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WTO环保运作缺失

时间:2022-04-13 09:33:17

【摘要】新修订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卫生与植物检验措施协议》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都依照GATT第20条的“一般例外”条款的基本原则赋予各国为保护环境而采取措施的合法性。如《技术...

浅析WTO环保运作缺失

提要近年来,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的介入已成为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在处理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上,世贸组织的环保条款被越来越多地引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发达国家对“环保例外权”的过分强调形成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wto中的若干基本原则也因发达国家对环保条款断章取义的援引而未能真正贯彻执行,针对上述WTO环保条款实际运作中的缺失,本文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旨在引导发展中国家增强自身环保意识,努力提高环保水平,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制,维护本国的正当贸易利益,以适应国际贸易的新趋势。

关键词世贸组织环保条款

90年代,伴随着全球范围内日益高涨的环保潮流,国际贸易也被打上了深重的环保烙印,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主管世界贸易的多边机构对环境与贸易的关系作了概括,指出:“各参加方为了保护和维持环境的需要,为了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各方通过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上所处的地位和需要相符合的方式来增强达此目标的手段。”这一思想原则也体现在世贸组织的相关协议中,我们称之为环保条款。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一原则并未真正得以实现,一方面是由于WTO对贸易与环境关系所做的仅是一般性的、粗略的概括,缺乏明确的约束性规范,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使环境与贸易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由此受到不利的影响,认真研究世贸组织的环保条款及其在实际运作中的缺失,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下维护正当的贸易利益、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if!supportLists]-->一、<!--[endif]-->世贸组织的环保条款

WTO是GATT和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GATT运作47年后的一次飞跃,其中的环保条款仍以GATT中第20条“一般例外”中的(b)款和(g)款为基础。根据该条规定,“只要不对情况相同的缔约方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不对国际贸易隐蔽的限制”,任何缔约方都有权采取“保障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即(b)款]和“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有效配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即(g)款]。

新修订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卫生与植物检验措施协议》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都依照GATT第20条的“一般例外”条款的基本原则赋予各国为保护环境而采取措施的合法性。如《技术贸易壁垒协议》中规定:“不得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合理的水平采取为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的必需的措施”。《卫生与植物检验措施协议》甚至更进一步,其第5条第7款引入了“预防原则”,即在成员方当时找不到足够的“科学依据”以判断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的“必要”程度时,可以在“得到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临时地采取卫生或植物检疫措施。”

WTO将环境保护作为国际贸易的例外条款,其宗旨是为维护和改善全球环境、促进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但WTO中对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仅作了粗略的一般性的概括,仔细分析有以下不完善的地方:

第一、这些条款均强调了“环保例外权”,表明环保权是成员方的一项当然权利,这就为各成员方以环境保护为由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提供了多边的合法性。如今,借助于上述过分强调“环保例外权”的环保条款,发达国家能够更“正当地”在贸易中设置环保壁垒。

第二、这些条款缺乏有效的、明确的约束性规范。对于何为“情况相同”,什么叫“武断的”、“不合理的”、“隐蔽的”,均没有具体精确的衡量标准;对一些关键词如“必需的措施”、“有效配合”内涵和外延的规定均过于笼统,这就使得环保条款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自由度,从而难以避免和有效遏制“环保例外权”的滥用。

<!--[if!supportLists]-->二、<!--[endif]-->发达国家借环保之名实行的贸易壁垒

GATT经过八个回合的谈判,使得各缔约国的关税不断调低,非关税壁垒也在逐渐减少。而环保措施存在的不完善性为缔约国各方创造了新的灰色区域,使得已经乌拉圭回合强化的非关税壁垒又以新的绿色保护的形式出现。这为发达国家实行新的贸易壁垒,削弱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经济实力强、环保水平高的优势,在WTO的政策空间内制定和实行了种类繁多的环保措施,使得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应付,从而形成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

1、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发达国家对出口产品初使原料的准备、生产制造、包装销售及消费者使用和废物处理都做了严格的环保要求,发展中国家为达到这种标准,除了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更有技术方面的障碍,这样就导致了产品成本增加,影响了竞争力,甚至由于技术上达不到发达国家所定的标准而被拒于市场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此标志只有商品质量和环境标准均达到发达国家的规定才可取得,且各发达国家实行的环境标志在国家间也相互认可,如德国的“蓝色天使”,日本的生态标志,欧盟的CE标签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取得认证难度很大,据我国外经贸部统计,由于发达国家绿色环境标志的广泛使用,我国将减少4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3、绿色包装制度。如98年9月美国农业部签署一法令,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制包装必须有检验和检疫证书,证明其已经过防腐、薰蒸处理,以防止病虫带入美国。中国认为这种处理步骤将会对中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并且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也难以达到美国的标准,由此引起的贸易磨擦不断,预计中国将因此遭受180亿美元的贸易损失。

4、绿色检疫制度。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此项制度的规定已经超过了环保目标的要求,加之WTO《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的“预防原则”,使得卫生检疫制度更加苛刻和难以把握。另外,发达国家还以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实行贸易许可证制度等形式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进行限制。

