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与分散

时间:2022-04-13 09:48:40

摘要:文章从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概况,在面对诸如家庭结构的变化,养老观念的转变,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老年住房供需矛盾突出等机遇与挑战时,从集中与分散的辩证关系探讨了未来我国城市老年住房的发展模式,并基于政府视角提出若干改善中国城市老年住房问题的应对性政策建议,使城市老年住房的发展达到让老年人“住有所居”。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住房;集中;分散

中图分类号:TU24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7-0056-02

1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中国已进入快速人口老龄化阶段。而且这种大规模的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提前来到的,给城市的养老、住房、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环境品质、生活设施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提出了新的考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养老模式的改变、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老年人居住消费需求的转变,老年人住房问题将更加突出。2009年全国城市养老服务机构5291个,床位49.3万张,收养老年人32.3万人。面对数以亿计的老年人,城市老年福利机构明显资源不足,城市老年住房供需矛盾突出。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对老年住房及所提供的社区服务进行了大量研究。因此,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模式如何适应迅速形成的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要求,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2我国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概况

我国针对城市老年住房的范围较广,包含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养老社区等不同形式的专供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住房,是居住建筑与精神慰藉的结合。目前我国城市存在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三种基本养老模式,不管哪一种养老模式,其前提是老有所居,老年住房成了养老所需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老年人只有有了适合的、固定的居住场所,才能够安享晚年生活。

家庭养老是指人进入老年阶段后,居住在家并由子女或其他亲属负责照料生活,是将人的养老问题全部由家庭自我解决,实质上是一种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与自助行为获得老年生活保障的机制。但家庭养老模式并没有提供专门适合老年人的住房,不仅居住建筑没有从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进行设计,社区也大多没有照顾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无障碍设施、社区服务等,属于自住型住房。

机构养老则是将老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模式,主要分为福利机构和营利机构养老两种。福利性机构由于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老年住房覆盖的对象范围狭窄,而且经费的不足常造成住房设施简陋,相关配套医疗卫生设施条件较差,缺乏专业工作人员等情况,很难满足城市老年群体对社会化、个性化老年住房的需求。近年来机构养老逐步走向了社会化,如托老所、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等民营机构,主要面向一些不符合进入福利机构养老,但是又不能在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老年住房服务,其老年住房的发展模式仍然是以非营利社会福利为主。民办营利性机构中的老年住房则是参差不齐,以收住、托管老年人和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基本护理服务为主,疗养保健型、休闲娱乐型老年住房数量不多,存在老年住房地区发展不平衡,设置布局不合理,地点远离城市中心区、交通不便等缺点。

总之,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模式仍然以选择与子女同住的方式为主,只有少部分选择了机构养老模式。由于缺乏福利性老年住房与营利性老年住房的统筹规划,城市政府只考虑有限的公共养老机构而缺乏对民办养老机构实施有效的支持,加之没有有力的投资发展环境,城市老年住房的发展在现阶段仍然是有限和缓慢的。现有的老年住房与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已经不相适应,如果没有新的扶持政策,老年住房的发展不可能稳定、成规模和持续的发展,那么在未来的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住房供需的矛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发展而日趋加大。

3 我国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模式展望

3.1分散式――家庭自住社会化模式

中华民族向来有着尊老爱幼的道德传统,人们自古以来就追求儿孙满堂、多子多福的生活,受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未来我国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模式仍将以自住型为主。但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医疗康复的要求,家庭自住社会化模式将成为一种新兴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即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模式,其住房形式仍然是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普通住宅,但服务的提供主体是依托社区而建立的社会化的专业养老服务体系,而非家庭成员。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让老人享受必要的养老服务设施,还可以从家庭成员中得到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尊重老年人和满足老年人的天伦之乐,并进而通过这种愉快的精神状态增进老年人的生活勇气和安全感。

3.2集中式――独立型老年社区模式

随着城市老年人居住观念的改变,许多老年人从过去不肯到养老机构开始向往群体生活,尤其近年来,集中的独立型老年社区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独立型老年社区有优越的居住环境,能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完善、周到、及时的服务,有适合老人的各种活动,能让老年人解除孤独感、寂寞感,使其享受到“独立居住”、“集中交往”的乐趣。我国现阶段在发展政府福利性和民营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基础上,可逐渐将政府福利性养老机构市场化,使独立型老年社区包含有不同层次的老年住房,既满足“三无”老人等有特殊住房需要的老人群体,又可满足经济基础较好的老年人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的多重需求。但独立老年社区需注意选址应尽量不要远离城市生活区,并应保持交通方便、城市生活的延续。

