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命题预测

时间:2022-04-14 12:40:47

文言文命题预测

湖北卷文言文阅读命题自2004年开始自主命题以来,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摸索期(2004年~2005年),采用四选一译的模式呈现,分值为20分;二是稳定期(2006年~2011年),简化为三选一译的形式,分值减少为19分;三是课改期(2012年至今),上升为三选一译一断的结构,分值增加到21分。

湖北卷文言文试题的特点非常鲜明,一是选文多元化。2004年选用《资治通鉴》标志着湖北卷选文突破二十五史的局限,进入到众语喧哗的文体自决阶段。归纳起来,选文文体有六篇人物传记、三篇议论散文、一篇记事散文、一篇小说。多元化的选文,重在突出文章的人文性和艺术性。二是考料课内化。所考词语的义项大多能找到课本依据,如2013年的“浼”,选项注为“派遣”。这个词不在120个实词内,但出现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原话为“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浼”有恳请、请求之意。所考翻译的得分点词语,多数也能对应课文中所学义项。三是稳中求变化。湖北卷一向保守,追求稳定,但也不乏亮点,比如2009年把《孟德传》(苏辙)和《书〈孟德传〉后》(苏轼)拼接成阅读文本,这是在全国率先运用非连续文本作为文言测试选文。而文言试卷的结构和题型也不断有些微的变化。

那么,今年湖北卷文言文阅读命题会不会有变化?趋势如何?笔者试作一点预测:

词语考查以实词为主

湖北卷从2006年开始只考一道选择题。所考36个词语中,“以”(2007年)、“若”(2014年)、“徒”(只是,2006年)、“甫”(刚刚,2010年)、“绝”(非常,2012年)五个属于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范围,2009年的“庶几”本以为是虚词,但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希望、企图”,并不在虚词范围内。而考查的31个实词,只有7个是复音词,24个是单音词。这符合文言词语以单音节词语居多的事实。就是31个实词,也只有少数词语在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内。且课改三年的词语考查是只考单音节词。据此,有理由判断:今年的词语考查仍然会以单音节词为主,实词虚词结合,有可能单音与复音词语并列。

筛选信息会灵活组元

筛选信息题是一种常规题。课改前,两项(一个人的两个方面或两个人的一个方面等)筛选占5套,而一项(一个人的一个方面)筛选只有3套,但课改后的3套试卷都是一项筛选。

如2011年第11题: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当对题干中提到的两项内容进行界定,将与此无关的排除,然后对题干中所涉及的事项进行确定。A项中前一句是写棺椁之葬的起始,C项两句都写厚葬,D项后一句不是写厚葬。此题答案为B。其解题思路从两条路径延展,研判题旨与选项的吻合度,剔除无关信息,获取正确答案。这比筛选一项信息的题目复杂,也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可以预判这类单一筛选题必将被两项筛选题取代。

翻译要求将逐渐提高

翻译题的赋分从摸索期的8分,到稳定期的10分,过渡到课改期的9分,并不意味著分值的减少而考查要求的降低。从以前的实际考查看,能得一半的分数就算不错。研读2014年的翻译评分标准就会发现,得分点涉及到一词多义(如“或”)、古今异义(如“宣布”)、词类活用(如“众”)、文言句式(如“相尔汝”“宁”)等。对“言”的要求全面,对“文”的质量要求也高,自然得分情况就不会尽如人意。所谓“言”是指词语知识、特殊句式、文言断句等,而“文”是指依附于文言内容的诸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具备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能力、联系语境理解未知的推断能力、依据语法自主诠释的分析能力以及表达完整内容的综合能力等。

试题格局将随时调整

分析概括题可谓文言文考查中相当稳定、不可或缺的题型。除此之外,其他题型都可能有变化,甚至有可能被替换。课改期的湖北卷是向未来新高考过渡的试卷,注定着其试验和探索的性质,也被赋予承先启后的责任,试题格局将随时调整,以应对新高考的需要。

试题格局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言”与“文”的比例。目前的湖北卷词语和断句题考查的是“言”的方面,9分的翻译题6分指向“言”的考查。偏重“言”的考查并不适应未来培养人文素养的需求,因此对文言文内容的考查有强化的趋势。从考纲来看,湖北卷在“分析综合”的考查上多有探索,但在“鉴赏评价”的考查上至今还是空白,因此也有向新领域开拓的冲动。

目前,有别于湖北卷的新题型主要有:广东、湖南卷的虚词填充题,北京卷的翻译选择题、新课标等5套卷的断句选择题、上海、广东、江苏、四川卷的主观表述题等。特别是这种主观表述题,现行题型大致可分五类:信息筛选概括类、表达技巧赏析类、分析文章结构类、默写填充类和感悟评论类。这些为湖北卷题型的拓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湖北卷尽管采取的是小心翼翼的微变策略,但在试题格局上的调整也势在必行;文言文阅读的分值估计不会有变化,但文言题型的改变应可能出现。第一条路径,可能就是把断句题改成选择题;第二条路径,可能就是增加主观表述题,特别是其中的信息筛选概括类题。

预测是为了更好地复习。为此,首先要夯实基本功。要大量积累文言实虚词的知识,除考纲规定的外,适当拓宽实词复习的范围,见多识广才能有备无患;要熟练掌握句式、翻译和断句知识,熟能生巧才能迎难而上。其次要抓牢训练功。训练时要坚持以近三年湖北卷的模式为主,明了三选一译一断的答题技巧,同时也要注意变式训练,在做翻译和断句的选择题中,更能领会已有题型的要义。还要适当关注筛选概括类的主观题,习得解答此类题的方法,如先要学会审清题干,明确要求,再认真阅读文本,从文中辨别并筛选出有效信息,最后根据题干规定,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概括所选信息。

一言以蔽之,2015年湖北卷文言文阅读不会有大的变化,最多只会有一处小小的改变,不值得大家惊慌失措。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扎实复习,任何改变都能等闲视之。

上一篇:命运多舛却从不埋怨 下一篇:小谈我的解题“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