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四本正经”

时间:2022-04-14 12:03:23

阅读教学的“四本正经”

【摘要】前不久参加了教学评比,上了《珍珠鸟》一课,有一些肤浅的思考,现从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考

一、以文本为本

我以为“以文本为本”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读透文本,只有把文本研究透了,从文体、结构、文字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读、研读。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二是应用好、用足文本。用好课文、课后练习、课前导语、插图等,教学不游离于文本,甚至脱离文本。《珍珠鸟》是一篇诗情哲理味十足的美文。通过具体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以时间为序写出事物(活动范围、动作、情感)细腻的变化,语言运用准确传神,特别是动词的运用尤为贴切;二是概括描述与具体描写相结合,情境描述与情感流露互相融合;三是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是文章的叙事线索,文章主题“喷薄而出”而又“水到渠成”。我提出了“通过品读重点段落,在重点语句的比较、前后对比、揣摩中体会有序地叙述、用词的贴切及珍珠鸟与“我”从熟悉、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及“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的主导目标。这个目标,既有过程与方法的描述,又有情感、价值观的描述,更有知识能力的描述。

二、以学生为本

当然,“以学生为本”最起码也应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应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那就是对学情的把握,应从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能力,对文本内容的熟知程度、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二是教学就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着眼于学生而且是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随时了解我们的孩子已到哪里?从何处起步?我们要对学生曾经掌握了什么和将要掌握什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因此,我们的教学就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在目标的描述中, “培养学生快速默读的能力。”前面我特意加了个“进一步”。考虑到这是第三学段的起始学期,课文导语中的“结合实际,和同学交流‘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体会。”的要求,在目标的描述中具体细化为“通过整合比较,小结提升,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这样更切合学情实际。另外,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真正实现以学定教,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顺学而导。

三、以语言为本

语文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这其实就是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懂文本,反复品味语言,通过想象朗读、比较揣摩等方法理解文本、学习语言、发展语感。《珍珠鸟》语言凝练准确,形象生动。尤其是10、11两个自然段,动词的运用更是将汉语的贴切感、形象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教学中,我引领学生再次聚焦第10自然段,通过品读重段落,在动词的横纵比较、前后对比、揣摩中体会有序地叙述、用词的贴切及珍珠鸟与“我”从熟悉、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及“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以课程为本

以课程为本,那就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课程标准的落脚点,努力实现由教教材到教课程的转变,具体的教学中做到心中时时有课程。语文新课程理念是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在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经验总结而提出来的。它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语文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制订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素养的全面性。“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整个教学目标的制订中要全面考虑,既要突出主导目标,又要兼顾其他目标。当然,我们同时也要兼顾到学期和单元目标,与编者对话。教师要思考编者为什么要选用这一篇文章,为什么要将它放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放在这一单元这一课。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却包含着一些重要内容,教师应认真阅读单元提示,把握整个单元的内容及目标要求,了解到编者的意图,从而努力让一节课的学习体现本篇课文的个性,又凸显本学段的共性。综合考虑文本、学生、语言、课标四个方面的因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提高默读的能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重段落,在重点语句的比较、前后对比、揣摩中体会有序地叙述、用词的贴切及珍珠鸟与“我”从熟悉、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及“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3.通过整合比较,小结提升,并结合实际,抓住关键词“信赖”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通过与课程标准本学段阅读(叙事性文章)目标比较,就会发现,《珍珠鸟》一课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能够很好的照应,同时结合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也可以看出注意到了学段间的过渡和衔接。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若能真正落实这“四本真经”,既做到充分地预设,又能在动态中随机的点拔引导,以学定教,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缙云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学习兴趣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下一篇:浅议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