3.3集中分散混合式――复合型住区模式

复合型住区是一个“半开放”的社区,它可以城市的任何一个新建或改造小区为载体,并与城市社会融为一体,而不像独立型老年社区大多分布在城市郊区,如果交通不便就容易成为“孤岛”。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复合型住区服务对象仍然以青年人为主,同时在小区内部建设小型的老年社区,让“两代人”虽分开居住,但都生活在一个小区,使老年人既可享受家庭自住模式所带来的天伦之乐,又可满足老年人独立居住的需求,以及在小型老年社区里找到交往的乐趣。复合型住区模式应成为未来主要发展的一种模式。

集中与分散是对立统一的两面,集中与分散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正确处理集中和分散之间的关系对城市老年住房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集中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独立型老年社区规模也不能过大,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性调查,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生活在老年人过于集中的环境,因此独立型社区规模应以中型为主,适当的分散布局,以便与周围居住环境协调,并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同样,家庭自住社会化老年住房在原有分散的基础上,社区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必须有计划、整体性集中布置,以提高养老服务的便利性、多样性和高效率。

4 政府视角的城市老年住房应对性政策

4.1统一规划,全程监管

对于老年住房项目,政府应统一规划,将老年住房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专属用地空间布局,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老年配套服务设施,如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托老所等,从用地范围上进行控制,在小区的详细规划及建设中要予以具体的落实和实施。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对于那些设施和条件比较差的老年住房,要有计划地进行无障碍改造,确保老年住房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各地政府根据城市规划和相关政策优惠提供土地,对开发部门关于老年居住建筑的开发进行宏观控制和指导,严格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建设部、民政部出台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建设,如配备必要服务设施、采用无障碍设计等。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的各种家庭类型,以及老年人的各层次经济收入为主要参考依据,在户型配比上更为多样化,以满足不同身体状态、不同阶层老年入的居住需求。政府管理部门还应建立一套保障老年居住环境建设标准的监督评价体系,不合格的要限期进行整顿和改正,对养老机构实施行业等级管理与评估,实现老年住房开发建设的全程监管。

4.2加强城市政府与养老机构合作

除了面对经济条件较好老年人群体,市场化运作的高端老年住房外,还应加强城市政府与养老机构企业的合作开发,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开发商来兴建和管理老年公寓。可采用行政划拨方式供地,也可采用收取合理土地使用费的方法,并适当降低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简化立项和审批手续。针对养老机构制定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作用,按照信贷通则加大贷款支持力度。通过优惠的土地、信贷和税收等政策工具,鼓励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增加面向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可支付住房的供给,也可对那些买不起房而需要租用公共住房安家的老年住户采用租赁的模式,让老年人以多种方式实现“住有所居”。

4.3健全城市社会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在发展我国传统的家庭自住养老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建立健全城市社会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其重点是“老年友好社区”的建设,满足老年人在住房、交通、健康、社会交往、、教育、休闲活动等领域的需求。通过在社区内设立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点,将一些原来由家庭负担的事务性工作纳入服务范围,提供相关的养老生活照料服务体系、养老医疗卫生体系及养老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对家庭养老的社会化补充,如结合老年活动中心,开设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减轻家庭压力的同时,也满足了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环境的心理需求。

5结语

今后一个时期,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老年人数量将持续增长,同时,消费观念的改变,特别是老人传统养老观的改变,老人的养老需求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更趋于多元化和多样化。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模式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出现更为完善的新发展,并通过集中与分散辩证的发展模式加速老年住房的供给和市场化运作,给老人更多的选择,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同模式的老年住房问题,城市政府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统一规划,全程监管,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各界力量致力于老年住业,从而使城市老年住房的发展真正达到让老年人“住有所居”,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所带来的日益突出的老年住房供需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胡小武.老龄化社会城市老年政策的理念变革[J].城市问题,2008(07)67-72

[2]胡仁禄.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初探[J].建筑学报,1994(10):39-41

[3]罗德启.世纪之交的老龄居住问题[J].建筑学报,1996(0]):30-35

[4]曹云亭.城市社区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J].住宅科技,]997(07):11-13

[5]王玮华.居家养老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J].规划师,1999(01):87-89

[6]曹力鸥.人口老龄化对社区规划和住宅建设的影响[J].国外城市规划,1999(03):19-24

[7]王江萍.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2(03):53-55

[8]宋言奇.城市老龄社区构建问题三议[J].城市规划汇刊,2004(05):81-84+96

[9]周典,周若祁.构筑老龄化社会的居住环境体系[J].建筑学报,2006(]0):10-12

上一篇:浅谈国林仿古建筑的时间与空间 下一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总体空间布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