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人员构建

时间:2022-04-13 07:24:18

论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人员构建

关键词:中医药学;信息学;知识服务;人员构建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11.002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11-0003-02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21世纪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相互结合成为必然,它将推动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建设与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传承中医药文化,创新中医药学,发展中医药信息学,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快速实现,是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员的责任之一。构建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必然需要中医药学、图书馆学、外语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组成专家团队,共同研发构建,才能为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更好、更深层次的知识服务。

1 构建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的意义

中医药专业图书馆是存储中医药科技知识的宝库,也是传播中医药知识的重要信息枢纽,更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为科研和医疗人员提供知识服务,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实现中医药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

信息资源是知识服务平台建设之根本,实现中医药知识的准确定位、快速获取和利用是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信息资源建设中,一方面要基于用户需求采集相应的中医药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要对类型多样的中医药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织、整理加工,深度揭示其知识的内涵。资源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声像缩微、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专家信息、机构信息等。在追求资源全面的同时,坚持通用资源优先的原则,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标准的元数据和规范的数据库结构,科学地实现中医药信息资源的超强整合,以满足中医药信息学研究与发展的需要。

1.2 发挥重要的支撑平台作用

进入21世纪,虽然我国中医药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也还存在信息获取、转化与共享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搭建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中医药知识的获取与信息的转化能力,通过信息数字化建设与网络化技术来提高中医药信息的共享能力。另外,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亦是中医药专业图书馆为中医药教育、科研和临床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支撑平台,具有承上起下的桥梁作用,对传承和创新中医药学、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基金项目:2008年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20200-1)

通讯作者:李莎莎,E-mail:

1.3 推动中医药信息学科的发展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数千年来经久不衰,为大众的健康和民族的昌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1世纪,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新兴的学科――中医药信息学。作为中医药专业图书馆,搭建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其目的是对中医药学信息实施有效的管理,促进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加快中医药信息的知识转换,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传播与利用,促进中医药信息学的深度研究。因中医药信息学在技术与支撑服务的研究实践中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利用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内涵和原理进行研究,将丰富和完善中医药信息学的理论基础,从而推动中医药信息学科的整体发展[1]。

2 构建知识服务平台的人员结构

中医药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是围绕着信息资源的挖掘、整理与利用而展开的。图书馆构建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中医药信息资源,构建专题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准确分类、快速定位和便捷获取与利用,为中医药教育、科研和临床提供一站式的知识服务。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必然需要中医药人才、图书馆人才、外语人才和计算机人才等复合型全方位人力资源体系的支持。

2.1 中医药专业人才

中医药学是我国具有原创精神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之一,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加快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中医药专业图书馆也必须要有中医药学的领军人物、技术骨干和优秀的青年中医人才以及多学科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才能完成中医药学文献的采购、分编、主题标引、收藏、加工整理、提供知识服务等重要工作。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才能做好信息资源的分类、主题标引,资源整合及满足各层次用户的答疑解惑;其次,要有善于学习、深入领会中医药学精髓,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将最前沿的医学信息准确传授给学生的教育人才,起到传承、发展、创新中医药学知识的作用;第三,需要有既懂得图书馆的宏观管理,又有经营理念和信息知识服务方面的中医药管理人才,才能保证图书馆从全局的高度对中医药资源进行配置,对采购、流通与知识服务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

2.2 图书馆专业人才

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员应是既有专业背景,又善于服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因医学期刊图书信息的著录、分类、深加工、数据挖掘、构建元数据等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都需要图书馆专业人才去完成。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该在图书馆人才的专业理论和方法指导下,与计算机专业人才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为搭建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动力,以满足中医药信息学研究与发展所需要的学科化服务。21世纪的图书馆员不能只为用户提供传统的信息服务,应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努力成为用户的信息向导及网络信息专家。特别是当用户提出某些具体问题时,要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能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增值服务。

2.3 外语专业人才

随着中西医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外文图书与期刊及电子资源也是中医药专业图书馆采购和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外文医学信息的管理、加工整合、传播与利用都需要外语方面的人才去完成。所以,要求外语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外语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能够担当起外文医学文献的翻译、组织、整合、管理和信息咨询服务等重任。随着中医药学的快速发展,中医文化已经走向世界。因此,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只有引进复合型外语人才,才能建立健全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为中医药信息学的深度研究提供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知识服务。

2.4 计算机专业人才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计算机技术渗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科技进步与创新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医药专业图书馆构建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也必须依赖于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才能有效地实施平台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资源建设、资源管理、信息服务和用户信息等四大系统的建设。要把馆藏的大量纸质信息资源转化成数字资源,连同多媒体、声像及网上资源,通过数据集成及多种技术,实现库与库的融合,完成一站式检索,达到资源共享,实现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的作用。计算机专业人员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创新,对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进行完善、更新和维护,确保中医药科研人员能够得到实时、精准的医学信息。

3 小结

总之,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的人员构建,不但需要全方位复合型人力资源体系的支持,还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各专业初、中、高级多层次的人才组合,培养和吸收中医药信息学的各类复合型人才,组成一支研究中医药信息学和构建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的专业团队,充分发挥知识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以促进中医药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加快实现中医药信息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此外,在“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专业图书馆还要建立健全各种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更深层次的中医药信息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 崔蒙,谢琪,李海燕,等.中医药信息学的内涵及原理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5):638-640.

上一篇:穴位贴敷对气虚质和特禀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 下一篇:牙疼口含滴丸制备工艺研究