运营商内不同制式和频段协调所采取的手段类似)。多制式合路建设时,如果能兼顾其它运营商的需求,少量增加投资即可满足跨运营商共建共享要求,可明显节约建设总投资。

由于布线系统涉及的共用资源较多,除系统建设外,系统的维护优化、扩容改造、运营商之间以及与第三方之间费用结算等问题均涉及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需要运营商之间充分互信并投入更大精力。因此,传统竞争和操作模式的惯性思维是目前跨运营商共建共享室内布线系统实施不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多运营商建立良好沟通和协商机制的前提下,由于有共同利益(节余资金)的追求,跨运营商共建共享布线系统完全可以顺利操作。但实施时需注意统一规划,以符合各运营商的建设目标。在总体目标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共建共享实施还应关注:

(1)兼顾多系统、多制式、多频段的覆盖和容量需求;

(2)有效控制系统间干扰;

(3)成本合理化,有效共用资源节约投资;

(4)工程实施和维护便利,具备后期系统扩展、网络优化调整所需的灵活性;

(5)满足业主、主管机构的要求;

(6)运营商间结算、沟通流程明确清晰,便于操作。

随着技术的演进,全业务运营背景下各运营商可选覆盖技术手段逐步趋同,无线网络建设投入的资金差异导致的竞争能力差异不再明显,而环保、管制的要求则会越来越高,导致布线系统建设成本更高。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在获取资源困难、建设成本高昂的室内深度覆盖解决方案时,国内运营商将会倾向于其它较优的合作模式,更多地选取共建共享以节约成本,提高投资收益。

铁塔、管道、杆路共建共享之我见

梅仪国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郊区及农村地区经常出现移动、联通双塔并立的现象,传输杆路在道路旁和农田中更是密密麻麻,国内电信业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问题日益严峻,大量耕地、钢材及水泥等原材料被浪费。253号文的颁布,是为了实现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有利于节能减排,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保护自然环境。

电信基础设施中的铁塔、管道、杆路,此三者占基础投资的比例较高,对民生的影响也最大,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经济角度来分析,共建共享都是应行并可行的。与单独一家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多家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容量、负荷、承重等方面的要求完全不一样,因此要根据共建共享的需求来进行设计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快共建共享的速度,提高共建共享的效率,保证共建共享的质量。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关于铁塔共建共享,首先要注意防范职业健康风险。运营商用多套天线共建一个铁塔,虽然同区域内的基站数量比原来各自规划时减少,但是中心污染源的电磁辐射强度会更大,易引起小区居民、学校、敏感人群的担忧,同时网络维护、施工职业人群暴露在更大的电磁辐射中,影响健康,因此需要在共建共享后建立新的环境防护和监测规范和标准。其次,已有铁塔的共享,必须预先对铁塔负荷进行承重的衡量和核算,以便通过改造可实现共建共享,同时还要充分预计施工可能碰到的困难,并做好准备工作。

第二,关于管道的共建共享。电信运营商每年用于地下管道的投资十分巨大,占传输网总投资比例50%以上,因此管道共建共享,可以明显降低运营基础设施投资,并且早在253号文前,很多地市的运营商就已积极进行管道的合建共建。

第三,关于杆路共建共享。架空线路在杆路上架挂受空间的限制,架空线路与地面及地上建筑设施必须达到规定的安全距离,同时上下线条间的距离要能保证线路的正常施工和维护,线条的垂度需满足最大负荷或最小垂度时吊线的拉力强度极限。因此对于原有杆路的共享,原则上一条吊线只挂一条光缆或电缆;在无法增设吊线的前提下,只有对吊线现有垂度进行测量核算才能决定是否增设光缆;新建杆路的共建,要合理选择等级强度高的电杆,采取缩小杆距、增加抗风拉线数量等方法,以满足多家营运商的杆路共建共享需求。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技术上是可操作的,但实际操作还面临诸如资产归属、施工维护协调等问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费用结算体系和网络资源监管体系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同时,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不可避免会削弱电信市场建设的需求总量,有可能导致通信产业链的局部萎缩,投资建设需求总量的下降会使产业链中的设计监理等服务性企业、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以及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器材供应企业等受到波及,尤其是实力薄弱、规模较小的上下游企业,将首先受到影响。但笔者认为这是产业的良性洗牌,可以激发企业的改革创新意识,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最终促进整个通信行业的良性发展。

