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在汽修专业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2-04-13 05:01:32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在汽修专业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本文结合我院与中德诺浩公司合作培养汽车人才的项目,引入了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并围绕该模式,以建设“汽车维修”省级示范专业为例,对专业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以及教学内容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各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汽修专业;双主体;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教学内容创新;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院作为七台河当地的职业院校,紧密结合七台河市发展需要,遵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汽车维修”省级示范校专业建设为契机,引入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我院汽修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引进

我院汽修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建设后,我院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该项目是引进德国双元制的课程体系和办学模式,经过多年本土化探索,成功开发出的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中国式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汽修专业隶属于校企利益共同体“中德诺浩汽车学院”。“双主体”是指学校与企业共为对专业实施管理的主体,中德诺浩汽车学院既是我院的二级学院,同时也纳入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的管理,各项工作均由校企双方分工协作开展。“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项目”是创新模式的校企合作,中、德合作三方对项目学生进行学籍注册,学生毕业时可考取德国认证的技能证书。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三年制学生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外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主要进行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教育,完成职业资格考证,进行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与能力教育,第三年以准员工的身份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工作环境中完成任务,提高就业岗位的综合能力。可以说,学生在迈入中德诺浩汽车学院的时候,就已经半只脚踏入“高端汽车品牌4S店”的大门。

二、专业办学模式改革

我院依托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七台河市隆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汽车4S店等典型企业,校企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科学论证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设计制订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案,建立企业主导人才培养规格、学校统筹落实的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方案。校企共享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不同的育人主体、育人环境,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相对接。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行、企”三方通力合作,通过“开发调研岗位分析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初步评审调整优化专业建设委员会终审”路径,将学校课程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形成“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即在对汽车行业和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剖析当前汽车企业的岗位设置,研究企业岗位的归类,依据汽车服务人才的成长轨迹,分析总结适应各岗位的技能,让学生在项目化课程中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四、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由易到难、少讲多练、边讲边练的原则,对传统实践性教学进行大幅度调整,积极与合作企业开展“冠名班”、“订单班”的合作。全面实施项目教学,将课堂搬进实训室和企业车间。

五、评价模式改革

着力构建“五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1考核内容科学化

考核内容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侧重考核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考核形式多样化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单一的弊端,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类型,集成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的优点,采用创新的、有时效性的考核评价形式。

3考核主体多元化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的单一主体模式,将行业企业资源引入课程考核评价,在试题设计、考核标准制定、考核场所选定、考核成绩评定等各环节上,着力探索和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

4考核对象差异化

教师在命题时对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可有针对性地设计标准题和选作题。标准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主要是考核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占60%;选作题(分为A、B、C三级)是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的,占40%。

5考核时间全程化

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核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地确定学习态度考核、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比例。

六、教学内容创新

1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课程体系开发根据“任务导向”、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以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参照《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标准》和德国“汽车机电维护保养技师”等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将实践教学与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时部分实训环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与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2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展现示范校建设成效,学校将加大资源库建设,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材。在专业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汽车维修教学资源库,教师编写《汽车认识实训》、《汽车维护与保养》等教材,并努力打造创新型的精品课程。

七、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省示范校建设的契机,建立符合企业现场实际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的学习任务。建设体现企业文化的校内实训基地,科学购置实训设备,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融教学、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模拟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根据不同订单班的教学条件差异,专门组建与之配套的实训环境,以保证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合作企业接收,上岗就业,实现校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王振龙.积极探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N].西安日报社,2013(19).

[2]隋秀梅,张庆玲.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3]倪伟国.构建工学结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13(12).

上一篇: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信息化稽查――提高电力营销稽查水平的方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