我们并不否认环保意识渗透到国际贸易中的积极作用,从长远看,它必将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也会从中受益。但目前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环保技术落后的现实,片面强调“环保例外权”的作法,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简要回顾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以掠夺殖民地国家的资源、肆意污染环境而不负担任何成本为起点的。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目前不得不面临自然环境脆弱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双重困扰,而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工业化发展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理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并给予资金、技术的多方援助,促进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共同发展。然而发达国家从本国情况出发制定各种高水平的环保措施,却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削弱了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环境保护越来越难以得到源自经济实力增强带来的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更难以应付发达国家日益提高的环保标准,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性循环。

<!--[if!supportLists]-->三、<!--[endif]-->发达国家不合WTO原则的作法

发达国家虽然不断地援引WTO中的环保条款,强调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但在开发和使用资源、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和转移污染产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方面并没有真正贯彻执行WTO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原则。

1、据统计,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的20%,却使用着全世界80%以上的自然资源,而其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源几乎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如日本,为了优化本国的生态环境,每年从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国家进口数千万立方米的木材,其贸易量占世界木材贸易的52%,发达国家的这一做法导致了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森林资源不断上升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雨林国家)森林资源的退化和衰竭,显然违背了WTO中“按照持续发展目标使世界资源得到最优利用”的原则。

2、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时,对国内和国外的厂商实行双重环境标准。例如日本,将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向东南亚及拉美国家转移,目的是实行远低于国内的环保标准,以逃避国内苛刻的污染处罚,获取超额经济利益。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自95年1月1日起,从国外进口的汽油,其有害物质的含量要降到很低的标准,而国内的厂商可在一、两年内逐步达到这一标准。相反,若发展中国家出于对环保和本国企业负担的双重考虑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国企业提出较国内更严格的环境要求时,则会受到“违反国民待遇的指责”。例如93年,我国化工部环保局就因对进口化工产品制定了比国内产品更严格的环境标准而很快在当时的复关谈判中被指责为“违反国民待遇原则”。

3、发达国家向境外转移有毒废气物和污染产品。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工业发达国家产生的废气物占全球产量的95%,86年到98年间共有350万吨运往亚、非、拉地区。又如,美国法律禁止在国内使用涕灭威、杀虫脒等有毒杀虫剂,但并不禁止企业对这些有毒产品的出口,从91年到94年,美国向10个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出口了2600万吨有毒杀虫剂。这一作法显然与发达国家所倡导的环境保护背道而驰,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同时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履行国际义务的难度。

4、世贸组织中虽然规定了技术方面的透明度原则,《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也要求成员方尽早公布环境方面的技术规定及提供咨询服务,但发达国家并无实质性的行动,据统计,发达国家并不愿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而宁愿推销环境产品,如日本、德国、北欧等,因为他们不愿在技术转让后受到发展中国家低廉同类产品的竞争。至于资金援助的问题,发达国家虽曾在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上原则承诺,将拿出GDP的0.7%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而实际上,这一比例仅为0.25%左右,总额仅有500亿美元。

如何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实现公平贸易与自由贸易的统一,一直都是WTO立足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难题,使得WTO中的诸多条款在实施中一直存在着向发达国家利益倾斜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利用WTO基本原则、维护正当利益时常常处于劣势。因此,WTO还需对环境与贸易问题作深入持久的探讨,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对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原则和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援助措施,加强对WTO基本原则履行的有利监督使WTO中的环保规范最终向着更详尽、更有效、更公正的方向发展。

<!--[if!supportLists]--><!--[endif]-->四、给发展中国家的几点建议

针对发达国家实行的新贸易保护措施和不合WTO原则的若干作法,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的正当利益,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发展中国家应当意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涉及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每一个国家都责无旁贷。虽然受技术与资金的限制,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中做出取舍,但经济发展绝不可以成为破坏环境的理由,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注意环境保护,甚至破坏环境,最先受害和受害最深的往往还是自己。

2、尽可能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实施国内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加强国内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控制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的转移,制定实施绿色产业政策与持续发展战略,努力使出口产品逐步符合国际环保的标准与要求,以高质量的环境友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中关于贸易环保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谈判,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警惕和抵制以环保为名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发达国家的不合理作法,并在多边谈判的基础上纠正现有环保条款的缺失,与发达国家成员共同制定能够真正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与要求的公正合理的环保条款。

4、加强国际间的环保交流,既要积极争取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与资金援助,又要积极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环境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动各国环境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①《世界贸易组织惯例与中国涉外经贸》汪尧田邵望予汪明著

②《可持续发展导论》孙志东等著

③《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文件草案》1993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④《环境保护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准入的影响》1996年2月《世贸组织动态与研究》

⑤《世贸组织的环保例外措施及我国的对策》1998年1月《国际商务研究》

⑥《国际贸易中环境措施的公平性分析》1998年2月《世界经济地理》

上一篇:西部大开发战略绩效分析论文 下一篇: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缴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