共建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运营商应该积极应对,紧密协作。

引入第三方或更有利于基站共建共享

宋永胜 广州市电信设计有限公司

253号文规定电信运营商已有的铁塔、杆路必须开放共享,不具备共享条件的应采取技术改造、扩建等方式进行共享。另外,拟新建铁塔、杆路的运营商必须告知其它运营商,根据其他它运营商的需求,实施共享、共建。253号文的实质是为了减少电信重复投资,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在基站共建共享方面,笔者认为引入第三方是基站共建共享实施的有效途径:

(1)目前,在通信铁塔的共享上,铁塔的承重、各通信平台的水平隔离、垂直隔离条件、机房配电、油机蓄电池支持能力等常成争议焦点,而各家运营商都制订了各自的标准,分别由几家设计单位负责,因而不可能用于共建共享的实际操作。笔者认为,关于基础设施是否具备共享条件的技术评估,可交由经工信部认可的第三方评估,如通信设计院,第三方负责提供技术评价报告,对是否可以共建共享提出建议。

(2)新建铁塔交由第三方实施,运营商租用。比如美国的基础设施共享主要是由独立(私有)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公司倡导的,运营商参与其中;印度的电信市场,则是由几家运营商共同成立一家基础设施公司,为几家运营商共同拥有。

(3)机房、外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共建交由第三方实施,运营商租用。机房实现共建后,外电、空调、电池等均可实现共享,节能和节资效果将非常明显。

(4)物业谈点、关系维系与费用处理交由第三方操作。目前,三家运营商分别与物业洽谈,如果是对同一物业,难免出现恶性抬价以及签订排它性协议的现象。

(5)现有杆塔技术改造交由第三方实施,包括制订技术参数规范、工艺设计、改造施工等。

(6)主设备采用BBU+RRU方式,其中不同厂家不同网络的BBU集中安装,RRU分散安装,并在馈线口加装滤波器;或者对RRU射频滤波器进行研发,增加多系统间的隔离度,新型的RRU设备直接交由第三方生产。

(7)主设备及配套设备厂商需重新为运营商设计移动网络解决方案,加大研发力度,提供适合共建共享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等,如适合共建共享的铁塔及附属设备、低功耗绿色基站、软基站(多制式基站)、灵活配置的电源系统等,以及通过共用网络设备(如天线系统)减轻铁塔的载荷等。

(8)基站交由第三方维护。这对于已由第三方建设的基站比较容易实现,但对于现有基站,可以要求三家运营商共同招标,共享的基站由一家代维公司负责。

(9)基站规划设计单位要统一协调和实施规划。制订统一的网络结构与天馈系统共享方案,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有:

对于原来规划的三扇区基站,由于要共享铁塔,难免会改变拓扑结构,使部分扇区相隔太近,在调整下倾角也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变原三扇区为两个扇区或单扇区,以灵活方式组网。

选用双极化天线。由于3G频段比较高,3G网络的天线比较短小,只有约1米,采用双极化天线后,每个基站的天线数量只有3副。在同一根通信杆上,只要有2~3层平台,3~4个运营商的天馈线系统完全可以共存。

选用双频天线。对于通信杆荷载有限制的情况,可以考虑选用双频双极化天线,如果1个3G系统和1个2G系统共用3副天线,可以减少天线数量。但这么做牵涉到原2G系统的无线规划参数优化,例如原扇区的方向角和下倾角需要调整,会影响原系统网络质量,因此,本方案需谨慎。

选用多系统POI合路器,多个系统如GSM、CDMA、PHS、WCDMA、450M-SCDMA、WLAN、集群通信等天馈共用。本方案适合共建的场景,在现有系统上共享时,由于合路损耗、需短时关闭原有基站、对合路器的隔离度要求高等因素,不推荐共享站使用。

跳出现有框架,破解共建共享困局

徐 亮 北京邮电大学

共建共享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也隐藏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既有某些运营商不作为的“人为”困难,也有受技术条件等无法作为的“客观”困难,更有想作为却难以作为的“体制”困难,笔者拟就后一种困难进行简要探讨。

