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期待的激发

时间:2022-04-13 09:13:30

谈阅读期待的激发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进行交际沟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阅读;阅读期待;课堂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11-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进行交际沟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呢?

一、创设情境,以趣激发阅读期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所需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感受到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产生“欣赏文章”的阅读期待,在“课未始,兴已浓”的良好状态中走进教材。

如教《草叶上的歌》一文时,我就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来创设情境:播放各种各样的草坪的景色,把迷人的绿色世界带进了课堂,把学生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学生的阅读期待得到了激发,很快地走进草坪。在教学“绿盈盈”的草坪时,我用色彩艳丽的卡纸为学生剪出了一个迷人的昆虫世界,斑斓的蝴蝶、腾空的蚱蜢、轻盈的蜻蜓,一一“飞”上了黑板。学生浑然入境,把自己也融入到昆虫世界,快乐地活动,无拘地交谈。这样的情境创设,开启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之门,将学生的阅读期待指向与文本的对话中。在这主动的感悟、理解中,学生不仅读出了美,而且品味到了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并在反复的诵读中,形成语言积累。

二、锤炼语言,以情激发阅读期待

有人说:“教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应该是语言大师。”这话并不为过,因为教学是通过语言作为媒介来进行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黏合剂。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就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

三、设置悬念,以疑激发阅读期待

心理学表明,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有一种好奇心理,小学生尤其如此。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设置悬念,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而文章的题目、情节内容等都是设置悬念的基点,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因此,就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1、利用课题设置悬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推想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对课文的阅读将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在教《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我在解题时对学生说,教科书是同学们必备之物,就像我们吃饭时的碗筷一样。新学期开学,当你拿到新教科书时,你感到它的珍贵吗?可是题目却用了“珍贵”一词,这不是很奇怪吗?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请大家阅读课文。这样,学生阅读的兴趣大增,思维被调动起来了。读完之后,我让学生回答教科书“珍贵”所在,发言特别踊跃,教学效果很好。

2、利用内容设置悬念

以文本内容来设计问题,从而构成悬念,能调动学生最大的期待心理。如教学《女娲补天》一文时,在学生读题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通过课前预习,你们想到些什么?有什么疑问?”生1:读题时,我想知道女娲为什么补天?怎样补天?生2:读题时,我想知道女娲补天遇到什么困难?生3:女娲最后补天成功了没有?学生在一个个悬念面前,阅读期待就很快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深人思考阅读内容,经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此时,教师以课文内容设置悬念,把学生的阅读期待提到了最高点具有了最强的好奇心,最浓的兴趣,最旺盛的求知欲。这样的过程是全面深刻性的阅读,有助于阅读的深化,促进思维的升华。

四、调整视野,以议激发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要在阅读中发挥作用,必须使学生的“期待视野”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张力平衡,即“期待视野”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过高或过低的“期待视野”都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尊重个体阅读的差异,及时调整学生的“期待视野”,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从而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炮手》时,我对学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你怎么读,怎么想,那是你的权利,请你边读边把你的感受、疑问写在书的旁边。”从而营造了安全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渴望和期待。因为读得真切,读有所思,他们还提出了想解决的或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与人交流。如“炮手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开炮?”“将军真傻,都没有关注到炮手的神态有异常。”“我想知道炮手当时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番思维火花的碰撞,扩大了学生的“期待视野”,而且所有的问题都处在学生的“期待视野”里,他们自然有进一步深入阅读的期待,从而带着自己的感受、体验步入“精读”课文阶段,真正深入理解文本意义,再次多元品读课文。当然,教师也可以主动提出问题,比如说一些涉及课文重点难点或帮助学生深化课文内涵的问题,但是,在此同时,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所提的问题纳入自己的“期待视野”,从而在主动探究、反思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扎实的训练。

实践证明,阅读期待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还能拓展学生阅读思维的空间。浓厚的阅读期待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语文教师应当着力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去燃起学生的阅读情感,孕育灵动课堂,从而使阅读教学弹奏出更为美妙的曲调来!

上一篇:课堂对话 让英语课堂精彩纷呈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小学信息技术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