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性化阅读创设平台

时间:2022-10-13 01:40:08

为个性化阅读创设平台

【摘要】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能动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阅读方式都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虽有不少的精彩见解,但只要老师蹲下来,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分析,就不难发现,事实上,学生们受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知识储备、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等等的约束,他们真正有效的阅读方式不多,个性化的感悟也肤浅零乱,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个性化阅读创设平台,对学生个性化阅读潜能进行开发、引导,把个性化阅读引向深处。

【关键词】创设 个性化阅读 平台

一、课前预习,展个性阅读

1.理解性预习。以理解作品的词句含义,结构层次,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为目的预习阅读。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标注难词的意思,批注阅读的点滴感受等,这样,学生在不受任何人的干扰下,独立思考,在理解、表达、感悟等方面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是展现个性解读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2.分层性预习。每个学生受他们生活背景、个性特点、原有基础的影响,呈现出或强或弱的学习能力,鉴于存在这样的差异,采用“一刀切”预习要求有失偏颇。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布置预习任务,让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层面,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相关性预习。搜集与新知识相关的资料,可以是复习与旧知识有关的知识;也可以搜集新授课内容的背景材料;还可以是对新课内容的补充材料。学生对这些相关性的材料的理解和认识、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但这不正个性阅读吗?

4.体验性预习。亲身体验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事,以期获得切身的感受、独特的体会。如:预习《触摸春天》时,让学生在家扮盲人两个小时,体会当盲人的滋味,为体会文本积累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课中促思,达个性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勤于思考,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共识。如我国先哲孟子强调“心之官则思”;又如宋代学者陆世仪说过:“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意思是说独立的见解是想出来的,不去想就谈不上什么见解。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积极思考,有独立的见解,我们要创设条件,优化教法,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行有效思考,从而,达到个性阅读。

1.以“情”设“问”,促个性思考。如支玉恒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在熟读课文后,便让学生谈谈读后的心情如何,有的说愤怒,有的说惋惜,有的说痛恨,再引导学生谈为什么,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捕捉学生的情感发问,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阅读,积极思考,才会有独特的感受。

2.抓“疑”设“问”,促个性思考。抓住文本似乎是错的地方进行设问,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的“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这一句中,“瞅”意为随意地看。而父亲是那么爱我们,却在十几天后再见到我们时,表现得这样不经意。于是我抓住这个看似不经意的“瞅”,设问:“父亲为什么这样冷淡?难道他不想见我们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一阵静思默想后,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有的说父亲是想保护“我们”,从后面的“我的妻子是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还小,什么也不懂。”有的说敌人把“我们”带到法庭上就是要逼父亲就范,而父亲早已识破他们的伎俩,所以,故意装作冷漠状。大家畅所欲言,说出了许许多多的解释。这些解释正是个体进行认真思考的结果。

3.补白练习,展个性思维。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师提供补白这一练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其中积极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补白的过程既是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许多人物对话: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我们没被砸着”

我引导学生为这些对话进行补白,可以加上语气的描写,动作的描写,神态的描写。这样学生不仅要有个性的理解和想象,还要根据已有经验组织语言、运用语言。

4.层层追问,引思维深度。学生在获得文本的基本意义后,老师要引导他们再深一层想想文本还有什么比喻意义和引申意义,使思维有深度。如六(上)《唯一的听众》中,作者不敢在家中练琴,而躲到楼区后面的树林去练习时,遇到自称是“聋子”的老人,文中写道“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抓住这一人景情相融的描写,层层追问:为什么在老人说的话中间要插入这样的描写?为什么不抓住老人的神态、衣着、动作来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老人的话在作者心里又有用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明白,作者以为破坏老人的宁静,丧失信心时,老人的话就像一缕阳光,温暖心房,此时老人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明亮,像头戴着光环的圣母一般。

5.多角度思考,开思维广度。老师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多角度进行思考,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读出另一种境界,得到另一番启示,使思维有广度。如《凡卡》中“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教师抓住“信为什么收不

上一篇: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思考 下一篇:以导学案为载体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