(1)缺乏促进共建共享成长的坚实土壤

首先,共建共享没有内生性的土壤。以印度为例,其电信市场之所以会催生共建共享,除了运营商数量众多,更多的原因是固定网络资源的匮乏,以下数据足以说明这一问题:截至2009年8月,印度移动用户数4.57亿,固网用户仅为3733万,宽带用户(256kbps以上)仅有698万。如果大家亲身去印度体验,会有更深的感受,一是固定网络资源覆盖范围有限,二是土地、房屋等均属私有财产,征地或是租用难度远大于中国;三是人口分布广泛,道路设施差,还谈不上管线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共建共享可说是内生性的自发需求。而在中国,即便再过5年,电信运营商也不会自发提出共建共享,具体原因不展开分析。

其次,共建共享没有坚实的外延性土壤,这里说的外延性是指供应其“养分”、促进其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非绑定网元推出已有10多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共建共享的成本属于有法可依、有据可依,能够保证共建共享的健康发展。而这一点在我国尚不具备,对于共建共享的成本分担、不按照规定执行的处理等,都还只能靠协商解决,效率和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2)破解共建共享困局,关键在于跳出体系

共建共享可以说是博弈论中提到的典型的囚徒困境,即便从行业利益来看共建共享是共赢的,对个体的最优选择却是不开展共建共享。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在于外力推动,而非市场参与方的协商解决。

实际上,最初某些共建共享案例之所以取得成功,更多的是来自外力推动,限于篇幅,不举例论证。需要说明的是,电信行业管制机构,可以说是一种外力,但从目前管制机构的职能、力度来看,还难以成为推动的核心外力;电信行业的通信设计施工单位,也无法担此重任。

笔者认为,核心的外力应该是来自体系外,也就是说必须跳出电信行业看电信的共建共享。谁来推动共建共享?笔者认为没有比城镇规划部门更合适的了:一是电信设施的共建共享涉及到很多单位,城镇规划部门既是主管部门,又是协调机构;二是既然电信设施要实现共建共享,这些设施就不再是原有意义的电信设施,而是成为了城镇的公用设施,电信运营商之间的资源可以公用,交通、电力、供水等资源也应该可以与之共建共享,对于这样一个广泛概念下的共建共享,只能由城镇规划部门来牵头实施。

当然,如何推动电信基础设施纳入城乡规划,这一点也是需要探索的,仍需要电信行业管制机构做大量工作。笔者在此呼吁,电信行业管制机构应承担更多的责任,除了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完成“某某任务”之外,应多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协商沟通,商讨促共建共享长远发展之大计。

强有力监管于共建共享必不可少

罗建迪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网优中心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意义,不仅在于节省通信网络建设投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对现有电信资源重新配置,促进市场竞争,实现资源优化。美国1996年电信法案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推进本地网竞争,引入了非绑定强制租用制度。非绑定强制租用制度在减少重复建设的同时,对促进电信竞争无疑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也由于竞争的加剧,美国电信运营商卷入持久的消耗战,最后整个电信行业发生巨额亏损,随之而来是倒闭与并购风潮。

电信运营具有庞大的沉没成本、高昂的运营成本和低廉的边际成本等特点,无法通过“接入阻碍”、“互联互通阻碍”手段来遏制新进入者,价格竞争自然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在全业务运营下,运营商由于害怕过度竞争,因而排斥共建共享。可以想见的共建共享结果是: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不愿开放管道、光纤资源,中国移动不肯放弃基站优势,最终各家运营商为了满足主管部门的期望,象征性地搞一些试点,完成自己肩负的政治任务。纵观历史,罕见直接的商业竞争对手为了政府的非商业目标,而将某一合作模式长期稳健的进行到底,唯一有效的合作模式只能是形成价格联盟。

既然运营商很难自发产生资源共建共享意愿,那么有必要通过监管政策来促使运营商达成共建共享协议。针对共建共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监管建议:

(1)建立和健全电信基础资源共建共享法律法规。只有依靠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与规则,才能保障资源共建共享顺利实施。

(2)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信基础资源共享费用结算体系,为出租者和新进入者寻找一个利益平衡点,这是共建共享政策得以长期实施的关键。

(3)规范市场秩序,保持有序竞争。制定合理的价格管制,避免价格战或过度竞争,消除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公平有序的电信市场竞争环境。

(4)建立电信基础资源监管系统。信息共享是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共建共享监管的依据,监管部门有必要建立一套网络资源监控系统,以监视网络资源实时使用情况。

(5)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电信主管部门应该将举证责任倒挂:若主导运营商不能提供无法共享的证据,则必须对共建共享工作给予配合。为了平衡权利与义务关系,可以要求竞争运营商支付共享方案分析费用。

(6)基站设施共享评估机制。由省级共建共享办公室指定的第三方提供技术评价报告,对是否可以共建共享提出建议。

(7)全面、科学地编制电信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制订基础设施年度建设计划和中长期总体规划,通过公示方式,由弱势运营商提出以共建共享需求为主的形式,寻求共建共享匹配资源。

(8)加强监管机构的能力建设,比如监管人员素质、行政执法制度、执行能力等。

(9)运营商共同的责任。运营竞争应从单纯的网络覆盖、价格竞争,提升至以服务、业务为主的品牌竞争,打破垄断观念,承担社会责任,保持行业持久创造力。

求同存异,理顺关系,携手推进共建共享

欧阳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公司

253号文正式拉开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序幕,笔者有幸作为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的开创者,经历了前期的内部机构设置、思路整理、流程梳理、三方协议签订等工作。共建共享从启动开始,受到的阻力是很大的,不仅要协调内部关系,还需要协调外部关系,各种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平衡和处理。

首先来看内部关系。对于共建共享,各部门的职责和关注点大不一样:共建工作主要由建设部门来实施,工程建设部关注的是施工进度;网络维护部门关注的则是网络安全和稳定;而资源被共享的审核工作由网络维护部门承担;共享其它运营商的资源,则主要由规划设计单位在查勘中发起……虽说各部门职责清晰,但共建共享工作由谁牵头和管理?谁负责对外接洽?共建共享管理机构设在哪个部门?仅仅这些问题就需要讨论和沟通很久。开始,共建共享由计划部门牵头,后不妥,又落到工程建设部门,几经辗转,才由公司决策层敲定由计划部门统一负责。计划部门最终设置了专门的共建共享办公室,配置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协调管理,所有对外接口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对内按原有职责进行划分,建设工作由工程建设部负责,现网资源工作由工程建设部负责。

再来看外部关系,虽说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是互惠互利的事,可以节省投资,节约社会公共资源,但各运营商的资源现状显然大不相同:中国联通不论是传输资源(管线和杆路)还是无线资源(铁塔、站址等)都比较少;中国移动的传输资源比较少,但无线资源相对丰富;中国电信传输资源比较丰富而无线资源相对较少。共建工作的开展状况,主要取决于各运营商的投资现状。而在共享工作中,运营商都希望借助对手的资源来提升自己的实力:中国移动希望多用电信的传输资源来提升网络能力,而中国电信希望多用移动的无线资源来快速覆盖。而多部委的联合发文,更多强调的是无线资源的强制共享,而对传输资源的强制性共享则较弱,这显然不是很公平。因此,经过各运营商从集团层面多方协调,将无线资源和传输资源都纳入相对一致的强制性共建共享范畴,才最终促成共建共享工作的展开。

这几年,基站建设和管线建设的赔偿费逐年上升,建设难度越来越大,而不论是基站站址、外市电,还是杆路、管线资源,共建共享都可以极大地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减少对社会公共资源的占用。众所周知,建一个基站所需要的资源,和两个基站甚至三个基站所占用的土地、天面等资源相比,从现声来说差别并不大,因此推进共建共享,还可以节约大量土地资源。

不论共建共享涉及的内外部关系多么复杂,只要各运营商对“共建共享利国利民,对任何一家运营商都是利大于弊”这一点达成共识,就应求同存异,全力以赴。各运营商的网络,未来必然是逐步趋同的,而市场层面的竞争,应逐步转向管理、服务和品牌的竞争。电信基础资源共建共享在国家政策的强力引导下,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未来政府应该促进运营商间的全面合作,以形成更加良性的竞争合作关系。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之利与弊

余伟恒杨新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公司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文,要求各运营商积极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积极响应号召,各自制定共建共享考核指标,持续开展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会对各运营商产生哪些影响?试从几方面分析其优点:

(1)节能。可以有效地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减少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

(2)成本。减少重复建设,降低网络运营成本,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

(3)资源。综合了各家运营商的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更为丰富,可以弥补各自的网络资源缺陷,使资源最大化。

(4)经营。资源的共建共享,避免了资源的独家垄断,减少了恶性竞争,可以建立公平和开放的经营平台。

同时,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也会对运营商的维护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1)需要建立统一的共建共享管理机构。由于共建共享不同于一般的电信工程建设,需由三家电信运营商共同建设和使用,这就需要另外成立一个组织和协调机构,来管理涉及到三家电信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2)权属和费用问题。由于各家运营商都是独立运营,有各自完整的资产和资金管理体系,共建后的建设费用分摊、资源的产权划分和归属等问题容易发生争议。

(3)责任不清晰。因为共建共享须是多家运营商共同进行,产权的不确定也会直接导致责任的不明晰,主次难分。

(4)流程复杂。共建必然涉及多家运营商的众多部门,流程势必复杂而冗长,工作难以开展。

(5)扩容问题。共建共享只能满足各运营商的目前网络资源需求,由于各家运营商有不同的网络扩容需求和发展,共建共享未来难免走向瓶颈。

(6)网络安全。各家运营商的资源设施聚集在一起,存在网络隐患,不利于区域的网络安全。

(7)维护方面:

各家运营商的维护模式和规范标准不同,假如共建共享资源只有唯一的维护队伍,难以同时满足各运营商的要求;

如只有唯一的维护队伍,在多家运营商设施同时发生故障时,难以分配抢修资源和顺序;

目前各家运营商都有各自的维护队伍,对共建共享资源的维护管理的责任和维护界面难以明确;

各家运营商维护队伍的素质不一,容易在维护和施工时影响和破坏其它运营商的设施,难以追究责任。

各家运营商的资源设施聚集在一起,错综复杂,在抢修或割接这种特殊情况下容易误操作,引起故障。

3月的主题是“即将跨越HSPA+?”,您可自出角度围绕主题给出观点,宏大高瞰的观察和分析,锵铿有力的深入评议……本栏目一律欢迎,形式不拘,1600字内为宜,截稿时间2010年3月3日,来邮请致。

工信部将出新政 手机信号入地铁、机场受到保护

近期,工业与信息化部正酝酿关于电信基础设施进入某些重点区域的相关规定,《征求意见稿》已下发至各地通信管理局,一旦通过,将被视为继《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简称235号文)后,保障电信通信基础设施顺利建设的又一重头文件。

《征求意见稿》对地铁、机场、高速铁路、部级及省级旅游风景区等六类重点场所的电信基础设备准入制度做出规定,确保这些公共场所的通信畅通。这将使许久以来,一直备受困扰的手机信号覆盖难问题得以解决。

除了关注重点区域的进入问题外,扩大通信设施共建共享的范围和力度,也是本次《征求意见稿》主要关注的内容。自235号文下发以来,在工信部和各地通信管理局的严格监督下,共建共享成效斐然。仅上海一地,联通和电信便共建共享246座基站,节约资金约1亿元。然而,235号文仅对“已有铁塔、杆路、基站”提出“必须共享”的要求,对于“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等 具备条件的,只是“应联合建设”。尽管只是一字之差,却使各家电信运营商在涉及到机房、电源、管道等电信设施共建时有了相互推诿的理由。

2009年三家进入3G元年的电信运营商间竞争惨烈,各地频频出现剪断线缆、签署排他协议等恶意竞争事件,使对管道、光缆的“共建共享”成为2010年政府部门重点监管内容。2010年,居民小区和开发区的管道、线缆等基础通信设施将成为共建共享工作的重点,以从根本上消除恶性竞争。

上一篇:IEEE802.16j标准最新进展 下一篇:室内分区切换导致掉话的解决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